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瓢虫成虫运输、释放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99892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4 1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瓢虫成虫运输、释放的装置,包括盒体和盒盖,盒体和盒盖均由均布有通气孔的硬质纸板制作而成,盒体和盒盖设有连接部,盒盖通过连接部与盒体连接,盒盖顶部的内壁上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轴向方向与盒盖顶部的内壁所在平面方向平行,盒盖顶部设有开孔,开孔内部有一根绳子穿过,绳子在盒体内的一端与连接杆连接在一起,绳子在盒体外的另一端打一固定结,固定结的直径大于开孔的直径,绳子的长度使连接杆可以拉出至盒盖的顶部位置。运输瓢虫时将成虫装入盒体内,在盒盖盖缘与盒体结合部用胶带连接即可;释放瓢虫时,将胶带去除,打开盒盖,取出连接绳子的连接杆,将连接杆折叠成弓形钩,挂到植株上,待瓢虫自动爬出即可,简易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研究基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瓢虫成虫保存、运输、释放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瓢虫主要是通过卵卡进行释放,瓢虫的卵期在生产上常用季节的常温状况下只有2-3天,且温度过高会影响卵的孵化率,虫卵保存时间短,由于生产上大面积使用时需要释放瓢虫的地区往往较分散,从养殖区域到分发到偏远的乡村需要运输时间较长,往往超过3天,因此以寿命较长的成虫释放效果更好,但是目前生产上还没有运输和释放瓢虫成虫较好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便于运输、释放瓢虫成虫的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瓢虫成虫运输、释放的装置,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体和盒盖均由均布有通气孔的硬质纸板制作而成,所述盒体和盒盖设置有连接部,所述盒盖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盒体连接,所述盒盖顶部的内壁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轴向方向与所述盒盖顶部的内壁所在平面方向平行,所述盒盖顶部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内部有一根绳子穿过,所述绳子在盒体内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连接在一起,所述绳子在盒体外的另一端打一固定结,所述固定结的直径大于所述开孔的直径,所述绳子的长度使所述连接杆可以拉出至所述盒盖的顶部位置。优选的,所述盒体和盒盖为相互配合的长方体形状,所述盒体的底部黏贴封闭,所述盒盖的顶部折叠封闭。优选的,所述盒体顶部开口未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棱边上都设置有与所述盒体配合的接触部,所述盒盖与所述盒体关闭时,所述接触部沿所述盒盖所在的方向延伸至所述盒盖顶部,所述接触部与连接部相对的一面,其中间位置为下凹的形状。优选的,所述开孔设置在所述盒盖顶部的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盒体顶部开口的长边上。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瓢虫成虫运输、释放的装置由均布有通气孔的硬质纸板制作而成,透气性好,将成虫装入盒体内,将盒盖合拢,并在盒盖盖缘与盒体结合部用透明粘性胶带连接,即可运输瓢虫;释放瓢虫时,先将粘性胶带去除,打开盒盖,取出连接绳子的软质铝合金连接杆,将铝合金连接杆折叠成弓形钩,挂到植株上,待瓢虫自动爬出,即完成瓢虫的释放过程,瓢虫的运输和释放过程简易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一种瓢虫成虫运输、释放的装置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瓢虫成虫运输、释放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盒体、2-盒盖、3-通气孔、4-连接部、5-开孔、6-连接杆、7-绳子、8-接触部、9-固定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瓢虫成虫运输、释放的装置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瓢虫成虫运输、释放的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盒体1和盒盖2,盒体1和盒盖2均由均布有通气孔3的硬质纸板制作而成,盒体1和盒盖2之间设置有连接部4,盒盖2通过连接部4与盒体1连接,盒盖2顶部的内壁上设置有连接杆6,连接杆6的轴向方向与盒盖2顶部的内壁所在平面方向平行,盒盖2顶部设置有开孔5,开孔5内部有一根绳子7穿过,绳子7在盒体1内的一端与连接杆6连接在一起,绳子7在盒体1外的另一端打一固定结9,固定结9的直径大于开孔5的直径。盒体1和盒盖2为相互配合的长方体形状,盒体1的底部黏贴封闭,盒盖2的顶部折置封闭。盒体1顶部开口未与连接部4连接的棱边上都设置有与盒体1配合的接触部8,盒盖2与盒体1关闭时,接触部8沿盒盖2所在的方向延伸至盒盖2顶部,接触部8与连接部4相对的一面,其中间位置为下凹的形状。开孔5设置在盒盖2顶部的中间位置,开孔孔径为3-4mm。连接部4位于盒体1顶部开口的长边上。硬质纸板每平方厘米均布有6-9个通气孔3,孔径为l-3mm。 连接杆6为软质铝合金材质,长为4-6cm,直径为0.50-0.60mm.绳子7 长为 8-10cm,宽为 2.0-2.4mm盒盖2与盒体1关闭形成封闭的长方体盒子,长方体盒子长为10.0-12.00cm,宽为 6.0-8.0cm,高为 2.0-3.0cm。使用本专利技术中的瓢虫成虫运输、释放的装置时,将成虫装入盒体1内,将盒盖2合拢,并在盒盖2盖缘与盒体结合部用透明粘性胶带连接,即可运输瓢虫;释放瓢虫时,先将粘性胶带去除,打开盒盖2,取出连接绳子7的软质铝合金连接杆4,将铝合金连接杆4折叠成弓形钩,挂到植株上,待瓢虫自动爬出,即完成瓢虫的释放过程,瓢虫的运输和释放过程简易方便。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瓢虫成虫运输、释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体和盒盖均由均布有通气孔的硬质纸板制作而成,所述盒体和盒盖设置有连接部,所述盒盖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盒体连接,所述盒盖顶部的内壁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轴向方向与所述盒盖顶部的内壁所在平面方向平行,所述盒盖顶部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内部有一根绳子穿过,所述绳子在盒体内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连接在一起,所述绳子在盒体外的另一端打一固定结,所述固定结的直径大于所述开孔的直径,所述绳子的长度能使所述连接杆可以拉出至所述盒盖的顶部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瓢虫成虫运输、释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和盒盖为相互配合的长方体形状,所述盒体的底部黏贴封闭,所述盒盖的顶部折叠封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瓢虫成虫运输、释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顶部开口的未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棱边上都设置有与所述盒体配合的接触部,所述盒盖与所述盒体关闭时,所述接触部沿所述盒盖所在的方向延伸至所述盒盖顶部,所述接触部与连接部相对的一面,其中间位置为下凹的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瓢虫成虫运输、释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设置在所述盒盖顶部的中间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瓢虫成虫运输、释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纸板每平方厘米均布有6-9个通气孔,孔径为l_3mm。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瓢虫成虫运输、释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孔径为 3_4mm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瓢虫成虫运输、释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为软质招合金材质,长为4_6cm,直径为0.50-0.60m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瓢虫成虫运输、释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绳子长为8-lOcm,宽为 2.0-2.4mm。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瓢虫成虫运输、释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盒体顶部开口的长边上。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瓢虫成虫运输、释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与所述盒体关闭形成封闭的长方体盒子,所述长方体盒子长为10.0-12.00cm,宽为.6.0-8.0cm,高为 2.0~3.0cm。【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瓢虫成虫运输、释放的装置,包括盒体和盒盖,盒体和盒盖均由均布有通气孔的硬质纸板制作而成,盒体和盒盖设有连接部,盒盖通过连接部与盒体连接,盒盖顶部的内壁上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轴向方向与盒盖顶部的内壁所在平面方向平行,盒盖顶部设有开孔,开孔内部有一根绳子穿过,绳子在盒体内的一端与连接杆连接在一起,绳子在盒体外的另一端打一固定结,固定结的直径大于开孔的直径,绳子的长度使连接杆可以拉出至盒盖的顶部位置。运输瓢虫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瓢虫成虫运输、释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体和盒盖均由均布有通气孔的硬质纸板制作而成,所述盒体和盒盖设置有连接部,所述盒盖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盒体连接,所述盒盖顶部的内壁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轴向方向与所述盒盖顶部的内壁所在平面方向平行,所述盒盖顶部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内部有一根绳子穿过,所述绳子在盒体内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连接在一起,所述绳子在盒体外的另一端打一固定结,所述固定结的直径大于所述开孔的直径,所述绳子的长度能使所述连接杆可以拉出至所述盒盖的顶部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德强戢沛城龚一耘钟文娟袁灿刘虹伶牟方生张超杨泽湖毛正轩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