片叠层体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91995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片叠层体的制造方法,在折叠了的湿式片积层体中,需要以适当的重叠宽度将上下片重叠。然而,将这样组合的各个片形成复杂的折叠结构时,折叠步骤变得复杂,不能提高制造线的速度。将从原卷S0抽出的各个带状片S,通过第1折叠步骤10a、10b进行2次折叠,形成折带S1,S2,S3,……。同样,在第2折叠步骤12a,12b,12c,……中,将已经折叠的上述折带S1,S2,S3,……相互组合折入。将带状的片叠层体13用切刀14切割,预先使用在第1折叠步骤折叠的折带,进行组合折叠,可以高速制造出复杂折叠结构的片积层体。(*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将湿式薄纸、湿式无纺布、干式薄纸、干式无纺布以折叠状态,按顺序取出随意地形成叠层的片叠层体制造方法。现有技术擦手用、擦婴儿臀部用,或清扫厕所和厨房用的湿式薄片,由于保持湿润状态,所以必须密封地盛装到硬质容器或由包装片形成的袋体等包装体中。这样,对于上述包装体,要求形成开口部分,并能按顺序取出。这种湿式薄片,位于上下的片以相互连结状态组合,当上片从开口部分取出时,其下一片则会带出,使其上部形成由开口部分呈突出状态。这种所谓的突起式片叠层体,过去的实例示于图12和图13中。图12中所示片叠层体1是将规定宽度尺寸的片2,以2张重叠折合在一起,形成上折片3和下折片4的V字折的结构。这样在一个片的折谷中,夹入位于上面的片2的下折片4,和位于下面的片2的上折片3。这样,在上下片中,上折片3和下折片4以规定宽度La重叠粘合在一起。图13中示出的片叠层体5将规定宽度尺寸的片6,3张重叠折合在一起,是具有中间片7、从该中间片7向上侧折返的上折片8、和从该中间片7向下侧折返的下折片9的N字型折合的结构。在一个片的下折片9上,重叠位于其下面的片的上折片8。这样,下折片9和上折片8,以规定宽度Lb重叠粘合在一起。将上述片叠层体1、5装入塑料等硬质容器或装入以软质包装片形成的袋体等包装体内。当从上述包装体上面形成的开口部分取出片时,通过上述重叠材料,会引出重叠的下一个片,取出上片后,下一个片的端部一部分会从上述开口部分突出出来,可有利于下次取出。如图12和图13所示的片叠层体1、5的制造方法,从各个与片叠层张数相对应的数个原卷(原反),连续将带状片抽出。这样,用导板,将带状片根据沿其纵向(流动方向)延伸的折线进行折叠,如图12所示形成V字型折叠,或如图13所示形成N字型折叠。在进行这种V字型折叠或N字型折叠的同时,上下片在上述重叠材料中,形成相互重叠组合。各个带状片的每个都按上述行程进行下去,最后形成如图12和图13所示的组合带状的片叠层体。将这种带状的片叠层体切割成规定的长度,就能得到各个片叠层体。再向这种片叠层体赋予液体形成湿润状态,用包装带将其包装。如上述图12所示,在以一个折线折成V字型折片时,或者如图13所示,在以二个折线折成N字型折片时,为了减少折叠次数,可采用的制造方法是在折返片的同时,在片的折谷间夹入位于上面的片,形成组合。然而,例如,折叠前片的全宽尺寸为190mm和200mm时,而且,作为湿式片叠层体,将在上述重叠材料的重叠宽度尺寸La、Lb最好取为30mm时,如图12所示,将2张重叠折合片组合时,片叠层体的宽度尺寸成170mm,如图13所示,将3张重叠折合片组合时,片叠层体的宽度尺寸成85mm。因此,任何一种片叠层体的宽度尺寸都很大,例如,很难将上述片叠层体装入适于携带的小型包装体内。因此,当使用上述190mm和200mm片形成折叠宽度尺寸更小片叠层体时,需要进一步增加各个片的折叠次数。然而,将折叠线数取为3以上,形成4张以上重叠的片折叠结构时,很难采用边折叠带状片同时边将上下片组合的折叠步骤。即,使用叫作塞勒(セ一ラ一)的导板,以4张以上重叠折合,与此同时将上下片组合时,上述塞勒的构造变得极为复杂。假使,即使能进行上述折叠,也难以保持折叠宽度的精度等。如上所述,作为折叠次数多,而且将上下片组合的折叠方法,例如,在特开平10-174663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方法,即,将带状片以沿其纵向(流动方向)延伸的折线折叠后,再以沿与上述纵向交叉方向延伸的折线进行折返,这样可增加折叠次数。然而,当以沿着与片流动方向交叉方向延伸的折线折返片时,在形成片叠层体时难以使片的流动速度高速化,存在产量降低的缺点。本专利技术就是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其目的是指供一种以高生产率制造小型片叠层体的片叠层体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片叠层体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具有以下步骤。(a)供给多个带状片,(b)在第1折叠步骤中,将上述带状片以沿其纵向延伸的至少1个折线折叠形成折带,在第2折叠步骤中将上述折带进一步折返,(c)经过上述第1和第2折叠步骤的带状片具有沿纵向延伸的3个以上的折线,(d)在上述第2折叠步骤中将各个带状片折返时将片进行组合,使位于其上的片和/或位于其下的片的一部分夹入到片的折谷中,使多个片相互组合最终形成叠层的带状片叠层体,(e)将上述带状片叠层体切割成规定长度,分离成各个片叠层体。本专利技术中,例如,如图3~图5所示,在上述第1折叠步骤中,将带状片以1个折线折叠形成2张重叠的折带,在上述第2折叠步骤中,将上述折带的2张片向同一方向折叠形成4张重叠,在上述第2折叠步骤中形成的折谷中,可夹入位于其上的片和/或位于其下的片的一部分。或者,如图6和图7所示,在上述第1折叠步骤中,将带状片以1个折线折叠形成2张重叠的折带,在上述第2折叠步骤中,将上述折带的2张片相互逆向折返形成上折片和下折片,在上述上折片的折谷中夹入位于其上的片的一部分,在上述下折片的折谷中夹入位于其下的片的一部分。或者,如图8和图9所示,在上述第1折叠步骤中,将带状片以2个折线折叠形成折带,在上述第2折叠步骤中,将上述折带的一部分折返形成折叠片,在这时的折谷中,也可夹入位于其上的片和/或位于其下的片的一部分。根据以上所述,在上述第2折叠步骤中,将经过上述第1折叠步骤的折带,和同样经过上述第1折叠步骤的折带进行组合,在上述片叠层体中,奇数号和偶数号的片折叠结构形成左右对称。或者,在上述第2折叠步骤中,在折叠经过第1折叠步骤的折带时,也折叠不经过第1折叠步骤的其他片,将上述两片组合,也可形成组合了不同折叠结构片的片积层体。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折叠片时,预先在第1折叠步骤中,折叠各个片形成折带,将这种折带供给第2折叠步骤。同样,在第2折叠步骤中,再次折叠上述折带,同时,这时折入组合多个片。因此,可以是从未有过的复杂折叠结构,例如,沿厚度方向,形成重叠4张或4张以上折片的折叠结构,而且,上下的片可以组合。由于整个折线沿着带状片的纵向(流动方向)方向形成,所以制造线能高速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片叠层体制造方法的步骤示意说明图,图2(A)、(B)是本专利技术片叠层体制造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步骤示意侧面图,图3(A)、(B)是第1实施例中第1折叠步骤的说明图。图4是第1实施例中第2折叠步骤的示意说明图。图5是以第1实施例的折叠步骤形成的片叠层体示意正面图。图6(A)、(B)是第2实施例中第1折叠步骤的说明图。图7是第2实施例中第2折叠步骤的说明图。图8(A)、(B)是第3实施例中第1折叠步骤的说明图。图9是第3实施例中第2折叠步骤的说明图。图10是以第2和第3实施例的折叠步骤形成的片叠层体示意斜视图。图11是以其他实施例折叠步骤形成的片叠层体正面图。图12是以前的片叠层体正面图。图13是另一以前的片叠层体正面图。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和图2是以不同的实施例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片叠层体制造方法的工序图的说明图,图3是第1折叠步骤的说明图,图4是第2折叠步骤的说明图,图5是制成的片叠层体说明图。图1和图2示出的片叠层体制造方法中,从根据完成后片叠层体的片叠层数的数配置原卷S0抽出带状片S。在图1和图2中,从左侧奇数列的带状片S以(i)表示,偶数列的带状片S以(ii)表示。各片S是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片叠层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供给多个带状片, (b)在第1折叠步骤中,将上述带状片以沿其纵向延伸的至少1个折线折叠形成折带,在第2折叠步骤中将上述折带进一步折返, (c)经过上述第1和第2折叠步骤的带状片有沿纵向延伸的3个以上的折线, (d)将上述第2折叠步骤中各个带状片折返时,在片的折谷内夹入位于其上和/或其下的片的一部分,将片组合,使数张片相互组合形成叠层的带状片叠层体, (e)将上述带状片叠层体切断成规定的长度,分离成各个片积层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坂东健司
申请(专利权)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