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管管口切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46138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1 1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软管管口切割装置,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固定模具,用于固定软管,包含两个凹模,该两个凹模所形成的模腔与软管的形状相对应,且该模腔具有与软管的管口分别相对应的腔体开口,至少一个切割规整机构,分别用于对余料部分进行切除,腔体开闭机构,包含:与位于上侧的凹模相固定连接的气缸、定位气缸的固定板、及与气缸相连接的供气装置,及控制机构,控制腔体开闭机构开闭模腔,其中,气缸包含:缸筒、及贴合缸筒的内壁来回移动的导轨,导轨伸出缸筒的一端与位于上侧的凹模相固定连接,控制机构控制导轨带动位于上侧的凹模上下来回移动进而开闭模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管管口切割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口切割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能够自动开闭固定软管的模腔的软管管口切割装置。
技术介绍
软管作为现代工业中的重要部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一般软管的生产过程多为:首先通过吹塑方法得到半成品软管,然后将半成品软管各个管口的残余废料切除形成符合要求的管口即可得到成品的软管。现有技术中,用来切除管口残余废料的管口切割装置,首先通过固定部固定住半成品软管,相应地规定了露出固定部的部分为需要切除的残余废料,然后用切刀将沿着固定部的边缘将残余废料切除即可。图8提供了一种现有技术中的管口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现有技术中的管口切割装置中用于固定软管的固定部由上凹模和下凹模组成,当上凹模与下凹模相闭合时,形成与软管的形状相匹配的模腔,进而固定住软管。在上凹模的外侧固定有用于开闭模腔的手柄,当待加工软管被放入下凹模内时,通过按压手柄使上凹模与下凹模相闭合,当软管各个管口的残余废料都被切除后,通过抬起手柄使上凹模被抬起,进而打开模腔,此时即可取出已加工为成品的软管。在上述软管加工装置的加工过程中,每次加工都需要人力通过手柄的按压或抬起上凹模进而开闭模腔,不仅耗时费力、浪费资源,而且增加了软管加工的周期。因此,现有技术缺乏一种能够自动开闭固定软管的模腔的软管管口切割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开闭固定软管的模腔的软管管口切割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软管管口切割装置,用于对软管进行切割规整形成管口,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固定模具,用于固定软管,包含分别位于软管两侧的两个凹模,该两个凹模相闭合所形成的模腔与软管的形状相对应,且该模腔具有与软管的管口分别相对应的腔体开口,至少一个切割规整机构,分别用于对软管露出模腔的余料部分进行切除,腔体开闭机构,用于开闭模腔,包含:与两个凹模中位于上侧的凹模相固定连接的气缸、用于定位气缸的固定板、及与气缸相连接的供气装置,以及控制机构,用于控制腔体开闭机构开闭模腔,其中,气缸包含:固定在固定板上的缸筒、及贴合缸筒的内壁来回移动的导轨,该导轨伸出缸筒的一端与位于上侧的凹模相固定连接以带动该凹模来回移动,当软管被放入位于下侧的凹模内时,控制机构控制供气装置向缸筒充气使得导轨带动位于上侧的凹模向下移动进而闭合两个凹模,当余料部分被切除后,控制机构控制导轨带动位于上侧的凹模向下移动进而打开模腔。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软管管口切割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两个凹模中的任意一个凹模在朝向另一个凹模的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定位销,另一个凹模在与每个定位销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与定位销的尺寸相匹配的定位槽。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软管管口切割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固定板在朝向位于上侧的凹模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引导该凹模来回移动的滑轨,该凹模在与滑轨相对应的侧壁上设有与该滑轨相卡合的滑槽。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软管管口切割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至少一个切割规整机构为一个切刀。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软管管口切割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每个切割规整机构包含:用于切除余料部分的切刀、与切刀相固定连接的摇杆、支撑摇杆的支撑架、及通过驱动摇杆以支撑架的支撑位置为轴进行旋转进而带动切刀沿腔体开口的外周缘旋转的驱动部。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软管管口切割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驱动部为手动摇柄。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软管管口切割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驱动部包含:驱动摇杆旋转的驱动电机、套接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摇杆相对于切割规整机构的一端上的齿轮组件,控制机构用于控制驱动电机驱动摇杆旋转。专利技术的作用和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软管管口切割装置,软管被放入位于位于下侧的凹模内,控制机构控制供气装置向缸筒充气使得导轨沿缸筒内壁向下移动,进而带动位于上侧的凹模向下移动与位于下侧的凹模相闭合,从而固定住软管,然后通过切割规整机构将软管露出模腔的余料部分切除,余料部分被切除后,控制机构控制导轨沿缸筒内壁向上移动,进而带动位于上侧的凹模向上移动以打开模腔,因此,本专利技术实现了自动开闭模腔。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软管管口切割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腔体开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软管管口切割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摇杆与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驱动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变速箱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齿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8是现有技术中管口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软管管口切割装置作具体阐述。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软管管口切割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1为软管管口切割装置初始状态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软管管口切割装置100用于对软管进行切割规整形成管口,即加工出符合生产要求的软管,本专利技术中所涉及的软管为工业生产中的各种软管。本实施例中的软管为图1中整体呈近似S型的空滤进气管200,软管管口切割装置100通过对空滤进气管200进行切割规整形成符合要求的两个管口,以下结合软管管口切割装置100的具体结构阐述软管管口切割装置100对空滤进气管200进行切割规整的过程。在本实施例中,软管管口切割装置100具体包含:固定模具10、腔体开闭机构20、两个切割规整机构30、图中未显示的控制机构以及用于支撑固定的底座40,通过设置底座40,方便了软管管口切割装置100的移动或更换位置等。如图1所示,固定模具10位于两个切割规整机构30之间,用于固定住空滤进气管200,当空滤进气管200被固定模具10固定住时,两个切割规整机构30能够更方便地对空滤进气管200进行切割规整。固定模具10包含分别位于空滤进气管200两侧的两个凹模,以图1方向来看,固定模具10包含位于空滤进气管200上侧和下侧的两个凹模,即上凹模11和下凹模12,上凹模11与下凹模12由上至下相对应设置,下凹模12通过支撑板13被固定在底座40上,且与底座40相间隔一定高度H。上凹模11在朝向下凹模12的底侧面上的两个对角位置分别设有一个定位销,即上凹模11上共设有两个定位销,在图1中,两个定位销被上凹模11所遮盖。下凹模12在朝向上凹模11的顶侧面上与两个定位销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两个定位槽12a,该定位槽12a的尺寸与定位销的尺寸相匹配,使得两个定位销能够相应地插入一个定位槽12a中,通过两个定位销和两个定位槽12a,使得上凹模11与下凹模12能够更加精确地对准闭合。上凹模11和下凹模12都具有能够与空滤进气管200的管外壁相贴合的腔槽,这样,上凹模11和下凹模12相闭合时所形成的模腔与空滤进气管200的形状相对应,从而固定住空滤进气管200,如图3中被固定模具10所遮盖的模腔用于固定空滤进气管200。而且,由上凹模11和下凹模12相闭合形成的模腔具有与空滤进气管200的两个管口分别相对应的两个腔体开口14,即在图3中,S型空滤进气管200左侧的一个腔体开口14和右侧的一个腔体开口14。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腔体开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腔体开闭机构20用于开闭模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软管管口切割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管管口切割装置,用于对软管进行切割规整形成管口,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模具,用于固定所述软管,包含分别位于所述软管两侧的两个凹模,该两个凹模相闭合所形成的模腔与所述软管的形状相对应,且该模腔具有与所述软管的管口分别相对应的腔体开口;至少一个切割规整机构,分别用于对所述软管露出所述模腔的余料部分进行切除;腔体开闭机构,用于开闭所述模腔,包含:与两个所述凹模中位于上侧的所述凹模相固定连接的气缸、用于定位所述气缸的固定板、及与所述气缸相连接的供气装置;以及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腔体开闭机构开闭所述模腔,其中,所述气缸包含: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的缸筒、及贴合所述缸筒的内壁来回移动的导轨,该导轨伸出所述缸筒的一端与位于上侧的所述凹模相固定连接以带动该凹模来回移动,当所述软管被放入位于下侧的所述凹模内时,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供气装置向所述缸筒充气使得所述导轨带动位于上侧的所述凹模向下移动进而闭合两个所述凹模,当所述余料部分被切除后,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导轨带动位于上侧的所述凹模向下移动进而打开所述模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管管口切割装置,用于对软管进行切割规整形成管口,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模具,用于固定所述软管,包含分别位于所述软管两侧的两个凹模,该两个凹模相闭合所形成的模腔与所述软管的形状相对应,且该模腔具有与所述软管的管口分别相对应的腔体开口;至少一个切割规整机构,分别用于对所述软管露出所述模腔的余料部分进行切除;腔体开闭机构,用于开闭所述模腔,包含:与两个所述凹模中位于上侧的所述凹模相固定连接的气缸、用于定位所述气缸的固定板、及与所述气缸相连接的供气装置;以及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腔体开闭机构开闭所述模腔,其中,所述气缸包含: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的缸筒、及贴合所述缸筒的内壁来回移动的导轨,该导轨伸出所述缸筒的一端与位于上侧的所述凹模相固定连接以带动该凹模来回移动,当所述软管被放入位于下侧的所述凹模内时,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供气装置向所述缸筒充气使得所述导轨带动位于上侧的所述凹模向下移动进而闭合两个所述凹模,当所述余料部分被切除后,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导轨带动位于上侧的所述凹模向下移动进而打开所述模腔,两个所述凹模中的任意一个所述凹模在朝向另一个所述凹模的侧面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亮黄广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群力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