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防滑落电气安装软电线,包括芳纶丝束、导体层与绝缘层,导体通过绞合的方式包覆于芳纶丝束外侧并形成导体层,绝缘层包覆于导体层外侧。其中,芳纶丝束的直径为0.5-3.0mm,导体层的厚度为0.5-3.5mm,绝缘层的厚度为0.8-1.6mm。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高强度防滑落电器安装软电线,有效的解决了电器电线在使用过程中的拉断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线电缆
,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防滑落电器安装软电线。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很多需要往返运动的 自动化电子仪器的连接电线要求也越来越个性化。市场上用于需要往返运动的电子仪器上 的普通软电线容易拉断,电线更换频率高浪费大,而且还会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防滑落电器安装软电线,解决电器与自动化电 器元器件连接处产生的导体拉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高强度防滑落电器安装软电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种高强度防滑落电器安装软电线,包括芳纶丝束、导体层和绝缘层;导体层包括 导体,导体通过绞合的方式包覆于芳纶丝束外侧并形成导体层;绝缘层包覆于导体层外侧; 芳纶丝束的直径为0. 5-3_,导体层的厚度为0. 5-3. 5_,绝缘层的厚度为0. 8-1. 6_。 优选地,导体通过复绞的方式包覆于芳纶丝束的外侧。 优选地,导体为软镀锡铜导体单丝,绝缘层为PVC材料。 优选地,绝缘层的外表面还设有防滑纹,以此来增加电线外表面与元器件接触处 的摩擦力而起到防电线整体滑落问题。 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电器软电线可以得到效果为:目前常规的电器连接电线在使用不到 1年期限内就容易发生导体拉断和电线滑脱的状况,而使用本专利技术高强度防滑落电器连接 软电线后,大大减少了滑脱的状况,在每天往返动作3500次的情况下,使用期超过了 5年, 大大节约了电器用线的成本。【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图。 其中,1、芳纶丝束;2、导体层;3、绝缘层;4、防滑纹。【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高强度防滑落电器安装软电线,包括芳纶丝束1、导体层2和绝 缘层3 ;导体层2包括导体,导体通过复绞的方式包覆于芳纶丝束1的外侧并形成导体层2 ; 绝缘层3包覆于导体层2的外侧,绝缘层3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纹4。其中,芳纶丝束1的直 径为0. 5mm,导体层2的厚度为0. 5mm,绝缘层3的厚度为0. 8mm。 其中,导体采用软镀锡铜导体单丝,绝缘层3选用PVC材料。 实施例2 高强度防滑落电器安装软电线同实施例1所述,不同之处在于,芳纶丝束1的直径 为I. 0mm,导体层2的厚度为0. 8mm,绝缘层3的厚度为I. 0mm。 实施例3 高强度防滑落电器安装软电线同实施例1所述,不同之处在于,芳纶丝束1的直径 为I. 5mm,导体层2的厚度为I. 2mm,绝缘层3的厚度为I. 0mm。 实施例4 高强度防滑落电器安装软电线同实施例1所述,不同之处在于,芳纶丝束1的直径 为2. 0mm,导体层2的厚度为I. 6mm,绝缘层3的厚度为I. 2mm,。 实施例5 高强度防滑落电器安装软电线同实施例1所述,不同之处在于,芳纶丝束1的直径 为2. 5mm,导体层2的厚度为2. 5mm,绝缘层3的厚度为I. 4mm。 实施例6 高强度防滑落电器安装软电线同实施例1所述,不同之处在于,芳纶丝束1的直径 为3. 0mm,导体层2的厚度为3. 5mm,绝缘层3的厚度为I. 6mm。 对比例1 高强度防滑落电器安装软电线同实施例6所述,不同之处在于,导体层2的中心不 含芳纶丝束1。 对比例2 高强度防滑落电器安装软电线同实施例6所述,不同之处在于,绝缘层3的外表面 无防滑纹4。 抗拉强度测试: 按照GB/T2951. 1-1997所述方法对实施例1-6及对比例1中电线进行抗拉强度测 试,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6及对比例1中电线的抗拉强度测试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6中电线的抗拉强度都高于40MPa,显著大于对比例 1中的21. IMPa,说明相对于常规的电线,本专利技术电线的抗拉强度明显提高,减少了使用过 程中导体拉断的情况。 防滑功能测试: 根据GB/T 4100-2006附录M《磨擦系数的测定》,对实施例1-6及对比例2中电线 与钢材之间的动摩擦系数进行测试,所得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实施例1-6及对比例2中电线的摩擦系数结果 从表2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6中电线的摩擦系数显著高于对比例2,说明通过在 绝缘层外表面设置防滑纹,电线的防滑效果显著增强,大大减少了日常使用中的滑落问题。 耐用性测试: 根据GB/T5023. 2. 3-2008与GB/T2951. 21-1982标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6及对比 例1的电线进行曲挠试验,检验往复运动对电线外皮脱落至断芯短路情况的影响,所得结 果如表3所不: 表3实施例1-6及对比例1中电线的耐用性测试结果 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每天往返3500次的情况下,实施例1-6中的电线使用期限 超过了 5年,而对比例1中电线的使用期限还不到1年。这说明通过在导体层内设置芳纶 丝束,且导体选用软镀锡铜导体单丝,电线的耐曲挠效果显著增强,大大减少了日常使用中 电线电缆因往复移动导致外皮脱落断芯断路问题。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所 要求保护的范围。【主权项】1. 一种高强度防滑落电器安装软电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芳纶丝束、导体层和绝缘层: 所述导体层包括导体,所述导体通过绞合的方式包覆于芳纶丝束的外侧并形成导体层; 所述绝缘层包覆于导体层外侧;所述芳纶丝束的直径为0. 5-3.Omm,所述导体层的厚度为 0. 5-3. 5mm,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0. 8-1. 6mm。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防滑落电器安装软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通过复 绞的方式包覆于芳纶丝束的外侧。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防滑落电器安装软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为软镀 锡铜导体单丝,所述绝缘层为PVC材料。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防滑落电器安装软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的外 表面设有防滑纹。【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防滑落电气安装软电线,包括芳纶丝束、导体层与绝缘层,导体通过绞合的方式包覆于芳纶丝束外侧并形成导体层,绝缘层包覆于导体层外侧。其中,芳纶丝束的直径为0.5-3.0mm,导体层的厚度为0.5-3.5mm,绝缘层的厚度为0.8-1.6mm。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高强度防滑落电器安装软电线,有效的解决了电器电线在使用过程中的拉断问题。【IPC分类】H01B7/18, H01B7/04【公开号】CN105355293【申请号】CN201510932681【专利技术人】崔旭明, 梁潮伟, 余宇航, 黄梅芳, 余细雄, 胡劲勇 【申请人】广州启光智造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2月24日【申请日】2015年12月1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强度防滑落电器安装软电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芳纶丝束、导体层和绝缘层:所述导体层包括导体,所述导体通过绞合的方式包覆于芳纶丝束的外侧并形成导体层;所述绝缘层包覆于导体层外侧;所述芳纶丝束的直径为0.5‑3.0mm,所述导体层的厚度为0.5‑3.5mm,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0.8‑1.6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旭明,梁潮伟,余宇航,黄梅芳,余细雄,胡劲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启光智造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