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丸机用卧式锥螺旋推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0484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制丸机用卧式锥螺旋推料器,由锥螺旋式绞龙(3)与壳体(2)组成,绞龙(3)叶片直径自前向后逐渐加大呈锥形,水平方向设置在壳体(2)内,呈卧式装置在主机上部位置。壳体(2)水平方向依绞龙(3)形状制成卧式锥形,大端上方设置垂直进料斗(1),小端前部安有联接器(4),可与出条模(7)相连接。药料装入进料斗(1),被绞龙(3)推向联接器(4)出料口(d),向下经出条模(7)挤出药条,由刀辊切成药丸。防止和减少了加工过程的污染,操作方便、安全。(*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中药制剂加工机械,具体地说属于制丸机下料装置。现有中药制丸机的下料装置,基本上有两种结构形式制3~12mm小药丸多采用立式推料器(14),制12mm以上大药丸采用卧式推料器(16)。小药丸制丸机将电机(12)减速机(13)垂直设置在制丸机顶部,立式推料器(14)安装在减速机(13)正下方。减速机(13)输出轴与立式推料器(14)的中心轴连接,立式推料器(14)壳体内设立式锥绞龙,药料经过料斗进入立式推料器(14),然后由绞龙推至出条模出来形成药条,由导条轮(15)牵引落至成型刀辊(9)中间切成药丸(见黑龙江制药机械厂生产的ZW-80A中药自动制丸机)。这种推料器下料快,推力大,加工效率高,适于小型药丸制作,但由于进料口在减速机(13)下方,绞龙大端叶片接近进料口,加工中润滑油及灰尘,容易对药料造成污染,同时操作人员稍不注意容易伤手,不够安全。卧式推料器(16)水平设置在制丸机一侧,由圆柱形叶片呈螺旋线形分布在绞龙上,料斗垂直设于绞龙上方,靠料斗内一对同步运动的加料压板给药料加压,促使绞龙将药料挤出制成药条,然后由引导链条将药条导入制丸辊(17)制成药丸(见天津中药机械厂生产的三辊蜜丸机)。这种形式的推料器结构复杂,推料力量较小,由于其加料压板设置在进料斗上方,也易对操作者安全形成威胁。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推料器结构形式,减少加工过程中对药料的污染,提高操作安全性。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结合制丸机整机结构形式,设计一种卧式锥螺旋推料器(6),由绞龙(3)与壳体(2)组合而成,绞龙(3)为锥螺旋形式,绞龙轴(5)上的叶片直经自前向后,由小到大逐渐加大呈锥形,水平方向设置在壳体(2)内,呈卧式装置在主机上部位置。壳体(2)为硬质材料制成的空心外壳,并带有联接器(4),壳体(2)水平方向依绞龙(3)形状制成卧式锥形,壳体(2)大端上方设置垂直进料斗(1),壳体(2)小端前部安有联接器(4),联接器(4)底部开有出料口(d),可与出条模(7)相连接,绞龙轴(5)后端伸出壳体(2)外与减速机相连接,减速机水平安装在主机的机体(10)内。工作时,电机减速机带动绞龙轴(5)转动,药料自进料斗(1)装入推料器,被锥螺旋绞龙(3)推向联接器(4)出料口(d),向下经出条模(7)挤出药条,落入制丸刀辊(9)中。因绞龙(3)叶片是由大端向小端方向推进,所以推力增大。进料斗(1)垂直设置,与水平方向的绞龙(3)之间空间较大,而且绞龙(3)大端封闭在进料斗(1)以下的壳体(2)内,不致因送料而伤手。同时减速机水平设置在机体(10)里面,不会对药料产生污染。经过上述设计、改进、试验,证明本技术具有安全、卫生、高效的特点,缩短了药条输送路线,有效地防止和减少了加工过程中对药料的污染,操作方便、安全,较好地达到了预定目标。下面对附图加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剖面图2是本技术安装位置示意图;图3是现有立式推料器安装示意图;图4是现有卧式推料器安装示意图。图中,1-进料斗,2-壳体,3-绞龙,4-联接器,5-绞龙轴,6-卧式锥螺旋推料器,7-出条摸,8-导条器,9-刀辊,10-机体,11-接丸斗,12-电机,13-减速机,14-立式推料器,15-导条轮,16-卧式推料器,17-制丸辊;d-出料口。最后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制作制丸机用卧式锥螺旋推料器,锥螺旋绞龙用不锈钢精密铸造制成大端100mm,小端50mm,锥度长150mm的锥螺旋状,小端前端有长50mm的直螺旋体,绞龙芯轴直径30mm,在大端后伸出壳体以外,绞龙轴端制有宽8mm的键槽以便与减速器联接;绞龙轴前端与联接器联接。壳体采用不锈钢精密铸造制成锥形,大端105mm,小端55mm,锥度长150mm,小端前有一段长50mm的圆柱状,外圆柱面上制成M65×1.5(长10mm)螺纹与联接器内螺孔联接。料斗用5mm不锈钢板焊接而成,上口宽120mm、长100mm,下口宽65mm、长75mm,呈倒斜四棱台形。壳体后端面开有105mm孔,用于装卸绞龙。料斗与壳体相应缺口对正焊合,然后以倒斜四棱台料斗的一侧面25mm边沿以M8×16螺钉紧固在机体上。安装时,先把绞龙小端从壳体后端面105mm孔装入,然后将壳体外绞龙轴装入减速器相应轴孔以键连接,紧固M8×16螺钉,再将联接器螺纹旋入壳体,即将该推料器组装成一整体,安装在山东医疗器械厂ZW-90制丸机的机体上部。工作时,电机减速机带动绞龙旋转,将调和好的药料均匀投入到加料斗之内,被绞龙推送到联接器,经出料口向下进入出条模,挤出光洁的药条。实际生产3mm六味地黄丸,证明该种型式推料器推力大,生产效率高,产量可达每小时15公斤,操作安全方便。同时因推料器与减速机处于同一水平位置,有机体与壳体双重阻隔,有效地避免和减少了生产加工过程中对药料的污染,改善了卫生条件,提高了药丸内在质量。权利要求1.一种制丸机用卧式锥螺旋推料器,由绞龙(3)与壳体(2)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绞龙轴(5)上的叶片直径自前向后,由小到大逐渐加大呈锥形,水平方向设置在壳体(2)内,呈卧式装置在主机上部位置。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丸机用卧式锥螺旋推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壳体(2)为硬质材料制成的空心外壳并带有联接器(4),壳体(2)水平方向依绞龙(3)形状制成卧式锥形,壳体(2)大端上方设置垂直进料斗(1),壳体(2)小端前部安有联接器(4),联接器(4)底部开有出料口(d),可与出条模(7)相连接。专利摘要制丸机用卧式锥螺旋推料器,由锥螺旋式绞龙(3)与壳体(2)组成,绞龙(3)叶片直径自前向后逐渐加大呈锥形,水平方向设置在壳体(2)内,呈卧式装置在主机上部位置。壳体(2)水平方向依绞龙(3)形状制成卧式锥形,大端上方设置垂直进料斗(1),小端前部安有联接器(4),可与出条模(7)相连接。药料装入进料斗(1),被绞龙(3)推向联接器(4)出料口(d),向下经出条模(7)挤出药条,由刀辊切成药丸。防止和减少了加工过程的污染,操作方便、安全。文档编号B65G33/26GK2296335SQ9624853公开日1998年11月4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6日专利技术者杨序湖 申请人:山东医疗器械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丸机用卧式锥螺旋推料器,由绞龙(3)与壳体(2)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绞龙轴(5)上的叶片直径自前向后,由小到大逐渐加大呈锥形,水平方向设置在壳体(2)内,呈卧式装置在主机上部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序湖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医疗器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