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轨电车拖车车体运输工装的架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26618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15:17
一种有轨电车拖车车体运输工装的架体结构,包括支架座和拖动小车,支架座设在拖动小车上,在支架座上设有支撑体,支架座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首尾相接形成一个方形框体,支架座内设有两个以上的与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相连接的第一加强板,在第一加强板与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的连接处靠近拖动小车的面上设有第二加强板。第一加强板加强了支架座的结构强度,同时第二加强板加强了第一加强板与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的连接处的结构强度,使得支架座的整体结构更加牢固可靠。同时结构简单,也方便制作加工,制作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有轨电车车体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有轨电车拖车车体运输工装的架体结构
技术介绍
有轨电车是采用电力驱动并在轨道上行驶的轻型轨道交通车辆,目前的有轨电车车体的底部是中间低两端高的结构,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出现针对轨电车车体的底部结构而设计的运输结构,这样在对有轨电车车体进行维修、组装等操作时,一般都采用临时制作的临时工装夹具,工装夹具的结构强度普遍不高,使用时间较短,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结构牢固可靠的有轨电车拖车车体运输工装的架体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支架座和拖动小车,支架座设在拖动小车上,在支架座上设有支撑体,支架座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首尾相接形成一个方形框体,支架座内设有两个以上的与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相连接的第一加强板,在第一加强板与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的连接处靠近拖动小车的面上设有第二加强板。第一加强板加强了支架座的结构强度,同时第二加强板加强了第一加强板与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的连接处的结构强度,使得支架座的整体结构更加牢固可靠。同时结构简单,也方便制作加工,制作成本低。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方形框体内均匀设有三个第一加强板,在支架座内均匀设有三个第一加强板,在处于中间位置处的第一加强板下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与拖动小车连接,增加了该支架座的拓展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加强板与第一侧板的连接处呈T字型,所述第一加强板与第三侧板的连接处呈T字型,在第一加强板与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卡置部,第一卡置部为设有三个开口的T字型结构,在第一卡置部上设有呈T字型的第一卡置槽,第一卡置部通过第一卡置槽分别和第一加强板与第一侧板的连接处以及第一加强板与第三侧板的连接处配合连接。第一卡置部可以对第一加强板与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的连接处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的相接处设有第二卡置部,第二卡置部为设有两个开口的L字型结构,在第二卡置部上设有呈L字型的第二卡置槽,第二卡置部通过第二卡置槽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的相接处配合连接。第二卡置部可以对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的相接处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支架座体的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上设有挂环。操作者可以通过挂环方便的去移动支架座。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结构牢固可靠。【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置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支架座1和拖动小车,支架座1设在拖动小车上,在支架座1上设有支撑体2,支架座1包括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第三侧板5和第四侧板6,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第三侧板5和第四侧板6首尾相接形成一个方形框体,在支架座1内均匀设有三个与第一侧板3和第三侧板5相连接的第一加强板7,在处于中间位置处的第一加强板7下设有连接板8,连接板8与拖动小车连接,在第一加强板7与第一侧板3和第三侧板5的连接处靠近拖动小车的面上设有第二加强板9,所述第一加强板7与第一侧板3的连接处呈T字型,所述第一加强板7与第三侧板5的连接处呈T字型,在第一加强板7与第一侧板3和第三侧板5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卡置部10,第一卡置部10为设有三个开口的T字型结构,在第一卡置部10上设有呈T字型的第一卡置槽11,第一卡置部10通过第一卡置槽11分别和第一加强板7与第一侧板3的连接处以及第一加强板7与第三侧板5的连接处配合连接,在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第三侧板5和第四侧板6的相接处设有第二卡置部12,第二卡置部12为设有两个开口的L字型结构,在第二卡置部12上设有呈L字型的第二卡置槽13,第二卡置部12通过第二卡置槽13与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第三侧板5和第四侧板6的相接处配合连接,在支架座1体的第一侧板3和第三侧板5上设有挂环14。第一加强板7加强了支架座1的结构强度,同时第二加强板9加强了第一加强板7与第一侧板3和第三侧板5的连接处的结构强度,使得支架座1的整体结构更加牢固可靠。同时结构简单,也方便制作加工,制作成本低。第一^^置部10可以对第一加强板7与第一侧板3和第三侧板5的连接处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第二卡置部12可以对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第三侧板5和第四侧板6的相接处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操作者可以通过挂环14方便的去移动支架座1。【主权项】1.一种有轨电车拖车车体运输工装的架体结构,包括支架座和拖动小车,支架座设在拖动小车上,在支架座上设有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支架座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首尾相接形成一个方形框体,支架座内设有两个以上的与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相连接的第一加强板,在第一加强板与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的连接处靠近拖动小车的面上设有第二加强板。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电车拖车车体运输工装的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支架座内均匀设有三个第一加强板,在处于中间位置处的第一加强板下设有连接板。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电车拖车车体运输工装的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与第一侧板的连接处呈T字型,所述第一加强板与第三侧板的连接处呈T字型,在第一加强板与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卡置部,第一卡置部为设有三个开口的T字型结构,在第一卡置部上设有呈T字型的第一卡置槽,第一卡置部通过第一卡置槽分别和第一加强板与第一侧板的连接处以及第一加强板与第三侧板的连接处配合连接。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电车拖车车体运输工装的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的相接处设有第二卡置部,第二卡置部为设有两个开口的L字型结构,在第二卡置部上设有呈L字型的第二卡置槽,第二卡置部通过第二卡置槽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的相接处配合连接。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电车拖车车体运输工装的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支架座体的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上设有挂环。【专利摘要】一种有轨电车拖车车体运输工装的架体结构,包括支架座和拖动小车,支架座设在拖动小车上,在支架座上设有支撑体,支架座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首尾相接形成一个方形框体,支架座内设有两个以上的与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相连接的第一加强板,在第一加强板与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的连接处靠近拖动小车的面上设有第二加强板。第一加强板加强了支架座的结构强度,同时第二加强板加强了第一加强板与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的连接处的结构强度,使得支架座的整体结构更加牢固可靠。同时结构简单,也方便制作加工,制作成本低。【IPC分类】B65G35/00, B65D61/00, B65D85/68【公开号】CN205010723【申请号】CN201520634995【专利技术人】杨浩正, 张艳斌 【申请人】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2月3日【申请日】2015年8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轨电车拖车车体运输工装的架体结构,包括支架座和拖动小车,支架座设在拖动小车上,在支架座上设有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支架座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首尾相接形成一个方形框体,支架座内设有两个以上的与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相连接的第一加强板,在第一加强板与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的连接处靠近拖动小车的面上设有第二加强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浩正张艳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