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制片剂用的冲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4992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压片机的,将粉粒状原料压制成片剂的冲杆,它是将冲杆的尾端制成一个圆锥面,其圆锥角的大小与出片导轨的斜度机匹配,使圆锥面与导轨面贴合,在此圆锥面与尾端顶面之间有一个过渡面,(也是圆锥面),并使该过渡面的母线与尾端顶面的夹角较小,一般小于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比现有的冲杆能承受更大的顶片力和压片力,而不发生粘着磨损和接触疲劳磨损,在同样工作条件下,可减少冲杆尺寸,降低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制片剂用的冲杆,特别是一种用于旋转式压片机的,将粉粒状原料压制成片剂的冲杆。使用时,将上、下冲杆和中模分别安装在压片机转台的孔中,转台转动时带动冲杆经过各种导轨和压轮,在导轨和压轮的作用下,冲杆上下运动,完成充填粉料,将粉料压成片剂,将片剂从中模中顶出等动作。在工作过程中,冲杆尾端与出片导轨相对滑动,当顶片力大时,就会发生粘着磨损;冲杆尾端与压轮之间基本是滚动摩擦,当压片力大时,会发生接触疲劳磨损。迄今为止,国内外压片机冲杆尾端的形状都设计成由中间的顶面(一个园形平面)和与它连接的园弧旋面构成。连接的形式一般设计成相切连接,但由于制造工艺上的不便,实际上多制成相交接的形式。有的设计本身就是交接形。这样在冲杆尾端就有一个园形棱线,棱线内是平面,棱线外是园弧旋转面。冲杆与出片导轨斜面接触的是尾端的园弧旋转面部分,理论上是点接触,在顶片力的作用下,接触点便形成为近似于椭园的接触面,在接触面上分布着压应力,其最大压应力的大小,决定于顶片力和园弧半径等因素。当最大压应力过大时,就会发生粘着磨损,使冲杆和导轨很快损坏。冲杆与压轮接触当冲杆尾端顶面未与压轮园周面接触时,是尾端的园弧旋转面部分与压轮园周面的点接触。压片时,随着接触点位置的升高,压片力也随着增大,当冲杆上升到尾端顶面与压轮园周面最高处接触时,压片力最大,这时冲杆尾端与压轮园周面之间由点接触变成了线接触。压片过程中的最大接触应力发生在点接触的最后阶段,即发生在冲杆尾端的的交接园棱与压轮园周面接触时,当最大接触应力过大时,就会发生接触疲劳磨损,使 冲杆和压轮很快损坏。最大接触应力和冲杆尾端交接园棱处的交接角β值有关,β值越大,最大接触应力越大。制造工艺上,要在保征尾端顶面直径D的同时,使园弧旋转面与顶面相切或以小交接角相接,不易掌握。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在不增大冲杆尺寸的条件下提高其承受顶片力的能力或在一定工作条件下缩小冲杆尺寸,工艺上易于稳定地实现的小交接角的压制片剂用的冲杆。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为了防止冲杆尾端与出片导轨的粘着磨损,本技术冲杆的尾端用园锥面代替现有冲杆尾端的园弧旋转面,并且其锥角大小与出片导轨的斜度相匹配,(当出片导轨斜度为α时,半锥角为90°-α)使园锥面母线与导轨面贴合,成为线接触。根据摩擦与磨损理论可知在同样条件下,线接触的最大压应力远小于点接触的最大压应力,因而不会发生粘着磨损。为了防止冲杆尾端与压轮的接触疲劳磨损,本技术冲杆是将前述与出片导轨相匹配的冲杆尾端园锥面与冲杆尾端顶面之间的过渡面也设计成园锥面,并使该园锥面母线与尾端顶面的交接角β足够小(一般不宜大于5°)。在制造时,使这园锥面与尾端顶面以小交接角相接并得到直径D为设计值的尾端顶面,在工艺上是容易实现的。从而避免了因交接角的制造误差过大而导致的接触疲劳磨损。本技术与现有冲杆相比,在尺寸大小相同时,能承受大得多的顶片力,在工作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则可以减少冲杆尺寸,降低生产成本。并可连带减小压片机的尺寸,或在压片机上安装更多的冲片模,从而提高压片机的生产能力。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参照附图压制片剂用的冲杆,它是由上部的冲杆杆身[1]、尾端中部的顶面[2](一个园形平面),与它连接的园锥面[3],以及园锥面[3]与尾端顶面[2]之间的过渡面[4]和园锥面[3]与冲杆尾端园周面之间的过渡面[5]构成。园锥面[3]锥角的大小与出片导轨的斜度相匹配,使园锥面[3]的母线与导轨面贴合,成为线接触,从而避免了粘着磨损。过渡面[4],为一园锥面,该过渡面[4]与尾端顶面[2]以小交接角相接,交接角 一般不大于5°。这在工艺上是容易实现的,这样,冲杆尾端与压轮在使用时就不易出现接触疲劳磨损。实施例有一种压片机,所用冲杆的尾端直径为44毫米,杆身直径为32毫米,在研制该压片机的换代产品时,要求减小冲杆尺寸,但经过试验发现尺寸减小后磨损严重,不能应用,采用本技术后,冲杆尾端直径缩小到30毫米,杆身直径缩小到22毫米,仍能正常工作,不发生粘着磨损和接触疲劳磨损。压片机的体积也因此缩小了一半左右,而压片机的压片产量还有所提高,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压制片剂用的冲杆,它是在冲杆的尾端中部有一个顶面,在顶面与冲杆杆身之间有一连接面,在连接面与冲杆尾端顶面之间有一过渡面,其特征在于顶面与冲杆杆身之间的连接面是一个园锥面,园锥面与冲杆尾端顶面之间的过渡面也是一个园锥面。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制片剂用的冲杆,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圆锥面[3]的锥角的大小与出片导轨的斜度相匹配,成为线接触。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压制片剂用的冲杆,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过渡面[4]与尾端顶面[2]的交接角小于5°。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压片机的,将粉粒状原料压制成片剂的冲杆,它是将冲杆的尾端制成一个圆锥面,其圆锥角的大小与出片导轨的斜度机匹配,使圆锥面与导轨面贴合,在此圆锥面与尾端顶面之间有一个过渡面,(也是圆锥面),并使该过渡面的母线与尾端顶面的夹角较小,一般小于5°。本技术比现有的冲杆能承受更大的顶片力和压片力,而不发生粘着磨损和接触疲劳磨损,在同样工作条件下,可减少冲杆尺寸,降低生产成本。文档编号B30B15/08GK2081795SQ9021411公开日1991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1990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1990年7月17日专利技术者于三江 申请人:山东医疗器械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制片剂用的冲杆,它是在冲杆的尾端中部有一个顶面,在顶面与冲杆杆身之间有一连接面,在连接面与冲杆尾端顶面之间有一过渡面,其特征在于:顶面[2]与冲杆杆身[1]之间的连接面是一个园锥面[3],园锥面[3]与冲杆尾端顶面[2]之间的过渡面[4]也是一个园锥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三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医疗器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