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兆文专利>正文

单侧椎体成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44564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1 1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单侧椎体成形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引导组件和填充组件,所述的填充组件设置在引导组件内,所述的填充组件包括填充头和填充导管,所述的填充导管设置在填充头下端;所述的填充导管头部具有弯曲部和导流部,所述的导流部通过弯曲部与导流管连位一体。通过设置的弯曲部和导流部能够完成单侧椎体成形手术,节省了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痛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单侧椎体成形装置
技术介绍
微创经皮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对脊柱压缩骨折患者来说是一种高效且微创的手术方式,经皮穿刺,放置工作通道,通过椎体双侧的椎弓根进入椎体,向椎体内注入医用骨水泥,填充压缩骨折复位后出现的空腔,并且骨水泥发热,人为的失活椎体内神经末梢的功用,达到即刻止痛和支撑的作用,从手术开始到骨水泥干固需要45分钟左右,术后可以正常活动、饮食等。现行的微创经皮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需要手术医师从双侧的椎弓根穿刺并注入骨水泥,尽可能使椎体的中心填充完整。手术操作是在患者清醒、局部麻醉、俯卧位、每侧仅行5mm切口的情况下实施,这样既减少患者的麻醉风险,又能随时与患者沟通是否有神经性疼痛的感受,有利于及时发现穿刺时对神经的骚扰,而这时双侧穿刺,需要患者俯卧30-80分钟,特别是多椎体操作时,有的老年患者就难于承受,烦躁不适;术前常规要患者练习俯卧位,如不能坚持40分钟以上,就需要放弃手术,否侧术中烦躁,中停手术有一定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一种单侧椎体成形装置,解决手术用时长,操作不便的问题。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侧椎体成形装置,包括引导组件和填充组件,所述的填充组件设置在引导组件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组件包括填充头和填充导管,所述的填充导管设置在填充头下端;所述的填充导管头部具有弯曲部和导流部,所述的导流部通过弯曲部与导流管连位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兆文段洪普有登
申请(专利权)人:周兆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