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绿发光二极管芯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33964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1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蓝绿发光二极管芯片,包括p区、n区及有源区,有源区设置在p区与n区之间,在p区的导电层上设置p电极;n区外延结构采用由n型接触层与电流阻挡层交替构成的多级复合接触层,在多级复合接触层上设置多个接触面的n电极。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高电流扩展效果,进而提高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光二极管
,尤其是指一种蓝绿发光二极管芯片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由于其低功耗、尺寸小和可靠性高而作为主要的光源得到迅猛的发展。特别近十年来发光二极管的利用领域正在迅速的扩展。提高亮度和降低发光二极管的成本成为LED领域发展的目标。现有技术中,蓝绿发光二极管芯片包括P区、η区及有源区,有源区设置在P区与η区之间,在P区的导电层上设置P电极。η区包括在衬底上设置非故意掺杂层,在非故意掺杂层上设置η型导电层,该η型导电层上设置有源区。在传统的制作蓝绿发光二极管芯片技术,ICP蚀刻至η型导电层,在η型导电层上蒸镀金属制做η型电极。即采用单层η型导电层与η电极接触,且η电极与η型导电层之间为平面接触,而没有采用阶梯式的多接触面的接触方式。其缺陷在于: 一,单层η型导电层与η电极接触,使得η型导电层的厚度较厚,延长外延生产时间,降低生产效率。二,单层η型导电层与η电极接触,无法通过外延材料或掺杂的变化而与η电极的欧姆接触渐变式变化,使得电流扩展效果较差,二极管的发光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蓝绿发光二极管芯片,以提高电流扩展效果,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蓝绿发光二极管芯片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蓝绿发光二极管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p区、n区及有源区,有源区设置在p区与n区之间,在p区的导电层上设置p电极;n区外延结构采用由n型接触层与电流阻挡层交替构成的多级复合接触层,在多级复合接触层上设置多个接触面的n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伟陈凯轩张永姜伟卓祥景方天足陈亮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乾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