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钻孔装置及全自动装订机,包括机架,机架中设置竖直导柱、升降座、第一电机、钻孔转轴和钻刀,升降座定位在竖直导柱上,第一电机和钻孔转轴设置在升降座上,钻孔转轴下端连接钻刀,第一电机输出轴连接钻孔转轴,其中:机架中还设有竖直螺杆,升降座中设有与竖直螺杆螺接的可转动螺母,钻孔转轴转动连接螺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单一电机连动钻孔转轴实现一体化连动钻孔和升降两用的同步式新型钻孔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传动合理,减小体积和降低成本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装订机,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钻孔装置及全自动装订机。
技术介绍
本申请人申请的ZL201310105309.2同步式新型钻孔装置,该装置包括机架、竖直导柱、升降座、第一电机、钻孔转轴和钻刀,竖直导柱设置在机架中,升降座定位在竖直导柱上,钻孔转轴下端连接钻刀,其中:第一电机和钻孔转轴设置在升降座上,第一电机输出轴连接钻孔转轴转动,钻孔转轴设有外螺纹段,机架设有螺母与外螺纹段螺接。当第一电机正转转动时,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带动钻孔转轴转动,钻孔转轴的外螺纹段沿螺母作下降运动,并带动升降座及第一电机沿竖直导柱作垂直向下作运动,使钻刀下压和转动钻孔。当钻刀钻穿装订材料后,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反转转动,钻孔转轴的外螺纹段沿螺母作上升运动,并带动升降座及第一电机沿竖直导柱作垂直向上作复位运动,钻刀反转从所钻孔中退出复位。单一电机实现一体化连动钻孔和升降两用的技术效果。具有结构简单、传动合理和联动效果好的优点。但由于钻孔转轴为升降螺杆,当向上运动时上端必然会向上超出机架体本身,因此带来整体外壳高度必然需增加其运动所需的升降高度,从需加大了整体的高度。传统的全自动打孔热铆装钉机,包括工作面板上部的自动打孔装置和下部的热铆装置,实现对装订物进行自动打孔、量切送铆管、热铆管插入孔中后上下端热铆装订等动作,传统的全自动打孔热铆装钉机存在连动结构复杂、装订质量不稳定等缺点。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低机体高度的新型钻孔装置及全自动装订机,具有结构简单、传动合理实现加工减小体积和降低成本的优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新型钻孔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中设置竖直导柱、升降座、第一电机、钻孔转轴和钻刀,升降座定位在竖直导柱上,第一电机和钻孔转轴设置在升降座上,钻孔转轴下端连接钻刀,第一电机输出轴连接钻孔转轴,其中:机架中还设有竖直螺杆,升降座中设有与竖直螺杆螺接的可转动螺母,钻孔转轴转动连接螺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当第一电机正转转动时,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带动钻孔转轴转动,钻孔转轴带动升降座的螺母转动,螺母则沿竖直螺杆作作下降运动并带动升降座及第一电机本身沿竖直导柱作垂直下降运动,使钻刀下压和转动钻孔。当钻刀钻穿装订材料后,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反转转动,螺母则沿竖直螺杆作上升运动并带动升降座及第一电机本身沿竖直导柱作垂直上升复位,钻刀反转从所钻孔中退出复位。通过在机架中设置固定竖直螺杆,实现压缩传统升降螺杆所需的向上延伸高度,从而实现减少了机体的高度的技术效果。同时,单一电机实现一体化连动钻孔和升降两用的技术效果。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上述的新型钻孔装置,竖直螺杆为悬臂螺杆,上端与机架上部固定连接、自由端向下延伸。通过在机架中设置固定竖直螺杆,实现压缩传统升降螺杆所需的向上延伸高度,从而实现减少了机体的高度的技术效果。上述的新型钻孔装置,可转动螺母设置在钻孔转轴和第一电机输出轴之间。 上述的新型钻孔装置,第一电机输出轴设有第一齿轮,钻孔转轴上设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二齿轮之间设有皮带或齿轮或链条连接。具有连动结构简单合理、传动稳定的技术效果。上述的新型钻孔装置,可转动螺母外周设有连动外齿,钻孔转轴设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与连动外齿齿接。钻孔转轴的第三齿轮带动连动外齿使转动螺母,转动螺母沿螺接的竖直螺杆螺上下运动。上述的新型钻孔装置,钻孔转轴穿插在升降座中,钻孔转轴和升降座之间设有转动定位轴承连接。通过轴承连接实现钻孔转轴可转动定位在升降座中。上述的新型钻孔装置,可转动螺母穿插在升降座中,可转动螺母和升降座之间设有转动定位轴套连接。通过轴承连接实现螺母可转动定位在升降座中。上述的新型钻孔装置,机架呈C字型,C字型机架中设置水平工作台面。增强机架的整体性而增强结构稳定性。本技术具体应用为一种全自动装订机,包括所述的钻孔装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述优点:可降低机体高度,连动结构简单、紧凑,布局合理,切换灵活,传动合理、连接稳定和联动效果好等优点。【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具体实施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一种新型钻孔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中设置竖直导柱2b、升降座2c、第一电机2d、钻孔转轴2e和钻刀2k,升降座2c定位在竖直导柱2b上,第一电机2d和钻孔转轴2e设置在升降座2c上,钻孔转轴2e下端连接钻刀2k,第一电机2d输出轴连接钻孔转轴2e,机架中还设有竖直螺杆2f,升降座2c中设有与竖直螺杆2f螺接的可转动螺母2g,钻孔转轴2e转动连接螺母2g。竖直螺杆2f为悬臂螺杆,上端与机架1上部固定连接、自由端向下延伸。可转动螺母2g设置在钻孔转轴2e和第一电机2d输出轴之间。第一电机2d输出轴设有第一齿轮2dl,钻孔转轴2e上设有第二齿轮2el,第一齿轮2dl和二齿轮2el之间设有皮带2h或齿轮或链条连接。可转动螺母2g外周设有连动外齿2gl,钻孔转轴2e设有第三齿轮2el,第三齿轮2el与连动外齿2gl齿接。钻孔转轴2e穿插在升降座2c中,钻孔转轴2e和升降座2c之间设有转动定位轴承2i连接。可转动螺母2g穿插在升降座2c中,可转动螺母2g和升降座2c之间设有转动定位轴套2j连接。机架1呈C字型,C字型机架1中设置水平工作台面la。如图4所示,本技术应用为一种全自动装订机,包括机架1、第一电机lb、钻孔装置2、升降座2c、压纸装置、上热铆头3b和刀垫4和下铆头5b,机架1中设置竖直导柱2b和水平工作台面la,升降座2c可升降定位在竖直导柱2b上,压纸装置3通过弹簧3e可升降定位在升降座2c和工作台面la之间,上热铆头3b设置在压纸装置3中可水平运动,刀垫4设置在工作台面la上可水平运动,下铆头5b定位在水平工作台面la下侧的竖直导柱2b上可升降和转动运动,上热铆头3b、刀垫4和下铆头5b之间设置的第一转动连杆5e转动联动,第二电机lb连接第一转动连杆5e切换上热铆头3b和刀垫4之间水平错位运动、带动下铆头5b转动错位运动。本技术在具体使用时,当第一电机2d正转转动时,第一电机2d的动力输出轴带动钻孔转轴2e转动,钻孔转轴2e带动升降座2c的螺母2g转动,螺母2g则沿竖直螺杆2f作下降运动并带动升降座2c及第一电机2d本身沿竖直导柱2b作垂直下降运动,使钻刀2k下压和转动钻孔;当钻刀钻穿装订材料后,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2d反转转动,螺母2g则沿竖直螺杆2f作上升运动并带动升降座2c及第一电机2d本身沿竖直导柱2b作垂直上升复位,钻刀2k反转从所钻孔中退出复位。综上所述,本技术已如说明书及图示内容,制成实际样品且经多次使用测试,从使用测试的效果看,可证明本技术能达到其所预期之目的,实用性价值乃无庸置疑。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来方便举例说明本技术。本技术的钻孔装置,可以应用于各类打孔机中,包括但不限于本技术所描述的全自动装订机。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钻孔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中设置竖直导柱(2b)、升降座(2c)、第一电机(2d)、钻孔转轴(2e)和钻刀(2k),升降座(2c)定位在竖直导柱(2b)上,第一电机(2d)和钻孔转轴(2e)设置在升降座(2c)上,钻孔转轴(2e)下端连接钻刀(2k),第一电机(2d)输出轴连接钻孔转轴(2e),其特征在于:机架中还设有竖直螺杆(2f),升降座(2c)中设有与竖直螺杆(2f)螺接的可转动螺母(2g),钻孔转轴(2e)转动连接螺母(2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兵,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易力佳办公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