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直放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48783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1 14:30
射频直放站装置包括外壳和安装于外壳内的直放站模组,该直放站模组包括第一天线、第一支撑罩、第一屏蔽罩、电路板、第二屏蔽罩、第二支撑罩和第二天线;第一屏蔽罩安装于电路板的第一面板上,第二屏蔽罩安装于电路板的第二面板上;第一支撑罩的背板安装于第一屏蔽罩的背板上,第二支撑罩的背板安装于第二屏蔽罩的背板上;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分别内置于第一支撑罩和第二支撑罩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第一支撑罩、第一屏蔽罩、第二屏蔽罩和第二支撑罩共同构成一良好的隔离机构,大大提高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之间的隔离度,优化直放站装置的射频抗干扰性能,且使得直放站模组结构紧凑,体积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射频直放站装置
技术介绍
直放站为由天线、射频双工器、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电调衰减器、滤波器、功率放大器等元器件组成的上、下行放大链路。其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用前向天线(施主天线)将基站的下行信号接收进直放机,通过低噪放大器将有用信号放大,抑制信号中的噪声信号,提高信噪比(S/N);再经下变频至中频信号,经滤波器滤波,中频放大,再移频上变频至射频,经功率放大器放大,由后向天线(重发天线)发射到移动台;同时利用后向天线接收移动台上行信号,沿相反的路径由上行放大链路处理:即经过低噪放大器、下变频器、滤波器、中放、上变频器、功率放大器再发射到基站,从而实现基站与移动台的双向通信。现有的直放站将各元器件封装于外壳内,内置天线的隔离度差,影响产品性能,且体积庞大;另外,现有的外壳呈矩形盒体,仅在背板开散热孔,使得直放站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长期聚集于内部,只能以静态散热方式通过背板的散热孔缓慢散热,散热效率低,散热效果差,影响直放站的元器件的工作性能,缩短各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射频直放站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射频直放站装置,其包括外壳和安装于外壳内的直放站模组,该直放站模组包括第一天线、第一支撑罩、第一屏蔽罩、电路板、第二屏蔽罩、第二支撑罩和第二天线;第一屏蔽罩安装于电路板的第一面板上,第二屏蔽罩安装于电路板的第二面板上;第一支撑罩的背板安装于第一屏蔽罩的背板上,第二支撑罩的背板安装于第二屏蔽罩的背板上;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分别内置于第一支撑罩和第二支撑罩内。优选地,每一屏蔽罩包括导热背板及自导热背板两相对端延伸而成的装配部,每一屏蔽罩通过装配部固定于电路板的外缘上,每一屏蔽罩与电路板之间构成一流通空间;外壳的上端开设有第一散热栅格网孔,外壳的底壁开设有第二散热栅格网孔,第二栅格状散热孔、流通空间、第一散热栅格网孔构成一自下而上贯通的散热对流通道。优选地,该第一散热栅格网孔分布于外壳的上端的各侧壁。优选地,该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第一散热栅格网孔分布于上壳体的各侧壁上,第二散热栅格网孔分布于下壳体的底壁上;上壳体通过卡扣方式可拆卸地安装下壳体上,上壳体和下壳体构成一用于收容直放站模组的收容空间。优选地,上壳体的下缘延伸出若干卡接件,每一卡接件上开设凹槽,下壳体的内壁上缘延伸出若干卡接凸起,上壳体安装于下壳体上时,卡接凸起嵌入对应的卡接件的凹槽内。优选地,下壳体的内侧壁开设有两相对的长条状导向槽,直放站模组收容于下壳体时,电路板的两端分别插接于两导向槽内。优选地,电路板上布设有LED,下壳体的侧壁对应嵌设有滤光板,LED正对滤光板。优选地,该电路板还布设有USB接口、复位按钮、电源接口和射频输入接口,下壳体的底壁对应开设有装配USB接口的通孔、装配复位按钮的通孔、装配电源接口的通孔和装配射频输入接口的通孔。优选地,下壳体的侧壁上还设有壁挂件。优选地,下壳体的底壁还延伸出若干支撑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几点:1、本技术的第一支撑罩、第一屏蔽罩、第二屏蔽罩和第二支撑罩共同构成一良好的隔离机构,大大提高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之间的隔离度,优化直放站装置的射频抗干扰性能,且使得直放站模组结构紧凑,体积小。2、第二栅格状散热孔、支撑罩与电路板之间的流通空间、第一散热栅格网孔构成一自下而上贯通的散热对流通道,电路板各元件产生的热量以热传导的方式传输到流通空间,外界的冷气流自第而散热栅格网孔进入外壳内,穿过流通空间,将流通空间聚集的热量带走,形成热气流,该热气流进而通过第一散热栅格网孔将热量带出外壳外,实现静态与动态结合的散热,散热效果更佳,产品性能更稳定,延长各元器件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射频直放站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的分解图。图2为图1的射频直放站装置的装配立体图。图3为图1的射频直放站装置的另一视图的装配立体图。图4为图3的射频直放站装置的11部位的放大图。图5为图1的射频直放站装置的又一视图的装配立体图。图6为图1的射频直放站装置的直放站模组的装配立体图。图7为图1的射频直放站装置的直放站模组的另一视图的装配立体图。图8为图1的射频直放站装置的揭开上壳后的装配立体图。图9为图1的射频直放站装置的下壳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请参见1至图9,本技术涉及一种射频直放站装置,其较佳实施方式包括外壳1和直放站模组,该直放站模组包括第一天线61、第一支撑罩51、第一屏蔽罩41、电路板2、第二屏蔽罩42、第二支撑罩52和第二天线62。第一屏蔽罩41安装于电路板2的第一面板上,第二屏蔽罩42安装于电路板2的第二面板上;第一支撑罩51的背板安装于第一屏蔽罩41的背板上,第二支撑罩52的背板安装于第二屏蔽罩42的背板上;第一天线61和第二天线62分别内置于第一支撑罩51和第二支撑罩52内;该直放站模组安装于外壳1内。本技术的第一支撑罩51、第一屏蔽罩41、第二屏蔽罩42和第二支撑罩52共同构成一良好的隔离机构,大大提高第一天线61和第二天线62之间的隔离度,优化直放站装置的射频抗干扰性能,且使得直放站模组结构紧凑,体积小。优选地,每一屏蔽罩(即第一屏蔽罩41或第二屏蔽罩42)包括导热背板及自导热背板两相对端延伸而成的装配部,装配部的剖面大致呈L型,每一屏蔽罩通过装配部固定于电路板2的外缘上,每一屏蔽罩与电路板2之间构成一流通空间,以方便散热。...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射频直放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壳和安装于外壳内的直放站模组,该直放站模组包括第一天线、第一支撑罩、第一屏蔽罩、电路板、第二屏蔽罩、第二支撑罩和第二天线;第一屏蔽罩安装于电路板的第一面板上,第二屏蔽罩安装于电路板的第二面板上;第一支撑罩的背板安装于第一屏蔽罩的背板上,第二支撑罩的背板安装于第二屏蔽罩的背板上;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分别内置于第一支撑罩和第二支撑罩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博康忠林卓开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京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