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取药分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3221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取药分药装置,包括电机、机架和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取药分药装置还包括两对轮鼓组;所述电机的输出接传动机构的输入,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分别接所述两对两轮鼓组的输入轴;所述两对轮鼓组相互平行排列;所述传动机构、两对轮鼓组分别通过各自的轴支承于所述的机架上。这种取药分药装置,能彻底改变中药房的落后面貌,实现自动取药、自动分药,为中药走向世界创造条件。(*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取药和分药的机械装置,尤其是用于中药房中的自动取药和分药装置。传统中药房的管理庞大而杂乱,中药房按医生处方在药柜几百个药格中一味一味地寻找、称量,然后根据经验分成几份给病人煎服。药剂师抓药,不但耗时费力、容易出错,而且每剂的重量也不准确。病人携带、服用都极不方便。为此,本技术申请的设计人对中药房自动取药分药技术进行了研究,拟将每味药制成单味浓缩颗粒分袋包装,然后,根据处方将各味分袋包装的中药分离、抓取、搭配,总包装并贴标签。目前,国内尚无类似设备。日本有一种包药机,只能包片剂和胶囊,且一台机器只能同时分包十八个品种,而常用中药至少有五百多种,因而这种包药机无法解决中药房的取药分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取药分药装置,以彻底改变中药房的落后面貌,实现自动取药、自动分药,为中药走向世界创造条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取药分药装置,包括电机、机架和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取药分药装置还包括两对轮鼓组;所述电机的输出接传动机构的输入,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分别接所述两对两轮鼓组的输入轴;所述两对轮鼓组相互平行排列;所述传动机构、两对轮鼓组分别通过各自的轴支承于所述的机架上。使用本技术装置时,应将每味药制成单味浓缩颗粒分袋包装,并应将多袋同味药连成一条,两袋之间以虚缝相连,各味药按照一定的规律摆放。本技术装置中传动机构的结构应保证每对轮鼓的两个轮鼓相向转动,两对轮鼓的对应轮鼓转向相同,但两对轮鼓的转速不同,一对快,另一对慢。两对轮鼓的间距应与一袋药等长。当所述条状中药对准转速较慢的一对轮鼓间的间隙时,药袋的两边被夹在轮鼓间取出并被送入转速较快的一对轮鼓间,由于后一对轮鼓较前一对轮鼓转速快,药袋受到拉力,从虚缝处断开,实现了药袋的分离。在实际实施时,本技术装置可有两种配备方式,一种是各味药仅配备一台本技术装置,另为本技术装置配备移动机构及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输入的处方命令移动机构将本装置移动到各味所需的药处,由本技术装置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分别取出并分离所需品种和数量的药,并由输送带送到适当处组合、打包、贴标签。本技术装置的另一种配备方式是每味药配一台本技术装置,同时为各台本技术装置配备一套总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输入的处方命令对应的本技术装置按要求的品种和数量取出并分离所需的药,再由输送带送到适当处组合、打包、贴标签。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条状连体药袋示意图;图2、图3和图4分别为本技术取药分药装置第1实施例的主视图、右视图和俯视图;图5为使用本技术第1实施例装置取药分药示意图;图6为药袋被拉断示意图;图7、图8和图9分别为本技术取药分药装置第2实施例的主视图、右视图和俯视图。使用本技术装置时,应将每味药制成单味浓缩颗粒分袋包装,并应将多袋同味药连成一条,两袋之间以虚缝相连,如图1所示。图1中19表示药袋,20表示药袋间的虚缝,21表示药袋的边。本技术装置中两对轮鼓的间距应与图1中一袋药的长度L相等。第1实施例如图2、图3和图4所示的本技术取药分药装置第1实施例,包括电机1、机架2和传动机构3,还包括轮鼓组4和轮鼓组5;电机1的输出接传动机构3的输入,传动机构3的输出分别接轮鼓组4和轮鼓组5的输入轴;轮鼓组4与轮鼓组5平行排列;传动机构3、轮鼓组4和轮鼓组5分别通过各自的轴支承于所述的机架2上。本实施例中,传动机构3包括齿轮6、齿轮7、齿轮8、齿轮9、齿轮10、齿轮11和齿轮12;齿轮6安装在电机1的输出轴上,齿轮7和齿轮8分别安装在轮鼓组5的两根轴上,齿轮9安装在与齿轮8的同一轴上,齿轮11和齿轮12分别安装在轮鼓组4的两根轴上。齿轮6与齿轮7相啮合,齿轮7与齿轮8相啮合,齿轮9与齿轮10相啮合,齿轮10与齿轮11相啮合,齿轮11与齿轮12相啮合。本实施例中,齿轮9的直径比齿轮8的直径大。这种尺寸设计,使得轮鼓组5的转速比轮鼓组4的转速大,以便实现分离(即拉断)药袋的功能。本实施例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根据附设的控制部分的指令,电机1启动,带动齿轮6转动,齿轮6带动齿轮7转动,齿轮7带动轮鼓组4左侧的轮鼓转动,同时,齿轮7带动齿轮8相向转动,齿轮8带动轮鼓组4右侧的轮鼓及该轮鼓轴上的齿轮9转动,齿轮9通过齿轮10带动齿轮11及与齿轮11同轴的轮鼓组5右侧的轮鼓转动,同时,齿轮11带动齿轮12及与齿轮12同轴的轮鼓组5左侧的轮鼓转动。本实施例装置可用于前述各味药配备一台取、分药装置的场合,如图5所示,本技术装置22套在水平导轨23上,水平导轨23的两端通过滑块24套在竖直导轨25上,26表示药盒,在控制系统和其它辅助机构的作用下,本技术取分药装置22可沿导轨23及导轨25到达两导轨所在平面范围的任意处,从指定的药盒26中取出并分离相应的药袋。图6为药袋被拉断示意图,图中4为慢速轮鼓组,5为快速轮鼓组,药袋19先进入慢速轮鼓组4后,其两边21(见图1)受轮鼓组对压而被送向快速轮鼓组5中,由于两组轮鼓组转速不同,药袋19受拉力而被拉断,这样就实现了分药取药。第2实施例图7、图8和图9分别为本技术取药分药装置第2实施例的主视图、右视图和俯视图。本实施例的基本构造与第1实施例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传动机构3包括齿轮13、齿轮14、齿轮15、齿轮16、齿轮17和齿轮18;所述的齿轮13安装在所述电机1的输出轴上并与所述轮鼓组5的一根轮鼓轴同轴,所述齿轮16安装在所述轮鼓组5的另一根轮鼓轴上,所述齿轮15及齿轮17与所述轮鼓组4的一根轮鼓轴同轴,所述齿轮18安装在所述轮鼓组4的另一根轮鼓轴上。本实施例中,齿轮13与齿轮14及齿轮16相啮合,齿轮14与齿轮15相啮合,齿轮17与齿轮18相对应。本实施例中齿轮15的直径比齿轮17的直径大。这样也使得轮鼓组5的转速比轮鼓组4的转速大,以便实现分离(即拉断)药袋的功能。本实施例中,在轮鼓组4的两侧边设有电磁阀27。本实施例装置的工作过程与第1实施例相近,这里不再重复。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齿轮17与齿轮18并非始终相互啮合,而是在常态时两者保持适当距离,在控制系统的指挥下,电磁阀27吸合时,两者靠拢(轮鼓组4的两个轮鼓也相应靠拢)啮合并通过轮鼓组4将药袋取出分离,电磁阀27松开时,轮鼓组4的两个轮鼓互相分离,停止取药。本实施例装置适合前述每味药配一台取分药装置的场合,各台装置由一台电机驱动,每台装置配一对电磁阀,控制系统根据处方指挥对应的电磁阀动作,从而将药按所需品种和数量取出并分离,由输送带送到适当处打包、贴标签。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取药分药装置,包括电机(1)、机架(2)和传动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取药分药装置还包括轮鼓组(4)和轮鼓组(5);所述电机(1)的输出接传动机构(3)的输入,所述传动机构(3)的输出分别接轮鼓组(4)和轮鼓组(5)的输入轴;所述轮鼓组(4)与轮鼓组(5)平行排列;所述传动机构(3)、轮鼓组(4)和轮鼓组(5)分别通过各自的轴支承于所述的机架(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取药分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3)包括齿轮(6)、齿轮(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取药分药装置,包括电机(1)、机架(2)和传动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取药分药装置还包括轮鼓组(4)和轮鼓组(5);所述电机(1)的输出接传动机构(3)的输入,所述传动机构(3)的输出分别接轮鼓组(4)和轮鼓组(5)的输入轴;所述轮鼓组(4)与轮鼓组(5)平行排列;所述传动机构(3)、轮鼓组(4)和轮鼓组(5)分别通过各自的轴支承于所述的机架(2)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新先吴平龙黄金龙刘应平徐文周东斌王路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三九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