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铝屑的资源化利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905350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4 1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合金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铝屑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炉体砌筑;(2)收集铝屑,称取配方量30~40%原铝,对坩埚加热炉升温原铝完全融化为铝液为止;接着向铝液中加入配方量金属硅粉,至金属硅颗粒完全融化为止得到熔融液;(3)向熔融液中分次加入铝屑,每次铝屑的加入量为10~15%配方量原铝,直至加完为止得到浇注料;(4)将浇注料注入模具中定型,最后冷却至室温计量入库。该方法将铝屑回收利用生产硅铝中间合金,同时硅铝中间合金作为6系铝棒原料,这样的清洁生产利用方法既节约能源,又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工业
,具体涉及铝合金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铝肩的资源化利用方法。
技术介绍
铝合金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及化学工业中已大量应用。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铝合金焊接结构件的需求日益增多,使铝合金的焊接性研究也随之深入。铝合金的广泛应用促进了铝合金焊接技术的发展,同时焊接技术的发展又拓展了铝合金的应用领域,因此铝合金的焊接技术正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铝合金密度低,但强度比较高,接近或超过优质钢,塑性好,可加工成各种型材,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抗蚀性,工业上广泛使用,使用量仅次于钢。但是铝合金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铝肩,直接回炉由于烧损太大无法实施,外售由于价格低廉也不合适,这就要求企业寻找一种节约成本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铝合金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铝肩的资源化利用方法,该方法将铝肩回收利用生产硅铝中间合金,同时硅铝中间合金作为6系铝棒原料,这样的清洁生产利用既节约能源,又降低生产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铝合金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铝肩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炉体砌筑:先根据生产实践设计坩祸加热炉,在坩祸加热炉的封口上设计侧移式炉盖,坩祸加热炉上设计有风道,风道的尺寸按照常规方法选择,坩祸加热炉的材质为碳化硅石墨;按照生产要求采用常规砌筑方法砌筑坩祸加热炉,然后对坩祸加热炉进行烘干处理; (2)收集铝合金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铝肩,室温下向步骤(1)烘干好的坩祸加热炉中投入配方量30~40%原铝,对坩祸加热炉升温至730~750°C至原铝完全融化为铝液为止;接着向铝液中加入配方量金属硅粉,至金属硅颗粒完全融化为止得到熔融液; (3)向步骤(2)得到的熔融液中分次加入铝肩,每次铝肩的加入量为10~15%配方量原铝,直至加完为止得到浇注料; (4)将步骤(3)得到的浇注料注入模具中定型,最后冷却至室温计量入库。所述坩祸加热炉的烘干按照如下烘干温度曲线进行:从25°C升温至200°C需要12小时,200°C下保持48小时;从200°C升温至400°C需要6小时,400°C下保持24小时。步骤(2)中坩祸加热炉的升温利用铝合金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残电极作为燃料。步骤(2)中金属硅粉的粒度为400~800目,金属硅粉中硅含量彡99.9wt%。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将铝肩回收利用生产硅铝中间合金,同时硅铝中间合金作为6系铝棒原料,而且坩祸加热炉的升温利用铝合金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残电极作为燃料。这样的清洁生产利用方法既节约能源,又降低生产成本。【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实施例一种铝合金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铝肩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炉体砌筑:先根据生产实践设计坩祸加热炉,在坩祸加热炉的封口上设计侧移式炉盖,坩祸加热炉上设计有风道,风道的尺寸按照常规方法选择,坩祸加热炉的材质为碳化硅石墨;按照生产要求采用常规砌筑方法砌筑坩祸加热炉,然后对坩祸加热炉进行烘干处理;所述坩祸加热炉的烘干按照如下烘干温度曲线进行:从25°c升温至200°C需要12小时,200°C下保持48小时;从200°C升温至400°C需要6小时,400°C下保持24小时。(2)收集铝合金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铝肩,室温下向步骤(1)烘干好的坩祸加热炉中投入配方量30~40%原铝,对坩祸加热炉升温至730~750°C至原铝完全融化为铝液为止;接着向铝液中加入配方量金属硅粉,至金属硅颗粒完全融化为止得到熔融液;所述金属硅粉的粒度为400~800目,金属硅粉中硅含量彡99.9wt%。(3)向步骤(2)得到的熔融液中分次加入铝肩,每次铝肩的加入量为10~15%配方量原铝,直至加完为止得到浇注料; (4)将步骤(3)得到的浇注料注入模具中定型,最后冷却至室温计量入库。步骤(2)中坩祸加热炉的升温利用铝合金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残电极作为燃料。【主权项】1.铝合金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铝肩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炉体砌筑:先根据生产实践设计坩祸加热炉,在坩祸加热炉的封口上设计侧移式炉盖,坩祸加热炉上设计有风道,风道的尺寸按照常规方法选择,坩祸加热炉的材质为碳化硅石墨;按照生产要求采用常规砌筑方法砌筑坩祸加热炉,然后对坩祸加热炉进行烘干处理; (2)收集铝合金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铝肩,室温下向步骤(1)烘干好的坩祸加热炉中投入配方量30~40%原铝,对坩祸加热炉升温至730~750°C至原铝完全融化为铝液为止;接着向铝液中加入配方量金属硅粉,至金属硅颗粒完全融化为止得到熔融液; (3)向步骤(2)得到的熔融液中分次加入铝肩,每次铝肩的加入量为10~15%配方量原铝,直至加完为止得到浇注料; (4)将步骤(3)得到的浇注料注入模具中定型,最后冷却至室温计量入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铝肩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坩祸加热炉的烘干按照如下烘干温度曲线进行:从25°C升温至200°C需要12小时,200°C下保持48小时;从200°C升温至400°C需要6小时,400°C下保持24小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铝肩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坩祸加热炉的升温利用铝合金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残电极作为燃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铝肩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金属硅粉的粒度为400~800目,金属硅粉中硅含量彡99.9wt%。【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如下步骤:(1)炉体砌筑;(2)收集铝屑,称取配方量30~40%原铝,对坩埚加热炉升温原铝完全融化为铝液为止;接着向铝液中加入配方量金属硅粉,至金属硅颗粒完全融化为止得到熔融液;(3)向熔融液中分次加入铝屑,每次铝屑的加入量为10~15%配方量原铝,直至加完为止得到浇注料;(4)将浇注料注入模具中定型,最后冷却至室温计量入库。该方法将铝屑回收利用生产硅铝中间合金,同时硅铝中间合金作为6系铝棒原料,这样的清洁生产利用方法既节约能源,又降低生产成本。【IPC分类】C22C21/02, C22C1/03【公开号】CN105349810【申请号】CN201510722590【专利技术人】杨志勇, 崔海亮, 郭庆峰, 秦保军, 逯爱学, 叶进京 【申请人】林州市林丰铝电有限责任公司【公开日】2016年2月24日【申请日】2015年10月3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铝合金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铝屑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炉体砌筑:先根据生产实践设计坩埚加热炉,在坩埚加热炉的封口上设计侧移式炉盖,坩埚加热炉上设计有风道,风道的尺寸按照常规方法选择,坩埚加热炉的材质为碳化硅石墨;按照生产要求采用常规砌筑方法砌筑坩埚加热炉,然后对坩埚加热炉进行烘干处理;(2)收集铝合金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铝屑,室温下向步骤(1)烘干好的坩埚加热炉中投入配方量30~40%原铝,对坩埚加热炉升温至730~750℃至原铝完全融化为铝液为止;接着向铝液中加入配方量金属硅粉,至金属硅颗粒完全融化为止得到熔融液;(3)向步骤(2)得到的熔融液中分次加入铝屑,每次铝屑的加入量为10~15%配方量原铝,直至加完为止得到浇注料;(4)将步骤(3)得到的浇注料注入模具中定型,最后冷却至室温计量入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勇崔海亮郭庆峰秦保军逯爱学叶进京
申请(专利权)人:林州市林丰铝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