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供应给自动络纱机的卷装上的纱的有缺陷端部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1796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从供应给自动络纱机的单元的纱卷装上自动地除去纱始端及末端部分的方法及装置,自动络纱机采用与再附着端部操作过程中使用的相同的部件,其中用于再附着的端部已经除去了始端和末端部分,其中,用吸嘴抽吸以抓住并移动始端和末端部分,并且抽吸预定的长度,然后根据正常的纱再附着过程把端部连接起来。(*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置及一种方法,装置及方法用于退绕纡子或者卷线筒上的纱,以供应给预备纱的机器,尤其是供应给自动络纱机,装置及方法还用于除去纱的有缺陷端部。为强调本专利技术所处理及解决的技术问题和其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依照一种自动络纱机络纱方法的基本点对其进行说明。如所知,自动络纱机由许多沿机器前部排列的络纱站或单元组成,机器配备有公共的操作装置,操作装置给它们供应满卷筒并卸下空筒以供回收。附图说明图1表示了络纱单元的主要组件,省略了那些与纱的连接不直接相关的组件。退绕供线筒或纡子1,带走纱2。纱2经过开卷组、纱存在传感器或检测器4以及纱张紧器5,开卷组包括用于导引纱的部件3,纱张紧器5通常由一对片状物组成,对片状物以规定且受控的压力将所退绕的纱压在它们之间。沿路径还有纱线捻接器6,当纱由于其自身断裂或者由于清纱器11的切断而中断时,清纱器11位于纱线捻接器6的下游附近,利用吸嘴9和10将纱的端部连接到纱线捻接器6上,随后将更详细地说明吸嘴9和10。所退绕的纱收集在卷装12上,利用滚筒13驱使卷装12转动,卷装12搁在并支撑于卷装支撑臂14上。以一种预定速度驱动滚筒13,预定速度独立于卷装的成形尺寸。其牵引纱2,以一种高转速从卷线筒1上退绕纱2,而另一方面卷线筒1在一种定位销15上保持静止,定位销15以例如一种运输片状物为基础。抽吸卷线筒侧的吸嘴9可进行角运动α,角运动α首先使其吸嘴抓住开卷组上纱2的端部,接着向上移动吸嘴并转动α,抓着卷线筒侧的端部并将其带给纱线捻接器6。另一方面,抽吸卷装侧的吸嘴10可进行角运动β,角运动β首先使其吸嘴抓住卷装12上纱2的端部,接着向下移动并转动β以将卷装侧上的端部带给纱线捻接器6。接着,这样一种纱线捻接器6在已经接收了两端部,已经将它们切削到应有的尺寸,将废物吸入吸嘴9和10内,以及已经将两端部正确排列之后,开始进行连接。在已经恢复了纱的连续性后,纱线捻接器释放纱,使纱回到其从卷线筒到卷装的络纱结构。络纱方法基本上包括退绕喂入纱,及除去其机械均匀性有缺陷或者尺寸有缺陷的端部。在纱2从卷线筒1至卷装12的途中,利用清纱器11来控制纱2,清纱器11检测纱2在横截面上和长度上的尺寸缺陷。每当所检测到的纱2的尺寸不在纱所能接收的范围内时,清纱器11就命令切断纱,纱所能接收的范围是在每次络纱处理开始时根据一种标准预定的,标准或多或少地严格取决于所卷绕纱的预定尺寸均一性。纱切割件包含在清纱器11内,或者其是独立的,但其直接受清纱器11的控制。在图1中,剪刀7表示了一种独立的切割组的例子,剪刀7位于纱传感器4的上方附近且纱张紧器5的下方附近。在更先进的络纱机型式中,直接利用清纱器来检查缺陷的发生频率,以检测所谓的摩尔缺陷(moirédefects),或者利用用于再附着的操纵件来检查络纱单元没有在具有许多缺陷的卷线筒上以低产量工作,否则最好立即除去具有许多缺陷的卷线筒并更换另一个新的卷线筒。通常,所供给的卷线筒和所生成的卷装都包含了一段标准且受控制长度的纱,标准且受控制的长度普遍用计数来表示,但取决于包含在纱内的缺陷,尽管每个卷装通常由十个卷线筒生成,但在两种计数之间,即在所供给的卷线筒的数量与由它们所生成的卷装的数量之间没有一种明确的关系。实际上,络纱单元配备有所谓的“计米器”,计米器用于测量自卷线筒1上退绕的和卷绕在卷装12上的经处理的纱长。在纱2已经断裂后或者利用清纱器11已经将纱2切断后,纱传感器或检测器4向络纱站的控制单元16指示无纱。控制单元16包括并反过来控制一种单元16’,单元16’包括用于纱再附着方法的命令程序和控制程序,经由虚线表示的连线,根据一种标准顺序的连续操作或步骤来再附着纱,操作或步骤主要包括a)用吸嘴10抓住卷装12侧上纱的端部,命令卷装的驱动滚13逆方向转动,以释放出对应于其标准的一段纱长,b)用吸嘴9抓住卷线筒1侧上纱的端部,c)将卷线筒侧的吸嘴9移向纱线捻接器6至指定用于接收吸嘴9的一种特定位置处,d)将卷装侧的吸嘴10移向纱线捻接器6至指定用于接收吸嘴10的一种特定位置处,e)将纱2的两端切削到应有的尺寸,抽吸两端上的废物,对齐并连接两端,以恢复从卷线筒1至卷装12的连续性。f)释放已连接的纱2,并将其重新插入到其路径中去,以回到其通常的络纱操作构造。g)利用清纱器11和纱传感器4,在纱确实存在的信号下,重新开始络纱。在探测和捕抓两端的操作中,在一定标准长度的纱被连接之前,吸入一定标准长度的纱并除去其包含缺陷部分的两侧,缺陷部分与清纱器11接合过,从而切断或者拉断纱。由此,也除去卷绕在卷装12上的纱2的缺陷部分,缺陷部分被清纱器11检测出在所能允许的标准范围之外,标准范围是在开始处理纱料时设定的。由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和方法应用于控制纱的高速退绕上具有优势,纱卷绕在另一种卷装,例如所谓的卷/卷包上,因此,这里将参照本专利技术的主要应用,即应用于络纱机处理,络纱机用于卷绕卷线筒上的纱,以非限定性例子的形式说明本专利技术。对所卷绕纱的质量有着主要影响的一个技术问题来自于那些具有广泛不均匀性且具有较多缺陷的纱部分,除非在损害络纱产量和在过窄标准的情况下,否则,通常的控制件11不能检测到缺陷,或者在通常的纱再附着周期中不能除去缺陷。例如,美国专利no.5862660考虑到纱的高不均匀性问题。一般而言,这种缺陷普遍位于以一种卷线筒形式或者以另一种络纱卷装形式供给的纱卷装的两远端处。因此,纱的不规则部分位于进给卷装的外表面上,且是最先进行处理的部分,以下将称部分为始端部分;另一方面,仍旧参照进给卷装,纱另一不规则部分与筒的表面接触,以下将称其为末端部分。在专利EP787674中,考虑到除去纱的这种端部分。在供线筒的纱来自于一种通常的环锭纺纱的情况下,那些管部分以及外层上的部分对应于卷线筒自身的始端和末端过渡位移(transitional steps),以分别起动和落卷,同时那些管部分和外层上的部分大约长一米或者稍多。因此,在络纱方法中通常的连接标准可除去在过渡位移中产生的这种纱部分,同时不需要特别的措施。另一方面,当我们处理一种特殊的环锭纺纱,例如雪花线时,即非传统纺纱或者特殊的进给时,始端和末端缺陷部分的长度可大大超过在连接时所除去的端长,因此就有必要修改处理过程中的某项操作。例如,在翼锭机器上获得的毛条卷装,毛条卷装始端部分的环锭纱经常具有一种较长且有着分布较广缺陷的部分。由于清纱器不能检测到这些分布较广的缺陷,或者需要提高清纱器的敏感度-即,缩小其所允许的缺陷范围-结果会减少正常络纱操作的产量,因此,除去这种层是不可能的。在其它情况下,例如在染色池中卷装的卷/卷包上,如图4和5所示的一种例子,纱层与多孔管相接触,在压力下经由多孔管引入染色剂,染色剂从内侧至外侧渗透过络纱的厚度,缺陷部分具有不同尺寸。因为更大量的颜料沉积在与多孔管相接触的端层上,因此端层可具有较深的色调,由于卷绕在端层上的外层的压力,端层甚至可被进一步压碎。在干燥过程的作用下,染色卷装外侧上的始端层可具有稍不同的色调,甚至在劣化、污点或者磨蚀的作用下在操作中或者在各种处理步骤之间的运输过程中始端层可产生缺陷。专利申请EP875478考虑到除去染色卷装最内部分的问题。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从自动络纱机的络纱单元的喂入纱卷装上自动地除去纱始端及末端部分的方法,所述纱始端及末端部分包含有经常且分布广泛的缺陷,所述方法采用与再附着端部操作过程中使用的相同的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每次更换所述喂入卷装时,分别除去新卷装的纱的起始部分和已用完卷装的纱的末端部分,其中,采用一个或多个吸嘴(9,10)抽吸所述两端部分,以捕抓并移动所述端部,并以预定的次数抓住预定长度的纱部分,从而在将所述始端及末端部分切削至应有尺寸后,用所述吸嘴(9,10)吸入所切削部分,并依照通常的纱端部再附着方法来完成所述两端部的正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伯托巴迪亚利
申请(专利权)人:SAVIO纺织机械责任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意大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