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测量大截面分割导体电阻值的电桥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66983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3 16:22
一种用于测量大截面分割导体电阻值的电桥夹具,包括夹持在分割导体上的两个电流夹具和两个电压夹具,所述电压夹具位于两个电流夹具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电流夹具外侧分割导体上的辅具,所述辅具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上压块和下压块,上压块和下压块之间通过相配装的螺栓螺母紧固;所述上压块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向上凹陷的上弧形凹槽,下压块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向下凹陷的下弧形凹槽,所述上弧形凹槽与下弧形凹槽相配合构成穿过分割导体的柱形腔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对分割导体进行紧实夹紧,在不改变分割导体形状的基础上,使得电流夹具能够为分割导体提供恒定的电流,保证了测量的精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缆测试
,特别是一种采用电桥测量大截面分割导体电阻值的夹具。
技术介绍
电力系统中,高压、超高压电缆导体截面过大,载流量也很高,由于交流电流的电磁场作用,导体内电流会趋向于导体外表面和相邻电缆的一侧,也就是肌肤效应和临近效应,导致电流在导体内分布不均匀,有电流通过的截面小于导体的实际截面,也就是说导体实际电阻高于导体理论电阻,为克服此效应,电缆导体采用了分割导体结构。分割导体是指单丝通过绞合做成若干个扇形股块,各股块之间用隔离纸隔开,再将这些扇形股块成缆为一个分割的圆形导体;一般情况下,分割导体由五个分割股块组成。分割导体在使用前需要精确测量其直流电阻,测量设备为电桥。电桥测量分割导体时采用四端接线法测量方式,即将两组电流夹具夹持在分割导体的两端,将两组电压夹具夹持在两组电流夹具之间的分割导体上,两组电压夹具之间的距离为一米,通过电流夹具为分割导体施加恒定电流,并通过电压夹具采集一米分割导体的电压值来计算分割导体的单位电阻。传统电桥的测试夹具为两个相对设置的V型夹块,如中国专利ZL01254072.2公开的一种快速夹紧电桥夹具,能够夹持单股大直径导体。此种夹具使用时,与导体之间接触通常为线接触,也就是说,夹具与导线的接触面仅为在V型块的斜面上的一条线,因此在使用过程中,电流施加在导体上的电流不均匀,造成电阻测量误差较大。并且,由于分割导体的截面积较大,直流电阻值较小,且为分散性结构,使用传统夹具夹持分割导体时,会使分割块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并且还会使单个分割块中的单线松开,从而导致分割导体中各单线之间的结合紧密度减弱,由于夹紧效果较差,接触面积较小,因此在测量时得不到恒定电流,降低了电阻测量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测量大截面分割导体电阻值的电桥夹具,用以增大电桥夹具电流端的接触面积,并且能够使分割导体块之间实现加紧压实,使分割导体在测量时得到恒定电流,减小测量误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用于测量大截面分割导体电阻值的电桥夹具,包括夹持在分割导体上的两个电流夹具和两个电压夹具,所述电压夹具位于两个电流夹具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电流夹具外侧分割导体上的辅具,所述辅具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上压块和下压块,上压块和下压块之间通过相配装的螺栓螺母紧固;所述上压块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向上凹陷的上弧形凹槽,下压块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向下凹陷的下弧形凹槽,所述上弧形凹槽与下弧形凹槽相配合构成穿过分割导体的柱形腔体。上述用于测量大截面分割导体电阻值的电桥夹具,所述上压块和下压块上分别设置有通过导线与电流夹具连接的接线柱。上述用于测量大截面分割导体电阻值的电桥夹具,所述上压块和下压块的前后两端部相对设置有并列的、用于穿过螺栓的两组螺栓孔,每组螺栓孔至少包含两个螺栓孔。上述用于测量大截面分割导体电阻值的电桥夹具,所述辅具与电流夹具之间的距离为8~10_。上述用于测量大截面分割导体电阻值的电桥夹具,所述电流夹具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上前后相对设置的V型滑动夹块和V型固定夹块,V型滑动夹块和V型固定夹块的夹持端为平行设置的多片V型夹持头;所述V型滑动夹块通过设置在支撑板上的驱动机构在支撑板中前后滑动。上述用于测量大截面分割导体电阻值的电桥夹具,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板前端的摇轮,支撑板轴向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螺纹轴,螺纹轴伸出支撑板的前端与摇轮的转轴固定连接,螺纹轴位于支撑板的内端与V型滑动夹块固定连接。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本技术的应用能够对分割导体进行紧实夹紧,在不改变分割导体形状的基础上,使得电流夹具能够为分割导体提供恒定的电流,保证了测量的精确度。上下压块上设置的接线柱,用于通过软铜线与电流夹具的导线柱连接,保证了辅具与电流夹具的等电位,增大了有效接触面积,提高了测量精度。本技术中电流夹具和电压夹具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地完成分割导体的释放和夹持动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辅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电流夹具的侧视图。图中各标号表示为:1.基座,2.电流夹具,21.V型滑动夹块,22.V型固定夹块,23.支撑板,24.摇轮,3.辅具,31.上压块,32.下压块,33.上弧形凹槽,34.下弧形凹槽,35.螺栓,36.接线柱,4.电压夹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测量大截面分割导体电阻值的电桥夹具,包括夹持在分割导体上的两个电流夹具2、两个电压夹具4和两个辅具3,电压夹具4位于两个电流夹具2之间,两个辅具3分别位于两个电流夹具2的外侧,如图1所示。电流夹具的结构如图3和图1所示,包括支撑板23,支撑板上前后相对设置的V型滑动夹块21和V型固定夹块22,V型滑动夹块21和V型固定夹块22的夹持端为平行设置的多片V型夹持头。支撑板23的前端设置有摇轮24,支撑板中部的凹槽内设置有螺纹轴,螺纹轴伸出支撑板的前端与摇轮的转轴固定连接,螺纹轴位于支撑板的内端与V型滑动夹块固定连接。当摇动摇轮的手柄时,V型滑动夹块便在摇轮和螺纹轴的作用下在支撑板上前后移动,与V型固定夹块共同实现分割导体的释放和夹紧动作。电压夹具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基本结构同电流夹具,区别仅在于夹块的夹持端为单片V型夹持头。本技术中,电压夹具和电流夹具的侧壁上均设置有连接电桥接线端子的导线柱。电压夹具和电流夹具的支撑板均滑动设置在基座1上。辅具的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上压块31和下压块32,上压块和下压块之间通过相配装的螺栓螺母紧固。上压块31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向上凹陷的上弧形凹槽33,下压块32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向下凹陷的下弧形凹槽34,上弧形凹槽33与下弧形凹槽34相配合构成穿过分割导体的柱形腔体。本实施例中,上压块31和下压块32采用退火黄铜制作,上弧形凹槽33与下弧形凹槽34配装后的柱形腔体截面孔径为分割导体的外径。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在上压块或者下压块相对的任一端面上需切下3~4mm厚度的基体,以使上压块和下压块在夹紧分割导体时留有足够的余地。为保证上压块和下压块之间能够紧固装配,在上压块和下压块的前后两端部相对设置了用于穿过螺栓35的两组螺栓孔,每组螺栓孔至少包含两个螺栓孔;本实施例中,每组螺栓孔中设置三个螺栓孔,如图2所示。辅具的上压块和下压块上还分别设置一接线柱36,接线柱通过导线与电流夹具的导线柱连接,以增大电流夹具施加端的有效接触面积。本技术使用时,首先按照四端接线法将两个电流夹具和两个电压夹具夹持在分割导体上,然后将两个辅具分别装配在电流夹具外端的分割导体上,辅具与电流夹具之间的距离可控制在8~10_之间;再用4_2软铜导线将辅具的接线柱和电流夹具的接线端牢固地连接在一起;最后将电桥的电流接线端子连接在电流夹具的两个导线柱上,将电桥的电压接线端子连接在电压夹具的两个导线柱上,即可操作电桥进行大截面分割导体直流电阻的测试。采用本技术协助电桥对1600mm2分割导体的直流电阻进行测试,试验结果为:两次试验结果为0.0118 mQ,0.0120 m Ω,测量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用于测量大截面分割导体电阻值的电桥夹具,包括夹持在分割导体上的两个电流夹具和两个电压夹具,所述电压夹具位于两个电流夹具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电流夹具外侧分割导体上的辅具,所述辅具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上压块(31)和下压块(32),上压块和下压块之间通过相配装的螺栓螺母紧固;所述上压块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向上凹陷的上弧形凹槽(33),下压块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向下凹陷的下弧形凹槽(34),所述上弧形凹槽(33)与下弧形凹槽(34)相配合构成穿过分割导体的柱形腔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君涛王西虎郑晓伟吴中伟单福良邬珂张昭
申请(专利权)人:永进超高压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