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贯流潜水电泵的无转子轭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58237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2 15:24
一种全贯流潜水电泵的无转子轭圈结构,包括叶轮和无轭圈转子铁芯,所述叶轮上设置有叶轮外圆,该叶轮外圆与无轭圈转子铁芯固定连接,所述无轭圈转子铁芯包括若干交错叠压的转子扇形片,任意所述转子扇形片的外圆中间和两边设置有外圆剖口槽,与任意所述相邻的外圆剖口槽中间位置对应的所述转子扇形片内圆上均设置有内圆剖口槽,任意相互叠压的两个所述转子扇形片之间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结构、装配工艺简单,制造方便,节约了成本。在保证转子刚度的前提下,减小了转子外径尺寸从而使全贯流潜水电泵整机体积缩小。水摩损耗减小使电机的效率达幅度提高,使全贯流泵更加的高效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种全贯流潜水电累的无转子辆圈结构 -、
本技术设及一种全贯流潜水电累,尤其是一种全贯流潜水电累的无转子辆圈 结构。 二、
技术介绍
全贯流潜水电累是一种适用于低扬程累站的新型累,全贯流潜水电累的水力性能 好,流道顺杨,装置效率高,结构紧凑,工程投资少等,是当今累站技术发展的潮流。 全贯流潜水轴流累,是将轴流累叶轮置于=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转子内圆,从= 相电源取得的电流在潜水电机湿定子绕组和充水式定子铁忍内产生旋转磁场,旋转磁场切 割转子的鼠笼导条并在导条中感应电流产生电磁转矩,此电磁转矩驱动转子及转子固结在 一起的轴流累叶轮转动,使叶轮旋转进行排水,实现电磁功率向水功率的转换。电机转子的 直径在设计时选择得比较大W至于能将叶轮放入电机转子内部,早期的全贯流潜水电累结 构上采用转子冲片套在水累叶轮外的转子辆圈上,在辆圈外加工鸠尾槽放入模形键使其与 转子铁忍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工艺较为复杂,由于有转子辆圈的存在,转子外径增大。全贯 流潜水电累所配的电机为湿定子充水式,对充水式的全贯流潜水电累,水累的叶轮装在电 机转子内圆,转子在水中的旋转会产生较大的水摩擦损耗,水摩擦损耗与转子直径的5次 方成正比,在全贯流潜水电累中运一损耗约为电机额定功率的12~13%,运是导致全贯流 潜水电机比传统干式电机效率低10~12%的关键原因,也是早期全贯流潜水轴流累不能 得到推广的重要因素。 H、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全贯流潜水电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贯流潜水电 累的无转子辆圈结构。 阳〇化]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运样实现的。 本方案的一种全贯流潜水电累的无转子辆圈结构,包括叶轮和无辆圈转子铁忍, 所述叶轮上设置有叶轮外圆,该叶轮外圆与无辆圈转子铁忍固定连接,所述无辆圈转子铁 忍包括若干交错叠压的转子扇形片,任意所述转子扇形片的外圆中间和两边设置有外圆剖 口槽,与任意所述相邻的外圆剖口槽中间位置对应的所述转子扇形片内圆上均设置有内圆 剖口槽,任意相互叠压的两个所述转子扇形片之间固定连接。 任意相互叠压的两个所述转子扇形片之间通过对内圆剖口槽焊接及外圆剖口槽 焊接固定连接。 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结构、装配工艺简单,制造方便,节约了成本。在保证 转子刚度的前提下,减小了转子外径尺寸从而使全贯流潜水电累整机体积缩小。水摩损耗 减小使电机的效率达幅度提高,使全贯流累更加的高效节能。 四、【附图说明】 图I为本技术的组织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中无辆圈转子铁忍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中转子扇形片5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早期全贯流潜水电累有转子辆圈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简要说明。 如图所示的一种全贯流潜水电累的无转子辆圈结构,包括叶轮1和无辆圈转子铁 忍2,所述叶轮1上设置有叶轮外圆3,该叶轮外圆3与无辆圈转子铁忍2固定连接,所述无 辆圈转子铁忍2包括若干交错叠压的转子扇形片5,任意所述转子扇形片5的外圆中间和两 边设置有外圆剖口槽7,与任意所述相邻的外圆剖口槽7中间位置对应的所述转子扇形片5 内圆上均设置有内圆剖口槽6,任意相互叠压的两个所述转子扇形片5之间固定连接。 任意相互叠压的两个所述转子扇形片5之间通过对内圆剖口槽6焊接及外圆剖口 槽7焊接固定连接。 具体工作方式: 如图1、2、4所示,无辆圈转子铁忍2取消了早期有转子辆圈结构全贯流潜水电累 中的铸钢转子辆圈4,转子外径减小10%,从而使水摩擦损耗较小60%左右,使全贯流潜水 电累运行时更高效,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转子在水中的旋转会产生较大的水摩擦损耗,对于全贯流潜水电累中运一损耗约 为电机额定功率的12~13%,其水摩擦损耗的计算公式: 式中:D-一全贯流潜水轴流累的转子外圆直径mm 1一一全贯流潜水轴流累的转子轴向长度mm n--全贯流潜水轴流累的转速r/min K一一系数,与介质水的粘度、光洁度、气隙的大小及同屯、度有关 从上式中可W看出水摩擦损耗与转子直径的5次方成正比,本技术中的转子 外径的减小使水摩损耗大大降低,从而使全贯流潜水电累的效率得到显著提高。结合附图2,无辆圈转子铁忍2由若干片转子扇形片5交错叠压形成,叠压后通过 对内圆剖口槽6和外圆剖口槽7进行焊接将若干片转子扇形片5焊牢形成一个整体,刚度 大大提局。 结合附图3,每片转子扇形片5的外圆上中间和两边开有外圆剖口槽7,内圆上开 有两处内圆剖口槽6,代替了早期结构中的铸钢转子辆圈4上的结构复杂的鸠尾槽8,制造 更方便,成本更低。 W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 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 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主权项】1. 一种全贯流潜水电栗的无转子辄圈结构,包括叶轮(1)和无辄圈转子铁芯(2),所述 叶轮(1)上设置有叶轮外圆(3),该叶轮外圆(3)与无辄圈转子铁芯(2)固定连接,其特征 在于:所述无辄圈转子铁芯(2)包括若干交错叠压的转子扇形片(5),任意所述转子扇形片 (5)的外圆中间和两边设置有外圆剖口槽(7),与任意所述相邻的外圆剖口槽(7)中间位置 对应的所述转子扇形片(5)内圆上均设置有内圆剖口槽(6),任意相互叠压的两个所述转 子扇形片(5)之间固定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贯流潜水电栗的无转子辄圈结构,其特征在于:任意相互 叠压的两个所述转子扇形片(5)之间通过对内圆剖口槽(6)焊接及外圆剖口槽(7)焊接固 定连接。【专利摘要】一种全贯流潜水电泵的无转子轭圈结构,包括叶轮和无轭圈转子铁芯,所述叶轮上设置有叶轮外圆,该叶轮外圆与无轭圈转子铁芯固定连接,所述无轭圈转子铁芯包括若干交错叠压的转子扇形片,任意所述转子扇形片的外圆中间和两边设置有外圆剖口槽,与任意所述相邻的外圆剖口槽中间位置对应的所述转子扇形片内圆上均设置有内圆剖口槽,任意相互叠压的两个所述转子扇形片之间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结构、装配工艺简单,制造方便,节约了成本。在保证转子刚度的前提下,减小了转子外径尺寸从而使全贯流潜水电泵整机体积缩小。水摩损耗减小使电机的效率达幅度提高,使全贯流泵更加的高效节能。【IPC分类】H02K7/14, H02K1/22, F04D13/08【公开号】CN205029451【申请号】CN201520807323【专利技术人】马恩成, 马凤景, 柴秀发, 叶丽珍, 耿少杰, 孙岩岩, 邓悌康 【申请人】天津甘泉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2月10日【申请日】2015年10月19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贯流潜水电泵的无转子轭圈结构,包括叶轮(1)和无轭圈转子铁芯(2),所述叶轮(1)上设置有叶轮外圆(3),该叶轮外圆(3)与无轭圈转子铁芯(2)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轭圈转子铁芯(2)包括若干交错叠压的转子扇形片(5),任意所述转子扇形片(5)的外圆中间和两边设置有外圆剖口槽(7),与任意所述相邻的外圆剖口槽(7)中间位置对应的所述转子扇形片(5)内圆上均设置有内圆剖口槽(6),任意相互叠压的两个所述转子扇形片(5)之间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恩成马凤景柴秀发叶丽珍耿少杰孙岩岩邓悌康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甘泉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