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振海专利>正文

托盘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66331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3 1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托盘循环装置,其包括:托盘平台、循环轨道、拨杆以及传感器组件;循环轨道设置于托盘平台上,循环轨道包括输入轨道和输出轨道,输入轨道包括输入传送带,输出轨道包括输出传送带,输入轨道的下游端靠近输出轨道的上游端设置,输入轨道的下游端、输出轨道的上游端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域形成托盘缓存区;拨杆滑动设置于托盘平台上,并位于托盘缓存区的一侧;传感器组件包括设置于输入轨道上游端的第一传感器、设置于托盘缓存区两侧的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以及设置于输出轨道下游端的第四传感器。上述托盘循环装置集成度高、体积小,可实现单工位的托盘的快速、循环传输,克服了传统采血试管准备装置中托盘传输线存在的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托盘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患者在进行医院中进行检查时,通常需要进行采血,以便医院获得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检查。患者在采血室,通常需要采血人员为患者准备相应的采血试管和标签等。如此,则操作效率较低,不利于患者快速完成血液采集。对此,随着计算机和自动化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采血试管准备装置应运而生。现有的采血试管准备装置可实现采血试管的自动分配、以及标签自动生成和粘贝占。同时,针对各个患者所需的采血试管,采血试管准备装置可分别将不同患者的贴好标签的采血试管集中放置于托盘中,托盘随之沿托盘传输线被分配至各个采血人员所在的工位。然而,上述采血试管准备装置由于设置较长的托盘传输线而导致体积较大,如此给采血试管准备装置的运输和安装都带来了不便。此外,托盘沿较长的托盘传输线传输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卡壳的问题,从而影响了采血工作的进行。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托盘循环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托盘循环装置,其包括:托盘平台、循环轨道、拨杆以及传感器组件;所述循环轨道设置于所述托盘平台上,所述循环轨道包括输入轨道和输出轨道,所述输入轨道包括输入传送带,所述输出轨道包括输出传送带,所述输入轨道的下游端靠近所述输出轨道的上游端设置,所述输入轨道的下游端、所述输出轨道的上游端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域形成托盘缓存区;所述拨杆滑动设置于所述托盘平台上,并位于所述托盘缓存区的一侧;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输入轨道的上游端的第一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托盘缓存区两侧的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以及设置于所述输出轨道的下游端的第四传感器。作为本技术的托盘循环装置的改进,所述托盘缓存区包括第一缓存位置和第二缓存位置,托盘可自所述第一缓存位置转移至第二缓存位置。作为本技术的托盘循环装置的改进,所述输入轨道与输出轨道相平行,所述输入轨道的下游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缓存位置,所述输出轨道的上游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缓存位置。作为本技术的托盘循环装置的改进,所述输入轨道与输出轨道位于所述托盘缓存区的同侧。作为本技术的托盘循环装置的改进,所述第一缓存位置和第二缓存位置之间设置有斜坡面。作为本技术的托盘循环装置的改进,所述拨杆位于所述第一缓存位置的一侧,且所述拨杆与托盘的转移方向平行设置。作为本技术的托盘循环装置的改进,所述输入轨道和输出轨道上分别设置有输入挡块和输出挡块,所述输入挡块和输出挡块分别伸缩设置于所在轨道上,并分别靠近所述第一缓存位置和第二缓存位置设置。作为本技术的托盘循环装置的改进,所述输入传送带和输出传送带的表面为粗糙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托盘循环装置集成度高、体积小,可实现单工位的托盘的快速、循环传输,克服了传统采血试管准备装置中托盘传输线存在的不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托盘循环装置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托盘循环装置100包括:托盘平台10、循环轨道、拨杆30以及传感器组件。所述循环轨道用于实现托盘200的快速、循环传输。具体地,所述循环轨道设置于所述托盘平台10上,所述循环轨道包括输入轨道21和输出轨道22。其中,所述输入轨道21用于将空托盘送入相应的采血试管准备装置中,所述输入轨道21包括输入传送带,该输送传送带两端与托盘平台枢转连接,从而输入传送带可进行传输。所述输出轨道22用于输出盛放有采血试管的托盘,所述输出轨道22包括输出传送带,该输出传送带两端与托盘平台枢转连接,从而输出传送带可进行传输。此外,为了便于托盘的传送,所述输入传送带和输出传送带的表面为粗糙面,从而增大传送带与托盘之间的摩擦力。按照输入轨道21和输出轨道22的传送方向,定义输入轨道21的上游端和下游端、以及输出轨道22的上游端和下游端。从而,所述输入轨道21的下游端靠近所述输出轨道22的上游端设置,所述输入轨道21的下游端、所述输出轨道22的上游端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域形成托盘缓存区50。如此设置,自输入轨道进入相应采血试管准备装置的空托盘进入到托盘缓存区中放置,当空托盘中放入分配好的采血试管后,托盘和采血试管一同进入输出轨道,由输出轨道输出。将输出的托盘中采血试管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托盘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循环装置包括:托盘平台、循环轨道、拨杆以及传感器组件;所述循环轨道设置于所述托盘平台上,所述循环轨道包括输入轨道和输出轨道,所述输入轨道包括输入传送带,所述输出轨道包括输出传送带,所述输入轨道的下游端靠近所述输出轨道的上游端设置,所述输入轨道的下游端、所述输出轨道的上游端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域形成托盘缓存区;所述拨杆滑动设置于所述托盘平台上,并位于所述托盘缓存区的一侧;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输入轨道的上游端的第一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托盘缓存区两侧的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以及设置于所述输出轨道的下游端的第四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振海
申请(专利权)人:董振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