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水利工程泵站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全贯流泵双向掉头旋转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1、在泵站防洪排涝的应用中,需要全贯流泵能够实现旋转掉头排水,以应对不同的水患状况。公开号为cn104314836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采用水泵整体掉向的高效双向泵装置及施工方法和应用,包括泵池、泵房、全贯流水泵、立墙、控制闸门、流道、带有吊钩的行车,全贯流水泵安装在泵池内,泵池的两端分别设置立墙、控制闸门及流道,泵房和行车设置在泵池上方,行车设置在泵房内。
2、在使用全贯流泵进行排水作业时,若要改变全贯流泵的排水方向,需将全贯流泵吊出水面进行调整重新安装,还需准备吊装设备及多名人工进行操作,增加了操作费用,同时也费时费力,不易在水利工程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使全贯流泵可以在水中进行转向,本申请提供一种全贯流泵双向掉头旋转控制系统。
2、一种全贯流泵双向掉头旋转控制系统,包括全贯流泵底座,所述全贯流泵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全贯流泵,所述全贯流泵的一侧设有用于排水的连接管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贯流泵双向掉头旋转控制系统,包括全贯流泵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贯流泵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全贯流泵(2),所述全贯流泵(2)的一侧设有用于排水的连接管(22),所述全贯流泵(2)远离所述连接管(22)一端设有进水管,所述全贯流泵(2)远离所述全贯流泵底座(1)一端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全贯流泵(2)转动的减速机(3),所述全贯流泵(2)与所述减速机(3)之间设有连接二者的驱动轴(21),所述全贯流泵底座(1)远离所述全贯流泵(2)一端设有用于辅助所述全贯流泵(2)转动的旋转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贯流泵双向掉头旋转控制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贯流泵双向掉头旋转控制系统,包括全贯流泵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贯流泵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全贯流泵(2),所述全贯流泵(2)的一侧设有用于排水的连接管(22),所述全贯流泵(2)远离所述连接管(22)一端设有进水管,所述全贯流泵(2)远离所述全贯流泵底座(1)一端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全贯流泵(2)转动的减速机(3),所述全贯流泵(2)与所述减速机(3)之间设有连接二者的驱动轴(21),所述全贯流泵底座(1)远离所述全贯流泵(2)一端设有用于辅助所述全贯流泵(2)转动的旋转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贯流泵双向掉头旋转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4)包括旋转架(41),所述旋转架(41)上固定连接有旋转架支撑板(411),所述旋转架支撑板(411)与所述全贯流泵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架(41)远离所述全贯流泵底座(1)一端转动连接有压盖(44),所述压盖(44)远离所述旋转架(41)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43),所述支撑座(43)远离所述压盖(44)一端固定连接有端盖(45),所述旋转架内固定连接有一转动轴(42),所述转动轴(42)与所述压盖(44)、所述支撑座(43)和所述端盖(45)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贯流泵双向掉头旋转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44)与所述支撑座(43)之间设有连接二者的第一螺栓(441),所述端盖(45)与所述支撑座(43)之间设有连接二者的第二螺栓(451),所述转动轴(42)与所述支撑座(43)之间设有连接二者的第一轴承(421)和第二轴承(4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贯流泵双向掉头旋转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43)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支撑板(432),所述旋转架(41)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加固的第一支撑筋(412),所述支撑座支撑板(432)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加固的第二支撑筋(4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贯流泵双向掉头旋转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4)下方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全贯流泵(2)移动的滑动机构(5),所述滑动机构(5)包括与所述支撑座支撑板(432)固定连接的滑块架(51),所述滑块架(51)远离所述支撑座支撑板(432)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52),所述滑块(52)远离所述滑块架(51)一端滑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凤景,赵宇靓,张文新,贾天伟,柴秀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甘泉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