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冷式蒸发器及汽车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865999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3 15:15
一种蓄冷式蒸发器及汽车空调系统,蓄冷式蒸发器包括上、下集液管,在两集液管之间设有数排扁管,部分相邻的扁管之间设有蓄冷组件,每组蓄冷组件包括由两蓄冷板构成的壳体,两蓄冷板的外侧面的上段部分上均布有四组长圆形凸起,四组长圆形凸起使蓄冷板外侧面的上段部分形成五条上部排水通道;每组长圆形中的每个长圆形凸起均倾斜设置,相邻的两组长圆形凸起呈正八字型和倒八字型顺次布置;在两个蓄冷板的外侧面的下段部分上均设有两组圆形凸起,两组圆形凸起形成三条下部排水通道;在下集液管的中部设有引流沟槽,在壳体的一侧靠近上端部的位置设有蓄冷介质充注口总成。汽车空调系统包括上述的蓄冷式蒸发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于蒸发器快速排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空调
,特别涉及一种蓄冷式蒸发器及汽车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节能技术是汽车行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向。而汽车节能技术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就是降低油耗和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据调查显示,中国大中城市及一些沿海城市,汽车行驶时间与等红灯或堵车所用时间的比例平均为3:1,有些城市甚至达到5:2,随着每年超千万数量的新车涌向路面,城市道路将变得更为拥堵。为适应汽车节能技术的发展需要,怠速启停功能逐渐应用在汽车上,搭载该功能的汽车可节省不必要的燃油消耗,实现节能减排。在车辆停止的同时,发动机也停止了运转。对于以往常包含常规蒸发器的汽车空调系统,动力源中断,压缩机停止,从而制冷系统停止运行。但在炎热的夏季,会严重影响车内环境舒适性,乘员被迫重新启动发动机,达到再次开启空调降低车内环境温度的目的。这样,搭载智能怠速启动功能的车辆节能减排的效果将无法最大化发挥。为解决上述问题,一些汽车空调生产企业和研发机构,在空调系统的蒸发器上安装蓄冷组件来解决在车辆停止时,车内环境舒适性的问题。比如,申请号为:201510060996.X,名称为:蓄冷式蒸发器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提出了一种设有蓄冷组件的蒸发器。该蒸发器解决了采用传统蒸发器在压缩机停止工作后,车内温度快速回升,而导致车内环境舒适性快速变差的问题,但由于蓄冷器的壳体外部设有沿横向延伸的条形凸起和透风凹槽,导致在蓄冷器壳体上形成的冷凝水无法顺利的向下排出,而在蒸发器上存在积水的话,会导致蒸发器的零部件结冰涨破,这样会对蒸发器的使用造成不利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利于蒸发器快速排水,避免积水导致蒸发器零部件结冰涨破的蓄冷式蒸发器及汽车空调系统。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种蓄冷式蒸发器,包括上集液管和下集液管,在两集液管之间设置有数排扁管,其中部分相邻的扁管之间设置有散热翅片,部分相邻的扁管之间设置有蓄冷组件,每组蓄冷组件包括壳体和封闭在壳体内腔中的蓄冷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蓄冷板A和蓄冷板B在四个边部密封扣合焊接而成,所述蓄冷板A和蓄冷板B为对称设置的冲压结构,两个蓄冷板的外侧面被分为上下两段,在上段部分上均布有长圆形凸起,沿对应蓄冷板的横向方向,长圆形凸起被分为四组,位于边部的两组长圆形凸起的外侧各形成一条上部排水通道,每相邻的两组长圆形凸起之间各形成一条上部排水通道,四组长圆形凸起使蓄冷板外侧面的上段部分共形成五条上部排水通道;每组长圆形凸起由沿对应蓄冷板的纵向上下布置的数个长圆形凸起构成,每个长圆形凸起均倾斜设置,沿壳体的宽边方向,从壳体的一侧至另一侧的方向,相邻的两组长圆形凸起呈正八字型和倒八字型顺次布置;在两个蓄冷板的外侧面的下段部分上均设有两组圆形凸起,两组圆形凸起的外侧各形成一条下部排水通道,两组圆形凸起之间形成一条下部排水通道;所述五条上部排水通道与三条下部排水通道形成上下连通;在下集液管的中部设有引流沟槽,所述引流沟槽与位于中间位置的下部排水通道对正,在壳体的一侧靠近上端部的位置设有蓄冷介质充注口总成。本技术还可以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长圆形凸起的高度取Ht,0.7mm彡Ht彡2mm ;所述长圆形凸起的长度取L1,2mm ^ Ll ^ 8mm ;所述长圆形凸起的宽度取L2,2mm ^ L2 ^ 5mm ;上下相邻的两长圆形凸起之间的距离取Ml,1mm ^ Ml ^ 5mm ;相邻两组长圆形凸起之间的距离取M2,1mm ^ M2 ^ 5mm ;长圆形凸起的倾斜角度取R,20° <R<90°。所述蓄冷剂介质充注口总成包括充注管,充注管由内置段和外露段构成,内置段插入到蓄冷结构的壳体的内腔中,并与壳体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外露段设置在壳体外部,在充注管内插装有密封柱,密封柱由弹性材料制成,在充注管的外露段上至少设有一道沿圆周方向的内凸起定位部,所述内凸起定位部使密封柱上形成内凹部,并与密封柱的内凹部形成密封接触,充注管的外露段上位于安装密封柱的外侧部分呈扁平捏合状。在每组蓄冷组件的壳体内腔中均设置有一块内翅片。扁管之间的全部蓄冷组件占据扁管之间总容纳空间的25%?50%。每组蓄冷组件的厚度取Hs 1,每组散热翅片的厚度取Hs2,则Hs 1等于Hs2。—种汽车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中采用了上述的蓄冷式蒸发器。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在汽车空调系统的蒸发器上采用本蓄冷结构,在保证汽车智能怠速停车时,蓄冷结构释冷,保持车内环境的舒适性的基础上,通过在蓄冷板的上段形成五条沿竖直方向的上部排水通道,在蓄冷板的下段形成三条下部排水通道,且使五条上部排水通道与三条下部排水通道对应连通,这样,保证了蒸发器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在重量的作用下,沿着长圆形凸起的倾斜边顺利的进入到上部排水通道内,继而进入到下部的对应排水通道内,最后从蒸发器的下集液管顺利的排除,从而避免了积水导致蒸发器零部件结冰涨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蓄冷式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向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3的侧视图;图5是蓄冷组件的横截面示意图;图6是蓄冷剂介质充注口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蓄冷板占比与空调理论蓄冷时长的特性曲线图;图9是蓄冷板占比与空调性能的特性曲线图。图中:1、上集液管;2、下集液管;2_1、引流沟槽;3、扁管;4、散热翅片;5、蓄冷组件;5-1、壳体;5-1-1、蓄冷板A;5-l-2、蓄冷板B ;5-1-3、长圆形凸起;5_1_4、圆形凸起;5-1-5、内翅片;5-2、蓄冷介质充注口总成;5-2-1、充注管;5_2-1_1、内凸起定位部;5_2_2、密封柱。【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9,一种蓄冷式蒸发器,包括上集液管1和下集液管2,在两端集液管之间设置有数排扁管3,其中部分相邻的扁管之间设置有散热翅片4,部分相邻的扁管之间设置有蓄冷组件5。每组蓄冷组件包括壳体5-1和封闭在壳体内腔中的蓄冷介质。所述壳体由蓄冷板A5-1-1和蓄冷板B5-1-2在四个边部密封扣合焊接而成。所述蓄冷板A和蓄冷板B为对称设置的冲压结构,两个蓄冷板的外侧面被分为上下两段,其中上段部分在附图中用hi标注,下段部分在附图中用h2标注。在上段部分上均布有长圆形凸起5-1-3,沿对应蓄冷板的横向方向,长圆形凸起被分为四组,位于边部的两组长圆形凸起的外侧各形成一条上部排水通道,每相邻的两组长圆形凸起之间各形成一条上部排水通道,这样,四组长圆形凸起使蓄冷板外侧面的上段部分共形成五条上部排水通道。每组长圆形凸起由沿对应蓄冷板的纵向上下布置的数个长圆形凸起构成,每个长圆形凸起均倾斜设置。沿壳体的宽边方向,从壳体的一侧至另一侧的方向,相邻的两组长圆形凸起呈正八字型和倒八字型顺次布置。在两个蓄冷板的外侧面的下段部分上均设有两组圆形凸起5-1-4,两组圆形凸起的外侧各形成一条下部排水通道,两组圆形凸起之间形成一条下部排水通道。所述五条上部排水通道与三条下部排水通道形成上下连通。具体的,五条上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冷式蒸发器,包括上集液管和下集液管,在两集液管之间设置有数排扁管,其中部分相邻的扁管之间设置有散热翅片,部分相邻的扁管之间设置有蓄冷组件,每组蓄冷组件包括壳体和封闭在壳体内腔中的蓄冷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蓄冷板A和蓄冷板B在四个边部密封扣合焊接而成,所述蓄冷板A和蓄冷板B为对称设置的冲压结构,两个蓄冷板的外侧面被分为上下两段,在上段部分上均布有长圆形凸起,沿对应蓄冷板的横向方向,长圆形凸起被分为四组,位于边部的两组长圆形凸起的外侧各形成一条上部排水通道,每相邻的两组长圆形凸起之间各形成一条上部排水通道,四组长圆形凸起使蓄冷板外侧面的上段部分共形成五条上部排水通道;每组长圆形凸起由沿对应蓄冷板的纵向上下布置的数个长圆形凸起构成,每个长圆形凸起均倾斜设置,沿壳体的宽边方向,从壳体的一侧至另一侧的方向,相邻的两组长圆形凸起呈正八字型和倒八字型顺次布置;在两个蓄冷板的外侧面的下段部分上均设有两组圆形凸起,两组圆形凸起的外侧各形成一条下部排水通道,两组圆形凸起之间形成一条下部排水通道;所述五条上部排水通道与三条下部排水通道形成上下连通;在下集液管的中部设有引流沟槽,所述引流沟槽与位于中间位置的下部排水通道对正,在壳体的一侧靠近上端部的位置设有蓄冷介质充注口总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倩陆新林马贺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三电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