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暨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静电辅助的湿法纺丝装置及湿法纺丝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07528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3 2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湿法纺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电辅助的湿法纺丝装置及湿法纺丝方法。该湿法纺丝装置包括注射泵、纺丝注射器、静电发生器、旋转电机、凝固浴装置和接受转轴;其中,纺丝注射器固定在注射泵上;纺丝注射器的针头通过导线与静电发生器的正极连接,旋转电机与接受转轴连接,带动接受转轴旋转;接受转轴通过导线与静电发生器的负极连接;接受转轴的下端位于凝固浴装置液面以下;纺丝注射器的针头插入凝固浴装置液面以下。利用该装置,纺丝原液在剪切力和静电力共同作用下逐渐拉长变细,纺丝液中的溶剂逐渐扩散到凝固浴中,纺丝液逐渐固化为纤维,最后被接受转轴接收形成取向纤维膜,干燥后得到微纳米纤维膜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湿法纺丝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组织器官的损伤会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传统的器官移植则面临器官资源少、体内排斥等问题。支架材料在组织工程中起到组织构建的重要作用,细胞在体外环境下难以自发形成组织和器官,需要贴附在合适的支架上才能进行增殖扩散,以及之后的一系列细胞行为。随着组织工程研究的深入,具有特定生物学功能的组织工程支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微纳米纤维构成的支架或膜管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等特点。研究表明细胞外的微纳米空间结构限定了细胞伸展的几何形状,从而影响着细胞与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微纳米结构与天然细胞外基质的结构相近,尤其是特定取向的微纳米结构对细胞的形态与功能有着很强的诱导作用,对组织再生的意义重大。因此制备具有取向结构的微纳米纤维一直是组织工程领域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目前世界上大量的研究机构和生产单位主要使用的是基于带电射流在静电场中作用为原理的静电纺丝技术,以及熔融纺丝技术。静电纺丝是一种连续制备聚合物纳米纤维的方法。近十几年来,静电纺丝技术在理论和实验等方面均取得了不小的进展。由于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具有多孔结构和较高的比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16/CN105297153.html" title="一种静电辅助的湿法纺丝装置及湿法纺丝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静电辅助的湿法纺丝装置及湿法纺丝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静电辅助的湿法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泵、纺丝注射器、静电发生器、旋转电机、凝固浴装置和接受转轴;其中,纺丝注射器固定在注射泵上;纺丝注射器的针头通过导线与静电发生器的正极连接,旋转电机与接受转轴连接;接受转轴通过导线与静电发生器的负极连接;接受转轴的下端位于凝固浴装置液面以下;纺丝注射器的针头插入凝固浴装置液面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美唐三元杨辉谭睿哲曾戎
申请(专利权)人:暨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