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动物附着组合型填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01973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4 11:51
微型动物附着组合型填料,它涉及微型动物附着组合型填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新型微型动物附着组合型填料,简化微型动物附着操作,降低填料成本,促进微型动物的稳定附着和生长,提高捕食效率和污泥减量效率。它由填料边框、方形压盖、半圆压盖、载体、穿孔眼、底部支架、连接索以及支撑柱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新型微型动物附着组合填料与传统填料相比,具有构建成本低、运输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系统稳定性强,同时微型动物的生物密度高,污泥减量效率高的优点。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新型微型动物附着组合型填料取代传统填料安置于微型生物床内,可有效提高污泥减量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利用微型动物捕食作用进行污泥减量的
,特别涉及新型微型动物附着组合型填料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人口快速增长、工业化进程加快、经济迅猛发展,我国污水处理量日益加大。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仍以活性污泥法作为主要的处理技术,随之而来的是相对应的污泥产量大幅上升,据《中国污泥处理处置市场分析报告(2013版)》预测,到2015年,全年城镇污水处理厂湿污泥(含水率80% )产生量将为3359万吨,即日产污泥9.2万吨,并且没有及时处置的废弃污泥对环境造成巨大危害。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处理率,最终解决剩余污泥处置问题,已逐渐制约着我国的环境。目前已有的污泥减量的方法主要包括溶胞-隐性生长、解偶联代谢、代谢平衡、生物捕食。其中生物捕食技术主要是利用微型动物捕食污泥实现污泥减量,在捕食的过程中一部分污泥被微型动物以食物的方式摄取,污泥得到减量;一部分污泥则破壁溶胞以碳氮等营养物质形式释放,通过隐形生长达到污泥减量的效果。因其纯生态性、无二次污染、处理费用低、污泥减量效果好等优点一直备受人们关注。但是生物捕食技术中的微型动物对环境极其敏感、难以高密度的附着于普通填料上,并且在水流的冲击下,微型动物易从普通填料上脱落以致无法稳定生长,进而捕食能力下降,而有些特殊材质制成的填料价格高昂、搬运不便,这些都极大限制了污泥生物捕食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因此,开发一种生物密度高、微型动物稳定生长、抵抗外界冲击力强的微型动物附着填料成为了解决生物污泥捕食技术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新型微型动物附着组合型填料,简化微型动物附着操作,降低填料成本,促进微型动物的稳定附着和生长,提高捕食效率和污泥减量效率。本专利技术新型微型动物附着组合型填料,它由填料边框、方形压盖、半圆压盖、载体、穿孔眼、底部支架、连接索以及支撑柱构成;其中,填料边框内设置有载体,方形压盖设置于填料边框内的四角固定载体,半圆压盖扣压在载体的中间位置,穿孔眼分布于填料边框上,底部支架位于载体底部,且横竖交错支撑载体;连接索通过穿孔眼连接载体和底部支架;支撑柱套于连接索上;载体为附着微型动物的场所。本专利技术包含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新型微型动物附着组合填料与传统填料相比,具有构建成本低、运输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系统稳定性强,同时微型动物的生物密度高,污泥减量效率高的优点。将本专利技术的新型微型动物附着组合型填料取代传统填料安置于微型生物床内,可有效提高污泥减量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新型微型动物附着组合型填料整体结构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新型微型动物附着组合型填料整体结构背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新型微型动物附着组合型填料的A-A方向剖面;图4为本专利技术新型微型动物附着组合型填料部分组装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新型微型动物附着组合型填料中载体3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新型微型动物附着组合型填料,它由填料边框1、方形压盖2、半圆压盖3、载体4、穿孔眼5、底部支架6、连接索7以及支撑柱8构成;其中,填料边框1内设置有载体4,方形压盖2设置于填料边框1内的四角固定载体4,半圆压盖3扣压在载体4的中间位置,穿孔眼5分布于填料边框1上,底部支架6位于载体4底部,且横竖交错支撑载体4 ;连接索7通过穿孔眼5连接载体4和底部支架(6);支撑柱8套于连接索7上;载体4为附着微型动物的场所。【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至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点在于:所述的穿孔眼5分布于填料边框1上,孔数不限。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穿孔眼5的设置使上下载体交错分布,有利于底部氧气的向上传输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至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点在于:连接索7通过设置在填料边框1上的穿孔眼5连接上层的载体4和底部支架6与下层的载体4和底部支架6使其交错分布,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至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点在于:支撑柱8套于连接索7上,用于节上层载体4和底部支架6与下层载体4和底部支架6的间隙。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至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点在于:边框1、方形压盖2、半圆压盖3和底部支架6的材质均为有机材料。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至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点在于:所述的有机材料为聚丙烯、丙烯腈、丁二烯或苯乙烯的合成塑料。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1至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点在于:载体4的材质为尼龙材质、超细纤维束材质、聚丙烯纤维束或聚乙烯纤维束。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八:结合图1至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点在于:载体4是由尼龙材质、超细纤维束材质、聚丙烯纤维束或聚乙烯纤维束斜向交错乳制或横纵向排列而成。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九:结合图1至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点在于:载体4为具有孔隙结构的载体。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由于载体4具有孔隙,可以增强了微型动物固着的稳定性,保证微型动物与污泥充分接触,实现污泥的高效捕食。【具体实施方式】十:结合图1至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点在于:连接索7主为尼龙绳或钢丝绳。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点在于:支撑柱8材质为工程塑料。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支撑柱8起调节上下层填料的间隙,同时起支撑固定填料的作用。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不仅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内容,其中一个或几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组合同样也可以实现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实施例验证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本实施例的结构如【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一所介绍的结构。将新型微型动物附着组合型填料放入微型动物生物床之前,需要对微型动物进行培养,具体步骤如下:1)将新型微型动物附着组合型填料放入泥水混合液中,微型动物由于其趋利性,其头部通过填料2中的孔隙伸展下层污泥中以获取食物,尾部则为了获取氧气进行呼吸会伸展至填料2表层。2)培养一段时间后,对新型微型动物附着组合型填料进行冲洗,洗去未附着与填料上的微型动物,再将该填料重新放置混合液中进行再次诱导。3)如此反复几次即可获得载有高密度、定向、稳定生长的微型动物群体的填料。具体的运行操作如下:本实施例中将由新型组合填料构成的微型动物生物床放入污泥浓度为6000?8000mg/L的活性污泥中,采用间歇曝气的形式。所处理的污水为生活污水,所应用的污泥为工厂污泥回流栗房中污泥。在对微型动物进行诱导培养、MBR中的活性污泥进行驯化培养后,将载有诱导培养好的新型微型动物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微型动物附着组合型填料

【技术保护点】
新型微型动物附着组合型填料,其特征在于它由填料边框(1)、方形压盖(2)、半圆压盖(3)、载体(4)、穿孔眼(5)、底部支架(6)、连接索(7)以及支撑柱(8)构成;其中,填料边框(1)内设置有载体(4),方形压盖(2)设置于填料边框(1)内的四角固定载体(4),半圆压盖(3)扣压在载体(4)的中间位置,穿孔眼(5)分布于填料边框(1)上,底部支架(6)位于载体(4)底部,且横竖交错支撑载体(4);连接索(7)通过穿孔眼(5)连接载体(4)和底部支架(6);支撑柱(8)套于连接索(7)上;载体(4)为附着微型动物的场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禹李俐频孙丽詹微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