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拉伸-弯曲复合载荷原位纳米压痕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25864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拉伸-弯曲复合载荷原位纳米压痕测试装置,属于精密科学仪器与材料力学试验机领域。测试装置总体结构为十字分布,由拉伸加载模块、弯曲加载模块和压痕加载模块三部分组成,拉伸加载模块置于中间,弯曲加载模块和压痕加载模块分布于拉伸模块的两侧;拉伸加载模块、弯曲加载模块和压痕加载模块均由驱动组件、传动组件、执行组件、位移信号和力信号精密检测组件组成;所述拉伸加载模块、弯曲加载模块和压痕加载模块的加载力线处在同一平面。可实现对载荷/位移信号的同步采集,对伺服驱动系统的闭环控制。本装置结构小巧,可以与主流光学显微镜兼容,实现对特征尺寸在毫米级以上的宏观试件的多载荷原位测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精密科学仪器与材料力学试验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精密驱动、检 测为一体的拉伸-弯曲复合载荷原位纳米压痕测试装置。本专利技术属于小型测试仪器,能够 与显微成像设备兼容,实现对材料测试过程中的原位观测,为材料的宏观力学性能测试、微 观变形损伤机制的探究提供有效的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材料测试方法主要有拉伸、弯曲、扭转、剪切、冲击、疲劳等测试方法,利用 这些方法及其对应的理论可以测量材料的弹性模量、强度极限、疲劳极限、硬度等力学参 量。随着材料制备技术的发展,新型材料的结构尺寸越来越小(例如薄膜镀层材料),传统 的测试方法难以准确测量其力学性能,纳米压痕测试方法因运而生。1961年,Stillwell 和Tabor最早提出了用压头压入材料的弹性回复来检测材料的力学性能的方法。1992年, Oliver和Pharr改进了压痕卸载曲线的处理方法,完善了压痕理论体系,奠定了纳米压痕 技术的基础。 根据是否有显微成像设备在线实时监测所测试材料的变形损伤情况,纳米测试分 为原位纳米测试和离位纳米测试,目前大多数纳米力学研究处于离位测试阶段。A. M. Minor 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伸‑弯曲复合载荷原位纳米压痕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总体结构为十字分布,由拉伸加载模块、弯曲加载模块和压痕加载模块三部分组成;拉伸加载模块置于中间,弯曲加载模块和压痕加载模块分布于拉伸模块的两侧;拉伸加载模块、弯曲加载模块和压痕加载模块均由驱动组件、传动组件、执行组件、位移信号和力信号精密检测组件组成;所述拉伸加载模块、弯曲加载模块和压痕加载模块的加载力线处在同一平面;压痕加载模块和弯曲加载模块对称分布在拉伸加载模块两侧,压痕加载模块的压头(30)在压入时,弯曲压头(32)置于试件(31)背面与试件(31)相切,起辅助支承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宏伟李莉佳肖慧琼徐海龙杜宪成关键于洋于淼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