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64361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3 1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具备:基板(30)、被配置在该基板(30)的第一面侧的光源(60)、相对于所述基板(30)被配置于所述第一面侧的显示板(40)、和在所述基板(30)与所述显示板(40)之间包围所述光源(60)的遮光体(50)。所述光源(60)具备:光源体(62)、具备安装面的光源基材(61)、和覆盖所述光源体(62)的周围并透过光的模制部(63)。所述安装面与所述遮光体(50)中的所述基板(30)侧的端面(501)相比位于靠所述显示板(40)侧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显示装置本申请要求在2013年7月30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2013-157578号的优先权,通过参照来引用其记载内容并结合于此。
本公开涉及一种利用显示板识别来自光源的光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一种在基板的一面侧配置有光源,在相同的基板的一面侧远离基板地配置有显示板,通过显示板识别来自光源的光的显示装置。在基板和显示板之间以包围光源的方式设置有遮光体,光源的光被导向显示板。而且,根据由显示板确认的光源的发光方式,向用户通知来自光源的光。作为这种显示装置,已知有一种多个光源被遮光体区分的构成。在这样的构成中,若从在遮光体的基板侧的端面与基板之间产生的间隙漏出光源的光,则存在即使没有点亮,也由于漏光而误识别为邻接的光源宛如点亮的可能性。鉴于此,提出了一种想要通过在遮光体的基板侧的端面与基板的间隙夹持导电膏来防止漏光的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2005-43215号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们针对显示装置发现了以下情况。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中,由于使用如导电膏那样的防止漏光的部件(漏光防止部件),所以有可能使得构成变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通过简易的构成抑制来自邻接的光源的漏光的技术。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具备:基板;被配置在该基板的第一面侧的光源;相对于所述基板被配置于所述第一面侧的显示板;以及在所述基板与所述显示板之间包围所述光源的遮光体。所述光源具备:射出光的光源体、具备安装该光源体的安装面的光源基材、以及在该光源基材的所述安装面上覆盖所述光源体的周围并透过光的模制部。所述安装面与所述遮光体中的所述基板侧的端面相比位于靠所述显示板侧的位置。根据本公开的显示装置,能够抑制从光源朝向显示板射出的光从在遮光体的接近于基板的端面与基板之间可能产生的间隙漏光的情况。结果,能够以简易的构成抑制从邻接的光源漏出的漏光,可使因漏光引起的误识别难以发生。附图说明关于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通过参照了附图的下述详细说明会变得更加明确。在附图中,图1是表示组合仪表(combinationmeter)的简要结构的图,图2是表示图1的II-II线处的概略剖面的图,图3是表示LED封装的简要结构的立体图,图4是说明从LED芯片照射的光与LED封装的关系的图,图5是针对由LED芯片照射的光,说明在树脂模制部与空气的边界面处的轨迹的图,图6是示意性表示图2的概略剖面并说明效果的图,图7A是说明LED安装面比遮光体的基板侧的端面位于靠基板侧的位置的与本实施方式不同的LED封装被安装于基板的构成的图,图7B是说明使用漏光防止部件来防止漏光的例子的图,图8A是表示在不满足模制厚度设定条件的LED封装中模拟了来自LED芯片的光的轨迹的结果的图,图8B是表示在满足模制厚度设定条件的LED封装中模拟了来自LED芯片的光的轨迹的结果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与附图一起来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整体构成)在图1中,作为应用了本公开的显示装置的一个例子,表示了被设置于车辆的仪表面板的组合仪表1的例子。组合仪表1具备仪表部10和集中显示部20,该仪表部10具备速度仪11以及转速表(tachometer)12等各种仪表,该集中显示部20被配置在仪表部10的下方。集中显示部20具备以列状邻接配置的多个显示部21。这些显示部21根据其发光方式将车辆的各部位的状况向乘员通知。具体而言,集中显示部20具备通知燃料箱内的燃料余量的减少的剩余燃料显示部21a、通知发动机系统的异常的发动机显示部21b、通知电池系统的异常的电池显示部21c作为显示部21。另外,集中显示部20具备通知ABS系统的异常的显示部21d、通知油系统的异常的显示部21e、通知安全气囊系统的异常的显示部21f作为显示部21。此外,集中显示部20也可以具备通知其他各种车辆的状况的显示部。图2是从箭头方向观察图1所示的集中显示部20的II-II剖面的剖视图。集中显示部20至少具备基板30、显示板40、遮光体50以及光源60。对集中显示部20的剖面而言,由于任何显示部21a~21f都为同样的构成,所以下面以II-II剖面为例来说明集中显示部20的构成。其中,以下在不区别各个显示部21a~21f的情况下,简记为显示部21。另外,对于与各个显示部21a~21f对应的构成(遮光体50、光源60),例如如“光源60a”那样,在表示其构成的符号之后附加a~f的符号来记载。基板30是印刷电路基板(PrintedCircuitBoard),在基板30的一个面(第一面侧)中,在与显示部21(与图2中的21a、21b对应)对应的位置至少配置有光源60(与图2中的60a、60b对应)。即,光源60配置有与显示部21的数量相同的数量,这些光源60按照来自被搭载于车辆的未图示的控制部的控制信号来进行点亮。其中,将基板30的一个面也称为第一面,将基板30的另一面称为第二面。显示板40由使光透过的树脂形成,并远离配置有光源60的基板30的面(安装面)31地配置。在显示板40印刷有表示各显示部21进行通知的信息的显示图案。具体而言,例如在剩余燃料显示部21a印刷有警告燃料的减少的显示图案,在发动机显示部21b印刷有警告发动机系统的异常的显示图案。遮光体50例如由白色聚丙烯(PP)等那样具有遮蔽来自光源60的光的性质的材质形成,该遮光体50被夹持在基板30和显示板40之间。遮光体50按每个显示部21包围对应的光源60的周围。遮光体50可以是筒状。具体而言,遮光体50a是包围在光源60a的周围的筒状。遮光体50b是包围在光源60b的周围的筒状。即,若从光源60发出的光通过显示板40,则车辆的乘员经由各显示部21来识别被印刷于显示板40的显示图案。此外,虽然如上所述遮光体50被夹持在基板30和显示板40之间,但例如由于基板30的翘曲、扭曲等而可能在基板30的安装面31与遮光体50中的基板30侧的端面501之间存在间隙。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假想的间隙的最大值设为d1。光源60是包含发光二极管芯片(以下,记载为LED芯片)的发光二极管封装(以下,记载为LED封装)。一般而言,LED封装有:配备了使从LED芯片照射的光反射来限定指向特性的反射器的LED封装(以下,记载为带反射器的LED封装)、和未配备该反射器的LED封装(以下,记载为不带反射器的LED封装)。本实施方式的光源60是不带反射器的LED封装,如图3所示,具备LED基材61、LED芯片62和树脂模制部63。以下,将光源60记载为LED封装60。LED基材61由BT树脂形成,将图示的x轴方向设为纵深,将y轴方向设为宽度,将z轴方向设为高度,形成为将它们分别设为D1、W1、H1的大致长方体。LED基材61是保持LED芯片62的基部,在LED基材6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端子(称为封装端子)611、612。在端子612侧配置有由环氧树脂和颜料形成的表示LED芯片62的极性的极性显示标记613。在高度方向的一个面610形成有从各封装端子611、612延伸的布线图案。布线图案的一方延伸至LED基材的大致中央,形成了安装LED芯片的安装座614。以下,在LED基材61中,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具备:基板(30);被配置在该基板(30)的第一面侧的光源(60);相对于所述基板(30)被配置于所述第一面侧的显示板(40);以及在所述基板(30)与所述显示板(40)之间包围所述光源(60)的遮光体(50),所述光源(60)具备:射出光的光源体(62);具备安装该光源体(62)的安装面的光源基材(61);以及在该光源基材(61)的所述安装面上覆盖所述光源体(62)的周围并透过光的模制部(63),所述安装面与所述遮光体(50)中的所述基板(30)侧的端面(501)相比位于靠所述显示板(40)侧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7.30 JP 2013-1575781.一种显示装置,具备:具有第一面的基板(30);被配置在该基板(30)的所述第一面的光源(60);相对于所述基板(30)被远离配置于所述第一面侧的显示板(40);以及在所述基板(30)与所述显示板(40)之间包围所述光源(60)的遮光体(50),在所述遮光体的基板侧的端面(501)与所述基板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光源(60)具备:射出光的光源体(62);光源基材(61),具备安装该光源体(62)的安装面、和在所述光源被安装于所述基板的情况下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面相接的面,所述光源基材在与所述安装面平行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具有两个端子(611、612);以及在该光源基材(61)的所述安装面上覆盖所述光源体(62)的周围并透过光的模制部(63),所述安装面与所述遮光体(50)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藤秀树黑川和雅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