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的驾驶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37234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1 0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程机械的驾驶室(43),配置在工程机械的上框架上,具备一对后部支柱(21、22)和设于它们之间的后部板(28)。后部板(28)具有外板和内板(30),内板(30)具有:沿上下方向排列的多个板部(31、32)、以及在从所述后部板(28)的左右方向的中心偏离的位置上将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板部的局部连接的连接部(33)。连接部(33)构成强度相对地低于板部(31、32)的低强度部分,以包含在受到从上框架的宽度方向的外侧经由外侧的后部支柱(21)施加到后部板(28)上的横向负荷(F)时使后部板(28)折弯的折弯点。据此,对横向负荷有较好的驾驶员保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挖掘机等工程机械的驾驶室
技术介绍
在具备下部行走体以及可回转地搭载于该下部行走体上的上部回转体的工程机械中,在构成所述上部回转体的上框架上搭载驾驶室作为其操作室。该工程机械中,在该工程机械翻倒时确保所述驾驶室内驾驶员的安全是重要的课题。具体而言,在该工程机械翻倒时,会有来自外侧的横向负荷作用于所述驾驶室,该横向负荷会使驾驶室变形,要求在发生该变形时仍能确保驾驶室内有供驾驶员容身的空间,尤其要求确保驾驶员所处位置后部的空间。作为对应这种要求的装置,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7-69807(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工程机械的驾驶室,具备立设于该驾驶室后部的左右一对后部支柱、以及配设在一对后部支柱彼此间的后部板,并且使该后部板具备高刚性。具体而言,该后部板具有由多块板材相互接合形成的多层结构,并且所述多块板材中至少有一块具有加固肋。然而,这种厚重的后部板不仅因材料费及加工费高企导致成本上升,而且因该后部板被赋予高刚性,即不易变形,反而会增大作用于后部支柱的负荷而可能导致破损。因此,上述现有技术总的来说很难显著提高对驾驶员的保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所述工程机械具备下部行走体以及回转自如地搭载在所述下部行走体上且包含上框架的上部回转体,所述驾驶室配置在所述工程机械的所述上框架上,所述驾驶室的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后部支柱,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立设于所述驾驶室的后部;以及后部板,设置于所述一对后部支柱之间,其中,所述后部板包括外板以及在所述外板的内侧位置与该外板接合的内板,所述内板具有:多个板部,沿上下方向排列配置且分别沿左右方向延伸;以及连接部,在从所述后部板的左右方向的中心向所述上框架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偏离的位置上将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板部局部地连接,所述连接部构成对横向负荷的强度相对地低于所述板部的低强度部分,所述连...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下明山本启二尾崎正和
申请(专利权)人:神钢建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