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茯苓生料栽培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854918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1 1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茯苓生料栽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松树兜的土上部位削去一块松树皮,做为接种点;在接种点处放干松木或干松树根,用作接种时的引木;将茯苓菌种脱袋后堆放在引木上并紧贴松树兜的接种点,然后在茯苓菌种上盖上新鲜的松叶;再在松叶上盖上细土。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松树兜栽培茯苓,有效的避免了白蚁危害,同时也缩短了生产周期,具有操作简便,产量稳定,周期短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茯苓为多孔真菌(担子菌)的干燥菌核,味甘、淡、性平,具有渗湿利水、益脾胃、保 肾安神、生津等功能。茯苓用途十分广泛,90%的中药配方中均含有茯苓。目前,茯苓已进 入保健品、食品行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茯苓为喜温真菌,适产于中国、东南亚、美洲、大洋洲等有松树生长的国家和地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茯苓生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茯苓出口国。但目前许多地方栽培茯 苓还是采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传统方法。传统方法主要采用段木栽培法。段木栽培需 要经过砍树、截段和削皮留筋等工序,并且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白蚁,既要耗费大量的松木资 源,又要耗费大量劳动力,大大增加了茯苓的生产成本,降低了苓农生产茯苓的积极性,严 重阻碍了茯苓产业的发展。因此,研究更加高效、环保的茯苓栽培方法,以降低生产成本、增 加整个茯苓产业链的效益以及提高茯苓的品质,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便,产量稳定, 周期短,能有效的避免了白蚁危害的茯苓生料栽培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松树兜的土上部位削去一块松树皮,做为接种点;S2、在接种点处放干松木或干松树根,用作接种时的引木; S3、将茯苓菌种脱袋后堆放在引木上并紧贴松树兜的接种点,然后在所述茯苓菌 种上盖上松叶; S4、在松叶上盖上细土。 上述的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所述松树兜的制备过程为:在松树的土上 20cm处,砍去松树的树干,使松树失去生命力,并脱水20 %~30 %,完成所述松树兜的制 备。 上述的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接种点部位根据季节确定:雨水较多的季 节,接种点靠近松树兜的顶部;天气干燥,土壤含水量在50 %以下时,接种点靠近松树兜的 根部。松兜脱水低于20%,则接种点靠近松树兜的顶部。 上述的方法,优选的,砍去所述松树的树干时间为农历1月份。 上述的方法,优选的,松树兜制备过程中,砍树的时间以冬季砍树最好,因为这是 松木营养积蓄最多,树木含水量较低,不易脱树皮,也不会长虫。下种的温度在25°C左右,选 择晴天下种。上述的方法,优选的,所述松树为马尾松。 上述的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干松木或干松树根的含量1~2kg。干松木 或干松树根可以是全干或半干的松木或松树根。 上述的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当土壤湿度较大时,在所述茯苓菌种上盖上 干松叶;当土壤湿度较小时,在所述茯苓菌种上盖上新鲜的松叶。优选的,松叶的含量以能 盖住菌种为宜,进一步优选的,松叶的含量为200g。 上述的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接种时间为农历4~农历7月。进一步优选 的接种时间为农历5月至农历7月15之间。 上述的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所述细土pH值4. 5~5. 5 ;所述细土的粒径 为不大于2cm。 上述的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所述细土为沙麻骨土和/或细沙质土,细土 的厚度为l〇cm。 上述的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S4之后还包括接种后的管理步骤,所述接种后的 管理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接种20天后,检查是否存在空窖,如发现存在空窖,应及时补种; (2)接种后80天开始结茯苓,这一时期每周观察一次,如发现茯苓露出地面,应及 时用松土盖住,避免茯苓腐烂。 如果接种后20天内,遇大雨,某些地方因排水不良,土壤的含水量在60%以上时, 容易造成菌种受潮或缺氧而死亡,应及时清理受潮的引木。 接种80天后,松兜木质已腐坏,色浅黄,并有很浓的茯苓清香,但是不见结茯苓, 可用移植的方法进行移植,使其不会空窖。 上述的方法,优选的,所述用于茯苓栽培的松树兜选择生长于坡度15~30度,背 风向阳山坡的松树兜。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茯苓菌依赖松木提供的养分进行生 长,由于生松树兜含有松脂,具有很强的气味,能有效的防止白蚁的危害。本专利技术利用白蚁 不吃生松树兜的特性,在松树兜未腐烂时就接种茯苓,一方面减少了栽培成本,缩短了生产 周期;另一方面,提高了茯苓的产率。具有操作简便,产量稳定,周期短等优势。 (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相较于传统的段木栽培法,不需要经 过砍树、截段和削皮留筋等工序,不需挖松树兜,可直接在砍伐后的生树兜下栽培茯苓,大 大节省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 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 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接种位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茯苓菌种堆放在引木上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在茯苓菌种上盖上松叶后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细土覆盖在松叶上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 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以下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材料和仪器均为市售,菌种由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分离、 鉴定的一株茯苓5. 78菌株复壮后所得。 实施例1 : 一种茯苓生料栽培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⑴接种地的选择:选择背风向阳、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坡度为15~30度的山坡 为接种地。接种地土壤的pH值为4. 5~5. 5。 (2)制备松树兜:于农历1月份砍伐松树(本实施例采用的松树为木质紧密,不易 破开的马尾松),在松树根部土上20cm处砍去松树的树干,剩下树粧,使树粧脱水20 %~ 30 %,即为本专利技术的松树兜。 (3)确定接种点:在松树兜的将要接种处削去一块皮,削入木质部,以利树兜失 水,做为接种点。具体的接种位置参见图1。 (4)接种:于当年农历6月份(接种时间为农历4~农历7月均可实施),选择天 气晴朗的时候进行接种,具体的接种方法为:在接种点处铺上2kg干松木(干松木的含量为 1~2kg均可,干松木也可替换为一段削皮留筋的树皮),用作接种时的引木。 (5)将茯苓菌种脱袋后堆放在引木上,然后在茯苓菌种上盖上200g新鲜的松叶。 图2为茯苓菌种堆放在引木上的示意图;图3为在茯苓菌种上盖上松叶后的示意 图。 (6)然后将pH值4. 5~5. 5 ;粒径为不大于2cm的细土(细土为干净的二层土,细 土的材质为沙麻骨土和/或细沙质土)盖在松叶上面,厚度以盖过茯苓菌种10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茯苓生料栽培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茯苓生料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松树兜的土上部位削去一块松树皮,做为接种点;S2、在接种点处放干松木或干松树根,用作接种时的引木;S3、将茯苓菌种脱袋后堆放在引木上并紧贴松树兜的接种点,然后在所述茯苓菌种上盖上松叶;S4、在所述松叶上盖上细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昌发吴胜莲吴尚坤刘恵知黄传柏谭明辉邵晨霞夏志兰李春松
申请(专利权)人:靖州县绿环茯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