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07701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4 1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心压缩机,包括:壳体、齿轮箱、传动系统、顶油箱、底油箱和驱动件,传动系统包括齿轮副和轴承组件,顶油箱设在齿轮箱内且位于传动系统的上方。底油箱设在齿轮箱内且位于传动系统的下方,齿轮箱内具有供油油路和回油油路,在左右方向上,顶油箱、供油油路和回油油路均居中设置,顶油箱、供油油路和回油油路均为左右对称结构。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离心压缩机,在紧急停车时对轴承组件进行有效润滑;使传动系统结构紧凑,无效空间占比最小,提高润滑效率和可靠性,减少油路加工难度,易于保证油路清洁度;降低供油油路及回油油路的路径压降;较好控制进入各轴承组件实际润滑油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离心压缩机
技术介绍
在离心式压缩机中,轴承润滑油路及系统的设计对压缩机高效可靠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有的离心压缩机轴承润滑及油润滑系统设计,一般包括油栗、油冷却器、油过滤器、外部各连接管路及阀、高位油槽、各运动副供油油路、各运动副回油油路、油箱和油加热器等。其中,油箱及高位油槽等有外偏置于压缩机,也有内偏置于压缩机壳体等方式。现有离心压缩机轴承润滑系统的主要缺点有:1)、无法充分利用高位油槽润滑油的重力及油量,在紧急停车时对轴承的有效润滑;2)、传动系统结构不紧凑,无用空间占比较大;3)、润滑轴承各油路复杂,导致加工困难,清洁度不易保证;4)、轴承供/回油润滑路径较长,压降较大;5)、进入各轴承实际润滑油量控制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离心压缩机,充分利用顶油箱内润滑油的重力及油量,传动系统结构紧凑,简化润滑油的供油油路及回油油路,降低供油油路及回油油路的路径压降,较好控制进入各轴承组件实际润滑油量。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离心压缩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回气口和排气口 ;齿轮箱,所述齿轮箱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齿轮箱的内腔与所述回气口连通;传动系统,所述传动系统设在所述齿轮箱内,所述传动系统包括齿轮副和轴承组件,所述轴承组件设在所述齿轮箱上,所述传动系统的一个传出轴伸出所述齿轮箱以套设有叶轮;顶油箱,所述顶油箱设在所述齿轮箱内且位于所述传动系统的上方,所述顶油箱具有出油口和进油口 ;底油箱和驱动件,所述底油箱设在所述齿轮箱内且位于传动系统的下方,所述驱动件分别与所述底油箱和所述进油口相连以将所述底油箱内的润滑油抽取到所述顶油箱内,其中所述齿轮箱内具有供油油路和回油油路,所述供油油路与所述出油口和所述轴承组件连通以将润滑油输送至所述轴承组件,所述回油油路与所述轴承组件和所述底油箱连通;在左右方向上,所述顶油箱、所述供油油路和所述回油油路均居中设置,且所述顶油箱、所述供油油路和所述回油油路均为左右对称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离心压缩机,由于在左右方向上,顶油箱、供油油路和回油油路均居中设置,顶油箱、供油油路和回油油路均为左右对称结构,由此可以得到如下有益效果:1)充分利用顶油箱内润滑油的重力及油量,在紧急停车时对轴承组件进行有效润滑;2)使传动系统结构紧凑,无效空间占比最小;3)简化润滑油的供油油路及回油油路,提高润滑效率和可靠性,减少油路加工难度,易于保证油路清洁度;4)降低供油油路及回油油路的路径压降;5)较好控制进入各轴承组件实际润滑油量。可选地,所述顶油箱与所述齿轮箱为一体成型件。优选地,在左右方向上,所述底油箱居中设置且为左右对称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齿轮箱内设有隔板以将所述内腔分隔成后腔室和前腔室,所述前腔室与所述回气口导通;所述离心压缩机还包括油雾分离器,所述油雾分离器设在所述后腔室内,所述油雾分离器具有出油口、进口和出气口,所述出油口和进口与所述前腔室导通,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后腔室导通,所述后腔室与所述叶轮的进气端导通。可选地,所述油雾分离器为多个。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油雾分离器左右对称设置。具体地,所述后腔室通过平衡管与所述叶轮的进气端导通。可选地,所述隔板可拆卸地设在所述齿轮箱内。【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离心压缩机的局部剖面图;图2和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尚心压缩机的不同角度的剖视图。附图标记:离心压缩机100、壳体1、后腔室20、前腔室21、隔板3、油雾分离器4、高速轴50、第一齿轮51、低速轴52、第二齿轮53、叶轮6、平衡管7、蜗壳8、第一轴承组件9a、第二轴承组件9b、第三轴承组件9c、第四轴承组件9d、第一子供油路10a、第二子供油路10b、第三子供油路10c、第四子供油路10d、第五子供油路10e、回油油路11、顶油箱12、底油箱13、驱动件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离心压缩机100,其中离心压缩机100可以为单级压缩机或者多级压缩机,离心压缩机100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离心压缩机100可以应用到制冷循环系统例如热栗系统、空调器等中,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冷凝器和蒸发器,离心压缩机100与冷凝器和蒸发器相连。如图1所不,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尚心压缩机100,包括:壳体1、齿轮箱、传动系统、顶油箱12、底油箱13和驱动件14。可以理解的是,离心压缩机100还包括蜗壳8等部件,离心压缩机100的工作原理已为现有技术,这里就不详细描述。壳体I上设有回气口和排气口。齿轮箱设在壳体I内,齿轮箱的内腔与回气口连通。传动系统设在齿轮箱内,传动系统包括齿轮副和轴承组件,轴承组件设在齿轮箱上,传动系统的一个传出轴伸出齿轮箱以套设有叶轮6,即叶轮6外套在传出轴的位于齿轮箱外的部分上。在图1的具体示例中,传动系统包括一对齿轮副、四个轴承组件、高速轴50和低速轴52,齿轮副包括第一齿轮51和第二齿轮53,第一齿轮51和第二齿轮53啮合配合,且第一齿轮51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53的直径,第一齿轮51外套在高速轴50上,第二齿轮53外套在低速轴52上,低速轴52与电机相连,叶轮6外套在高速轴50上,即此时高速轴50即为上述的一个传出轴。当电机启动时驱动低速轴52转动,低速轴52转动带动第二齿轮53转动,由于第二齿轮53和第一齿轮51啮合,第一齿轮51转动以带动高速轴50转动,从而实现高速轴50转动带动叶轮6转动的目的。低速轴52通过第一轴承组件9a和第二轴承组件9b设在齿轮箱上,高速轴50通过第三轴承组件9c和第四轴承组件9d设在齿轮箱上,每个轴承组件包括轴承和轴承座。顶油箱12设在齿轮箱内且位于传动系统的上方,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回气口和排气口;齿轮箱,所述齿轮箱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齿轮箱的内腔与所述回气口连通;传动系统,所述传动系统设在所述齿轮箱内,所述传动系统包括齿轮副和轴承组件,所述轴承组件设在所述齿轮箱上,所述传动系统的一个传出轴伸出所述齿轮箱以套设有叶轮;顶油箱,所述顶油箱设在所述齿轮箱内且位于所述传动系统的上方,所述顶油箱具有出油口和进油口;底油箱和驱动件,所述底油箱设在所述齿轮箱内且位于传动系统的下方,所述驱动件分别与所述底油箱和所述进油口相连以将所述底油箱内的润滑油抽取到所述顶油箱内,其中所述齿轮箱内具有供油油路和回油油路,所述供油油路与所述出油口和所述轴承组件连通以将润滑油输送至所述轴承组件,所述回油油路与所述轴承组件和所述底油箱连通;在左右方向上,所述顶油箱、所述供油油路和所述回油油路均居中设置,且所述顶油箱、所述供油油路和所述回油油路均为左右对称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洲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