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镁基材料表面改性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在镁金属表面构建纳米装容结构并包覆功能性分子的表面改性技术。
技术介绍
镁作为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由于其密度小、强度高、耐磨性强、延展性和韧性较高等力学性能,在20世纪末以后成为极具吸引力的金属材料。近年来,随着对镁金属研究的深入,镁及镁合金被开发和利用到航空航天、军工、汽车、电子等行业中。另外,由于镁力学性能优异、弹性模量与人骨相近、可降解且生物相容性良好,因此成为最具潜力的生物可降解植入材料,尤其在骨植入材料、心血管支架材料方面具有较大应用前景。但是由于镁的化学性质活泼,镁及镁合金在骨植入材料、心血管支架材料的服役过程中极易被环境所腐蚀,使其过早失去其机械性能。因此,耐腐蚀性较差,腐蚀过快限制了镁及镁合金在各领域的应用,其腐蚀速率的控制问题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涂覆或装载腐蚀抑制剂是控制镁及镁合金材料腐蚀速率、提高耐腐蚀性能的有效手段。将腐蚀抑制剂直接在镁金属表面螯合金属离子形成的耐腐蚀膜层,能够提高其耐腐蚀性。但是由于镁金属表面存在杂质,且腐蚀抑制剂和镁金属的螯合力有限,导致耐腐蚀膜层存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镁金属表面构建纳米装容结构并包覆功能性分子的方法,其步骤是:A、将镁金属经水磨砂纸打磨后放入含有10‑200g/L的Mg(NO3)2、22g/L的HNO3和300g/L乙醇的混合溶液中,超声处理5‑10分钟,随后取出镁金属并用酒精冲洗干净;B、将A步得到的镁金属浸没在8‑羟基喹啉的乙醇溶液中,并置于30‑80℃的水浴环境下,放置0.5‑2h,取出镁金属并用酒精冲洗干净;所述的8‑羟基喹啉的乙醇溶液中,8‑羟基喹啉溶液的浓度为0.2‑5g/L;C、配制1‑5wt%的聚乳酸溶液,将聚乳酸溶液旋涂于B步所得的镁金属表面,旋涂时的转速为2000‑3000rpm、时间为0.5‑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国江,李薇,陈英奇,赵升,张文泰,黄楠,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