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车用旋转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47998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1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车用旋转驱动机构。风车用旋转驱动机构(1)具有:环状轨道部(2)、旋转驱动部(11)、及多个摆动部(15)。环状轨道部(2)设于基座侧构造体和旋转侧构造体中的一者,包括圆周壁部(4)和多个第一齿部(7)。旋转驱动部(11)被固定于基座侧构造体和旋转侧构造体中的另一者。各摆动部(15)具有摆动部主体(16a)及多个第二齿部(16b)。多个摆动部(15)以旋转驱动部(11)的旋转轴(13)旋转而彼此之间保持着规定相位差的状态摆动,从而多个摆动部(15)相对于环状轨道部(2)相对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车用旋转驱动机构,该风车用旋转驱动机构可用在包括基座侧构造体和可相对于该基座侧构造体旋转的旋转侧构造体的风车中,用于使旋转侧构造体相对于基座侧构造体旋转。
技术介绍
以往,被作为风力发电装置等使用的风车采用了下述结构,S卩、包括:舱室(日文:于七nO,其以能自由旋转的方式设置在塔架的上部,且在内部配置发电机等;以及叶片,其以能相对于设于舱室的轮毂自由旋转的方式设置于轮毂。这样的风车可采用用于使舱室(旋转侧构造体)相对于塔架(基座侧构造体)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例如JP2013 - 083247A公开了一种具有固定于舱室的偏摆驱动装置和固定于塔架的环形齿轮、且偏摆驱动装置的小齿轮与环形齿轮相啮合的旋转驱动机构。在该旋转驱动机构中,当偏摆驱动装置进行驱动时,小齿轮以与环形齿轮相啮合的状态一边自转一边公转,因此,舱室(旋转侧构造体)相对于塔架(基座侧构造体)旋转。然而,在上述那样的旋转驱动机构中,由于小齿轮和环形齿轮之间同时接触的齿数较少,因此,在二者之间的驱动传递区域产生较高的应力。这样的话,不仅旋转驱动机构的机体寿命缩短,而且该机构的驱动传递能力就降低。另一方面,若想延长机体寿命、提高驱动传递能力,则必须使旋转驱动机构大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即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高的耐久性及较高的驱动传递能力的小型的风车用旋转驱动机构。(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方案的风车用旋转驱动机构为,被用在包括基座侧构造体和能相对于该基座侧构造体旋转的旋转侧构造体的风车中,用于使上述旋转侧构造体相对于上述基座侧构造体旋转,该风车用旋转驱动机构的特征在于,包括:环状轨道部,其设于上述基座侧构造体和上述旋转侧构造体中的一者,包括圆周壁部和多个第一齿部,该多个第一齿部以各自的齿宽方向沿着与上述圆周壁部的中心轴线方向平行的方向的方式设置,并且,该多个第一齿部沿着上述圆周壁部的周向排列;旋转驱动部,其具有能自由旋转的旋转轴,被固定于上述基座侧构造体和上述旋转侧构造体中的另一者;以及摆动单元,其具有多个包括与上述多个第一齿部中的一部分第一齿部相嗤合的嗤合部和设有该啮合部的摆动部主体的摆动部,多个上述摆动部沿着上述第一齿部的齿宽方向排列,并且以上述旋转轴旋转而使彼此之间保持着规定相位差的状态进行摆动,从而摆动单元沿着上述环状轨道部的周向相对于上述环状轨道部相对移动,上述啮合部具有多个与上述第一齿部相嗤合的第二齿部。就该结构而言,在环状轨道部设于基座侧构造体、且旋转驱动部及摆动单元设于旋转侧构造体的情况(即,基座侧构造体为一构造体、且旋转侧构造体为另一构造体的情况)下,风车用旋转驱动机构如下动作。具体地讲,各摆动部的多个第二齿部与多个第一齿部中的一部分第一齿部相啮合,同时,多个摆动部以彼此之间保持着规定相位差的状态摆动,由此,多个摆动部沿着设于基座侧构造体的环状轨道部的周向移动。由此,固定有该多个摆动部那一侧的构造体即旋转侧构造体相对于基座侧构造体旋转。另一方面,在环状轨道部设于旋转侧构造体、且旋转驱动部及多个摆动部设于基座侧构造体的情况(即,旋转侧构造体为一构造体、且基座侧构造体为另一构造体的情况)下,风车用旋转驱动机构如下动作。具体地讲,旋转驱动部的旋转轴旋转,多个摆动部以彼此之间保持着规定相位差的状态摆动,从而,设于旋转侧构造体的环状轨道部旋转。由此,旋转侧构造体相对于基座侧构造体旋转。而且,无论为上述哪一种构造,都是多个第一齿部与多个第二齿部相啮合,同时,旋转侧构造体相对于基座侧构造体旋转。即,该结构能够在旋转侧构造体旋转时增加摆动单元与环状轨道部之间彼此啮合的齿数。由此,能够减小作用于第一齿部与第二齿部之间的接触部分的应力,因此,能够降低旋转驱动机构损坏的风险,并提高机体强度。而且,采用该结构,如上所述能够增加啮合齿数,因此,无需为了延长装置的耐用期限而使装置大型化。因而,采用该结构,能够提供一种具有较高的耐久性及较高的驱动传递能力的小型的风车用旋转驱动机构。(2)优选的是,上述多个第一齿部以能够相对于上述圆周壁部自由旋转的方式被保持于上述圆周壁部,或者是,多个上述第二齿部以能够相对于上述摆动部主体自由旋转的方式被保持于上述摆动部主体。米用该结构,在多个第一齿部与多个第二齿部相嗤合的状态下,在其中一方的齿部的力作用于另一方的齿部时,以能自由旋转的方式被保持那一方的齿部旋转。即,采用该结构,能够利用第一齿部与第二齿部之间相对滑动来减小摩擦力,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小作用于第一齿部与第二齿部之间的接触部分的应力。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旋转驱动机构的耐久性、驱动传递能力。(3)进一步优选的是,上述环状轨道部具有作为上述圆周壁部的内周壁。采用该结构,能够沿着内周壁使多个摆动部摆动。(4)优选的是,上述环状轨道部具有作为上述圆周壁部的外周壁。采用该结构,能够沿着外周壁使多个摆动部摆动。(5)优选的是,在上述圆周壁部设有多个槽部,该多个槽部以其各自的长度方向沿着与该圆周壁部的中心轴线方向平行的方向的方式设置,并且,该多个槽部沿着该圆周壁部的周向排列,该多个槽部具有在与上述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圆弧状的底部,上述多个第一齿部为多个形成为圆柱状的销构件,多个销构件分别以上述齿宽方向沿着上述槽部的长度方向的方式被收纳在各上述槽部中,相对于各上述槽部一边滑动一边自由fe转。采用该结构,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容易地使第一齿部相对于圆周壁部自由旋转。(6)优选的是,上述第二齿部为以轴向沿着上述齿宽方向而安装于上述摆动部主体的轴部为轴心自由旋转的辊。采用该结构,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容易地使第二齿部相对于摆动部主体自由旋转。(7)优选的是,上述风车用旋转驱动机构还包括:多个上述摆动单元;以及多个上述旋转驱动部,它们分别与各上述摆动单元相对应地设置,用于使各上述摆动单元的各上述摆动部摆动。采用该结构,能够利用多个摆动单元使旋转侧构造体旋转,因此,能够将旋转侧构造体旋转时施加的载荷分散给多个摆动单元。由此,能够降低摆动单元损坏的风险。(8)优选的是,上述风车用旋转驱动机构被用于作为上述基座侧构造体的塔架和作为上述旋转侧构造体的舱室。采用该结构,能够将风车用旋转驱动机构作为用于使舱室相对于塔架旋转的偏摆驱动装置来使用。采用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具有较高的耐久性及较高的驱动传递能力的小型的风车用旋转驱动机构。【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风车用旋转驱动装置的风车的立体图。图2是将图1所示的风车中的设置有可相对于塔架自由旋转的舱室的部分、即可动部分放大示出的剖视图,是表示风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车用旋转驱动机构,其被用在包括基座侧构造体和能相对于该基座侧构造体旋转的旋转侧构造体的风车中,用于使上述旋转侧构造体相对于上述基座侧构造体旋转,该风车用旋转驱动机构的特征在于,包括:环状轨道部,其设于上述基座侧构造体和上述旋转侧构造体中的一者,包括圆周壁部和多个第一齿部,该多个第一齿部以各自的齿宽方向沿着与上述圆周壁部的中心轴线方向平行的方向的方式设置,并且,该多个第一齿部沿着上述圆周壁部的周向排列;旋转驱动部,其具有能自由旋转的旋转轴,被固定于上述基座侧构造体和上述旋转侧构造体中的另一者;以及摆动单元,其具有多个包括与上述多个第一齿部中的一部分第一齿部相啮合的啮合部和设有该啮合部的摆动部主体的摆动部,多个上述摆动部沿着上述第一齿部的齿宽方向排列,并且以上述旋转轴旋转而使彼此之间保持着规定相位差的状态进行摆动,从而摆动单元沿着上述环状轨道部的周向相对于上述环状轨道部相对移动,上述啮合部具有多个与上述第一齿部相啮合的第二齿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原修
申请(专利权)人: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