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刚度稳定杆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51462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1 16: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刚度稳定杆结构,包括:紧固连为一体的第一外杆和第二外杆,第一外杆中设有第一油液腔,第二外杆中设有第二油液腔;第一稳定杆杆体和第二稳定杆杆体,第一稳定杆杆体的端部分别可转动的密封插置在第一油液腔中,第二稳定杆杆体的端部可转动的密封插置在第二油液腔中;以及任一第一油液腔中和第二油液腔中分别设有的第一花键齿和第二花键齿,第一花键齿分别与第一稳定杆杆体和第二稳定杆杆体连接,第二花键齿分别与第一外杆和第二外杆连接,第一花键齿和第二花键齿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汽车。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变刚度稳定杆结构及汽车,可使稳定杆的刚度在一定范围内实现连续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刚度稳定杆结构及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稳定杆
,尤其涉及一种变刚度稳定杆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稳定杆是汽车重要的零件之一。汽车在弯道行驶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汽车车身产生侧倾。稳定杆通过自身的扭转,减小车身的侧倾,提高弯道行驶的安全性。但是在汽车侧倾较小时,稳定杆的弊大于利,其会影响到行驶的舒适性。也因此,汽车车身倾斜的倾角较小时,通常希望获得稳定杆的刚度较小,用以保持车辆的舒适性;同时,当侧倾角较大时,希望稳定杆的刚度随之增大,用以减小侧倾,避免车辆侧翻,提高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变刚度稳定杆结构及汽车,可使稳定杆的刚度在一定范围内实现连续变化。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刚度稳定杆结构,包括:紧固连为一体的第一外杆和第二外杆,第一外杆中分别设有第一油液腔,第二外杆中设有第二油液腔;第一稳定杆杆体和第二稳定杆杆体,第一稳定杆杆体的端部分别可转动的密封插置在第一油液腔中,第二稳定杆杆体的端部可转动的密封插置在第二油液腔中;以及任一第一油液腔中和第二油液腔中分别设有的第一花键齿和第二花键齿,第一花键齿分别与第一稳定杆杆体和第二稳定杆杆体连接,第二花键齿分别与第一外杆和第二外杆连接,第一花键齿和第二花键齿连接,第一稳定杆杆体与第一花键齿和/或第二花键齿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第二稳定杆杆体与第一花键齿和/或第二花键齿之间设有弹性元件,其中:第一稳定杆杆体受力相对第一外杆扭转,第二稳定杆杆体受力相对第二外杆扭转,第一油液腔中的第一花键齿和第二花键齿沿第一稳定杆杆体的轴线移动,第二油液腔中的第一花键齿和第二花键齿沿第二稳定杆杆体的轴线移动;任一第一稳定杆杆体和第二稳定杆杆体通过第一油液腔和第二油液腔中的第一花键齿将扭转力传至位于第一油液腔中第二花键齿以及第二油液腔中第二花键齿之间的第一外杆和第二外杆上。其中,第一花键齿和第二花键齿的端面上分别开设位置相对接的多个安装槽,在多个安装槽中设有用以传动连接第一花键齿和第二花键齿的传动件,传动件的长度小于安装槽的长度。其中,传动件的两端部挤压连接在第一花键齿上的安装槽和第二花键齿上的安装槽的内壁上,使第一花键齿相对第二花键齿转动。其中,传动件为圆柱销,圆柱销的外部套设弹簧,弹簧的长度大于圆柱销的长度。其中,弹簧的长度小于安装槽的长度。其中,第一花键齿的截面呈凸状,其中部贯通开设用以分别连接第一稳定杆杆体或第二稳定杆杆体的内花键。其中,第二花键齿的截面呈圆环状,其套接在第一花键齿上;第二花键齿的外周开设用以连接第一外杆或第二外杆的外花键。其中,多个安装槽等距均匀开设在第一花键齿和第二花键齿的端面上。其中,第一花键齿上设有用以在相对于第一花键齿的轴线方向上对第二花键齿进行限位的卡箍。其中,任一第一外杆和第二外杆的端部分别装设用以固持第一稳定杆杆体或第二稳定杆杆体的端盖,端盖与第一外杆和/或第二外杆之间分别装设密封圈。其中,还包括套接在任一第一稳定杆杆体和第二稳定杆杆体外部的支座,支座中设有衬套,第一稳定杆杆体和第二稳定杆杆体可分别相对衬套转动。其中,第一外杆上设有用以将第一油液腔与外部相连通的进油口,第二外杆上设有用以将第二油液腔与外部相连通的出油口。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变刚度稳定杆结构的汽车。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变刚度稳定杆结构及汽车,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第一油液腔中的第一花键齿和第二花键齿可以分别沿第一稳定杆杆体的轴线移动,第二油液腔中的第一花键齿和第二花键齿可分别沿所述第二稳定杆杆体的轴线移动,任一第一稳定杆杆体和第二稳定杆杆体通过第一油液腔和第二油液腔中的第一花键齿将扭转力传至位于第一油液腔中第二花键齿以及第二油液腔中第二花键齿之间的第一外杆和第二外杆上,进而改变第一外杆和第二外杆介入的长度。当第一花键齿和第二花键齿处于中部位置时,稳定杆的刚度减小。当第一花键齿和第二花键齿向端部移动时,稳定杆的刚度增加,可以实现稳定杆的刚度在一定范围内实现连续变化。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变刚度稳定杆结构的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变刚度稳定杆结构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变刚度稳定杆结构如图2所示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变刚度稳定杆结构的两花键齿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变刚度稳定杆结构的第一花键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变刚度稳定杆结构的第二花键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变刚度稳定杆结构的卡箍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图7为本专利技术变刚度稳定杆结构的实施例一。请结合参见图1、图2及图3,本实施例中的变刚度稳定杆结构包括:紧固连为一体的第一外杆11和第二外杆12,第一外杆中11中设有第一油液腔11a,第二外杆12中设有第二油液腔12a;第一稳定杆杆体21和第二稳定杆杆体22,第一稳定杆杆体21的端部可转动的密封插置在第一外杆11的第一油液腔11a中,第二稳定杆杆体22的端部可转动的密封插置在第一外杆12的第二油液腔12a中;以及每个第一油液腔11a和第二油液腔12a中均设有的第一花键齿3和第二花键齿4,第一花键齿3分别与两稳定杆杆体21、22连接,第二花键齿4分别与两外杆11、12连接,第一花键齿3和第二花键齿4连接,第一稳定杆杆体21与第一油液腔11a中的第一花键齿3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5,第二稳定杆杆体22与第二油液腔12a中的第一花键齿3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5。当然,由于第一花键齿3和第二花键齿4连接,也可以将连接在第一稳定杆杆体21与第一油液腔11a中的第二花键齿4,以及第二稳定杆杆体22与第二油液腔12a中的第二花键齿4上,弹性元件5能够实现的作用相同。其中:第一稳定杆杆体21受力相对第一外杆11扭转,第二稳定杆杆体22受力相对第二外杆12扭转,任一第一油液腔11a中和第二油液腔12a中的两花键齿3、4可分别沿第一稳定杆杆体21或第二稳定杆杆体22的轴线T移动,任一第一稳定杆杆体21和第二稳定杆杆体22通过第一油液腔11a或第二油液腔12a中的第一花键齿3将扭转力分别传至位于第一油液腔11a第二花键齿4以及第二油液腔12a中第二花键齿4之间的第一外杆11和第二外杆12上。具体实施时,第一外杆11和第二外杆12是形状结构设为对称的两段中空管体,其内外径尺寸设为相同且具备一定的刚度。其中,两外杆11、12通过焊连或常见的紧固方式固连为一体,其可以使两外杆11、12成为受力的整体。具体实施时,,第一外杆11的内部具有第一油液腔11a、第二外杆12的内部具有第二油液腔12a,第一油液腔11a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变刚度稳定杆结构及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刚度稳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紧固连为一体的第一外杆和第二外杆,所述第一外杆中设有第一油液腔,所述第二外杆中设有第二油液腔;第一稳定杆杆体和第二稳定杆杆体,所述第一稳定杆杆体的端部可转动的密封插置在所述第一油液腔中,所述第二稳定杆杆体的端部可转动的密封插置在所述第二油液腔中;以及任一所述第一油液腔中和所述第二油液腔中分别设有的第一花键齿和第二花键齿,所述第一花键齿分别与所述第一稳定杆杆体和第二稳定杆杆体连接,所述第二花键齿分别与所述第一外杆和第二外杆连接,所述第一花键齿和所述第二花键齿连接,所述第一稳定杆杆体与第一花键齿和/或第二花键齿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所述第二稳定杆杆体与所述第一花键齿和/或所述第二花键齿之间设有所述弹性元件,其中:所述第一稳定杆杆体受力相对所述第一外杆扭转,所述第二稳定杆杆体受力相对所述第二外杆扭转,所述第一油液腔中的所述第一花键齿和所述第二花键齿沿所述第一稳定杆杆体的轴线移动,所述第二油液腔中的所述第一花键齿和所述第二花键齿沿所述第二稳定杆杆体的轴线移动;任一所述第一稳定杆杆体和所述第二稳定杆杆体通过所述第一油液腔或所述第二油液腔中的所述第一花键齿将扭转力分别传至位于所述第一油液腔中所述第二花键齿以及所述第二油液腔中所述第二花键齿之间的所述第一外杆和所述第二外杆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刚度稳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紧固连为一体的第一外杆和第二外杆,所述第一外杆中设有第一油液腔,所述第二外杆中设有第二油液腔;第一稳定杆杆体和第二稳定杆杆体,所述第一稳定杆杆体的端部可转动的密封插置在所述第一油液腔中,所述第二稳定杆杆体的端部可转动的密封插置在所述第二油液腔中;以及任一所述第一油液腔中和所述第二油液腔中分别设有的第一花键齿和第二花键齿,所述第一花键齿分别与所述第一稳定杆杆体和第二稳定杆杆体连接,所述第二花键齿分别与所述第一外杆和第二外杆连接,所述第一花键齿和所述第二花键齿连接,所述第一稳定杆杆体与第一花键齿和/或第二花键齿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所述第二稳定杆杆体与所述第一花键齿和/或所述第二花键齿之间设有所述弹性元件,其中:所述第一稳定杆杆体受力相对所述第一外杆扭转,所述第二稳定杆杆体受力相对所述第二外杆扭转,所述第一油液腔中的所述第一花键齿和所述第二花键齿沿所述第一稳定杆杆体的轴线移动,所述第二油液腔中的所述第一花键齿和所述第二花键齿沿所述第二稳定杆杆体的轴线移动;任一所述第一稳定杆杆体和所述第二稳定杆杆体通过所述第一油液腔或所述第二油液腔中的所述第一花键齿将扭转力分别传至位于所述第一油液腔中所述第二花键齿以及所述第二油液腔中所述第二花键齿之间的所述第一外杆和所述第二外杆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刚度稳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花键齿和所述第二花键齿的端面上分别开设位置相对接的多个安装槽,在所述多个安装槽中设有用以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花键齿和所述第二花键齿的传动件,所述传动件的长度小于所述安装槽的长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刚度稳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的两端部挤压连接在所述第一花键齿上的所述安装槽和所述第二花键齿上的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使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锦文张磊王彧王黎明吴保玉王瑞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