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标裁标装置,包括进标组件、裁标组件和进标模,在标纸的输送方向上,进标组件、裁标组件和进标模依次设置,进标组件包括主导向辊轮组件,主导向辊轮组件包括主导向辊轮和设置于主导向辊轮的主体部位的橡胶圈,裁标组件包括固定板、活动板和切割件,活动板位于固定板和进标模之间,活动板与固定板活动连接并可相对固定板做直线往复运动,固定板上设有输送通道Ⅰ,活动板设有装配孔,切割件固定安装在装配孔内,装配孔通过切割件分隔成两个输送通道Ⅱ,进标模上设有进标通道,进标通道朝向活动板的一端为导向进口,导向进口的宽度大于活动板的最大直线位移量,一个输送通道Ⅰ依次通过两个输送通道Ⅱ轮流连通两个进标通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包装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供标裁标装置。
技术介绍
公开号为CN10426013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装饰条进给装置及进给方法,该装饰条进给装置上的进标组件是由一对导向辊轮和两对导向板组成,每对导向板由两个导向板组成,成对的两个导向板相对设置,其中一对导向板形成有输入通道,另一对导向板形成有输出通道,一对导向辊轮设于输入通道和输出通道之间,装饰条从输入通道输入、穿过成对的两个导向辊轮之间的间隙、再从输出通道输出,导向辊轮的端部固定有齿轮且齿轮套装在导向辊轮的外壁上,每对导向辊轮中其中一个导向辊轮上的齿轮和另一个导向辊轮上的齿轮外啮合,实现成对的两个导向辊轮的同步反向转动,进而使得装饰条从输入通道朝着输出通道移动,形成输入通道的一对导向板具有输送机构输入口,形成输出通道的一对导向板具有输送机构输出口,形成输入通道的导向板上远离导向辊轮的端部向外弯折形成弯折部,两个弯折部呈V形设置使得输送机构输入口呈V形,以便于装饰条输入。该装饰条进给装置上的裁剪机构是由静刀、动刀、刀片组件和直线气缸组成,静刀和直线气缸固定于机架,动刀连接于直线气缸,刀片组件固定于动刀,刀片组件和静刀活动连接,静刀设有裁剪机构输入口,动刀设有裁剪机构输出口,刀片组件位于裁剪机构输入口和裁剪机构输出口之间,每个输送机构输出口对应一个裁剪机构输入口,每个裁剪机构输入口对应一个刀片组件,每个刀片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刀刃,所述刀刃沿着动刀的移动方向设置,每个刀片组件中的全部刀刃剪切同一个裁剪机构输入口输入的装饰条,每个刀刃对应一个裁剪机构输出口,动刀与存储器固定连接,存储器的数量等于裁剪机构输出口的数量,存储器具有存储器输入口和存储器输出口,一个存储器输入口的位置和一个裁剪机构输出口的位置对应。上述装饰条进给装置在进给标纸时先通过进标组件输送标纸至裁剪机构,经裁剪机构输入口、存储器输入口进入存储器,然后裁剪机构的动刀动作将标纸裁切,这样裁切好的一个标纸暂时储存在存储器内,待另一个标纸也进入对应的存储器内并裁切好以后,两个标纸一起由送标机构送入卷标制卷机构中进行卷标,该装饰条进给装置充分利用标纸卷标制卷的时间,再次或多次进给标纸,不需要等到卷标制卷后才进给装饰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了标纸(即装饰条)输送的要求。但是,上述装饰条进给装置中由于存储器的存在,实际工作中,在裁剪机构和卷标制卷机构之间形成一个缓存部位,一定程度上又使得裁标与进标动作之间的时间间隔较大,导致了进标周期长,增加了装饰条进给装置的进标时间,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也使得装饰条进给装置存在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制造成本高等问题。而且上述结构中,进标组件的两个导向辊轮的主体部位都是呈圆柱体的,其表面的平整度因加工工艺的不一致而导致两个导向辊轮的夹持部位是不平行或者是不平整的,这就无法保证标纸从两个导向辊轮之间通过时受力是均衡的,那么在进标过程中就容易损伤标纸,而且,当标纸在输送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不平整或产生褶皱,并且该不平整的标纸从两个导向辊轮之间经过时,两个导向辊轮会对标纸形成挤压,容易导标纸的褶皱部位被压出折痕,而折痕的产生会导致进标速度缓慢,因为有折痕时必须停机检修,这就降低了工作效率。另外,上述结构中,进标组件的各个部件之间尤其是导向板之间都是离散部件,是通过分离部件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结构,存在空间布局上紧凑性低、安装调试操作繁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的供标裁标装置。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一种供标裁标装置,包括进标组件、裁标组件和进标模,在标纸的输送方向上,进标组件、裁标组件和进标模依次设置,进标组件包括主导向辊轮组件、副导向辊轮组件以及导向组件,主导向辊轮组件包括主导向辊轮和橡胶圈I,橡胶圈I等间距设置于主导向辊轮的主体部位,副导向辊轮组件包括副导向辊轮,副导向辊轮的主体部位为圆柱体结构,副导向辊轮的主体部位正对主导向辊轮的主体部位,橡胶圈I与副导向辊轮的主体部位的表面接触,导向组件设有两个导向通道,导向通道分布在橡胶圈I与副导向辊轮连接处的两侧,主导向辊轮的一端为动力输入端,主导向辊轮的另一端与副导向辊轮通过齿轮啮合连接。该供标裁标装置中,通过在进标组件上的主导向辊轮的主体部位设置呈等间距排列的橡胶圈I,相邻橡胶圈I之间形成空旷的区域,橡胶圈I与呈圆柱体状的副导向辊轮的表面接触,主导向辊轮组件与副导向辊轮组件通过齿轮啮合实现传动连接,相对传统的两个导向辊轮表面均为光滑面的结构而言,在向裁标组件进标过程中,一方面,当主导向辊轮的动力输入端输入动力以后,该动力通过齿轮传递给副导向辊轮使得主导向辊轮和副导向辊轮同步反向转动,当标纸从主导向辊轮与副导向辊轮之间通过时,主导向辊轮的橡胶圈I在标纸的一侧将标纸推向副导向辊轮所在位置,标纸的一侧受到橡胶圈I的挤压作用、另一侧受到副导向辊轮的支撑作用,同时,由于主导向辊轮、副导向辊轮同步反向转动,使得标纸两侧分别受到来自橡胶圈1、副导向辊轮的摩擦力,该摩擦力作为标纸前行的作用力,使标纸可以更好的向前传输;另一方面,由于橡胶圈I的设置,主导向辊轮和副导向辊轮在相邻两个橡胶圈I之间就形成一定的空隙,当不平整或有褶皱的标纸从主导向辊轮和副导向辊轮之间经过时,该空隙提供了一个容纳标纸不平整部位或褶皱部位的空间,可以避免标纸在该部位产生折痕从而影响美观;导向通道用于引导标纸从主导向辊轮和副导向辊轮之间通过,在此过程中标纸的两侧部位分别位于各个导向通道内,导向通道限制了标纸的边缘部位,进而避免标纸边缘摆动,同时给予标纸必要的支撑力,可以减小标纸产生褶皱的几率,进而减小停机检修的几率,可以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对裁标组件进行改进:该裁标组件包括固定板、活动板和切割件,活动板位于固定板和进标模之间,活动板与固定板活动连接并可相对固定板做直线往复运动,固定板上设有输送通道I,输送通道I朝向进标组件的一端为输入口 1、朝向活动板的一端为输出口 I,输入口 I与导向通道连通,固定板朝向活动板的一侧在输出口I所在部位设有呈平面结构的剪切面I,活动板设有装配孔,切割件固定安装在装配孔内,装配孔通过切割件分隔成两个输送通道II,在输送方向上输送通道II整体上呈宽度逐渐缩小的结构,输送通道II朝向固定板的一端为输入口 I1、另一端为输出口 II,输入口 II的宽度大于输出口 II的宽度,切割件朝向固定板的一侧设有切割头,切割头朝向固定板的一侧设有呈平面结构的剪切面II,剪切面II与剪切面I接触,切割头在剪切面II的对称部位上分别设有刀刃,切割头的运动区域与固定板在输送通道I的输出口 I处的输送区域部分重合,进标模上设有进标通道,进标通道的宽度在输送方向上逐渐缩小,进标通道朝向活动板的一端为导向进口,导向进口的宽度大于活动板的最大直线位移量,一个输送通道I依次通过两个输送通道II轮流连通两个进标通道。通过将裁标组件的切割头设置成双刃结构,将两个输送通道II的输入口 II的宽度设置成大于输出口 II的宽度,将两个进标通道的导向进口的宽度设置成大于活动板的最大直线位移量,在初始状态下,固定板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供标裁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标组件、裁标组件和进标模(1),在标纸的输送方向上,进标组件、裁标组件和进标模依次设置,进标组件包括主导向辊轮组件、副导向辊轮组件以及导向组件,主导向辊轮组件包括主导向辊轮(24)和橡胶圈Ⅰ(2421),橡胶圈Ⅰ(2421)等间距设置于主导向辊轮(24)的主体部位,副导向辊轮组件包括副导向辊轮(25),副导向辊轮(25)的主体部位为圆柱体结构,副导向辊轮(25)的主体部位正对主导向辊轮(24)的主体部位,橡胶圈Ⅰ(2421)与副导向辊轮(25)的主体部位的表面接触,导向组件设有两个导向通道(2621),导向通道(2621)分布在橡胶圈Ⅰ与副导向辊轮连接处的两侧,主导向辊轮的一端为动力输入端,主导向辊轮的另一端与副导向辊轮通过齿轮啮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中伟,樊杰飞,孙志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中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