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结晶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06475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8 2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结晶罐利用超导液高效率的导热性和半导体制冷片无环境污染的制冷性能,通过罐内设有的加热管组给食用油加热,使油中已结晶的不规则的晶体融化;通过给搅拌管内输入压缩空气,达到搅拌食用油的效果。通过直筒体的筒壁夹层外面的制冷片将夹层中设有的超导液冷却,制冷片外侧的冷却水进管、冷却水出管的循环水将食用油热量转移;从而使食用油温度降低而结晶。由于制冷系统采用制冷片,温度可以达到自动控制;使食用油的蜡质、脂质结晶更完善;达到充分分离效果。解决了制冷剂的泄漏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同时提高了设备性能及市场占有率,增加了产品经营的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产品,广泛适用于食用油脂现场体验精炼设备的冬化脱蜡脱脂

技术介绍
:食用油脂,除了供给人体热能和必需的脂肪酸外,尚可提供食品的色、香和味,增进适口性和饱食感,递送人体需要的脂溶性物质如维生素A、D、E和K等。油脂在人体生理机能上,特别对癌症、冠状动脉疾病的预防,或促进血小板的凝集、血栓的形成以及胆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增减等均有正负面的作用。故食用油脂在加工成品油上架前,高档一级油必须通过脱胶、脱色、脱酸、脱臭、脱蜡、脱脂等工艺等有害物质给予脱除。脱蜡、脱脂工艺是通过输入食用油结晶罐后,注入冷媒进行对其进行冷却和结晶;将油中含有高熔点蜡质和高熔点固体脂从食用油中结晶后析出,再采用过滤或离心分离操作将其去除。目前,食用油脂现场体验设备不能解决食用油之中的蜡质、脂质分离的问题,只是简单压榨分离和精炼处理;食用油进行冬化处理,需要采用冷冻设备将食用油热量输出;使食用油的温度控制在5-10℃左右使食用油中的蜡质、脂质进行结晶分离。市场上目前没有适用于场体验设备配套使用的小型冷冻机,同时市场上使用冷冻设备大多数都是采用氟里昂制冷,氟里昂的泄漏严重影响世界的环境;氟利昂本身无毒,但其与空气混合到一定的浓度时,亦发生过可导致人窒息死亡或重伤的事故氟利昂113气体有香甜味。当其泄摒出现高浓度气体能伤害现场作业人员中枢神经系统,使注意力不集中、头昏、头痛、运动失调。吸入量过大和时间过长则抑制呼吸功能导致昏迷、甚至死亡。眼睛接触其气体和液体会受到较强刺激,出现疼痛、肿胀、流泪。液体溅到皮肤上会使肤肤干燥、皱裂、红肿、发炎等危害。同时氟利昂还可破坏大气层中的臭氧,使之分解,导致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得不到过滤与减弱,对人体及环境产生巨大的伤害。节能环保结晶罐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产品,广泛适用于食用油脂现场体验精炼设备的冬化脱蜡脱脂

技术介绍
:食用油脂,除了供给人体热能和必需的脂肪酸外,尚可提供食品的色、香和味,增进适口性和饱食感,递送人体需要的脂溶性物质如维生素A、D、E和K等。油脂在人体生理机能上,特别对癌症、冠状动脉疾病的预防,或促进血小板的凝集、血栓的形成以及胆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增减等均有正负面的作用。故食用油脂在加工成品油上架前,高档一级油必须通过脱胶、脱色、脱酸、脱臭、脱蜡、脱脂等工艺等有害物质给予脱除。脱蜡、脱脂工艺是通过输入食用油结晶罐后,注入冷媒进行对其进行冷却和结晶;将油中含有高熔点蜡质和高熔点固体脂从食用油中结晶后析出,再采用过滤或离心分离操作将其去除。目前,食用油脂现场体验设备不能解决食用油之中的蜡质、脂质分离的问题,只是简单压榨分离和精炼处理;食用油进行冬化处理,需要采用冷冻设备将食用油热量输出;使食用油的温度控制在5-10℃左右使食用油中的蜡质、脂质进行结晶分离。市场上目前没有适用于场体验设备配套使用的小型冷冻机,同时市场上使用冷冻设备大多数都是采用氟里昂制冷,氟里昂的泄漏严重影响世界的环境;氟利昂本身无毒,但其与空气混合到一定的浓度时,亦发生过可导致人窒息死亡或重伤的事故氟利昂113气体有香甜味。当其泄摒出现高浓度气体能伤害现场作业人员中枢神经系统,使注意力不集中、头昏、头痛、运动失调。吸入量过大和时间过长则抑制呼吸功能导致昏迷、甚至死亡。眼睛接触其气体和液体会受到较强刺激,出现疼痛、肿胀、流泪。液体溅到皮肤上会使肤肤干燥、皱裂、红肿、发炎等危害。同时氟利昂还可破坏大气层中的臭氧,使之分解,导致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得不到过滤与减弱,对人体及环境产生巨大的伤害。《蒙特利尔议定书》的规定,我国在2010年1月1日全面禁用氟利昂类物质。国家环保部部长周生贤透露,到目前为止,共淘汰了消耗臭氧层物质约10万吨的生产量和11万吨的消费量,占所有发展中国家的50%;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禁止使用可延续到2020年。
技术实现思路
:本项目所涉及的产品,针对食用油脂现场体验设备不能解决食用油之中的蜡质、脂质分离的问题,只是简单压榨分离和精炼处理;食用油进行冬化处理,需要采用冷冻设备将食用油热量输出;使食用油的温度控制在5-10℃左右使食用油中的蜡质、脂质进行结晶分离。市场上目前没有适用于场体验设备配套使用的小型冷冻机,同时市场上使用冷冻设备大多数都是采用氟里昂制冷;氟利昂泄漏可导致人窒息死亡或重伤的事故,当其泄摒出现高浓度气体能伤害现场作业人员中枢神经系统,使注意力不集中、头昏、头痛、运动失调。吸入量过大和时间过长则抑制呼吸功能导致昏迷、甚至死亡。眼睛接触其气体和液体会受到较强刺激,出现疼痛、肿胀、流泪。液体溅到皮肤上会使肤肤干燥、皱裂、红肿、发炎等危害。同时氟利昂还可破坏大气层中的臭氧,导致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得不到过滤与减弱,对人体及环境产生巨大的伤害。《蒙特利尔议定书》的规定,我国在2010年1月1日全面禁用氟利昂类物质。国家环保部部长周生贤透露,到目前为止,共淘汰了消耗臭氧层物质约10万吨的生产量和11万吨的消费量,占所有发展中国家的50%;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禁止使用可延续使用到2020年等问题;提供节能环保结晶罐可解决上述问题。节能环保结晶罐利用超导液高效率的导热性和半导体制冷片无环境污染的制冷性能,通过在罐体内部设有的加热管组给食用油加热,使油中已结晶的不规则的晶体融化;通过给搅拌管内输入压缩空气,空气从小孔中喷出;从而达到搅拌食用油的效果。设置在直简体的筒壁夹层外面的制冷片将夹层中设有的超导液冷却,通过设置在制冷片外侧的冷却水进管、冷却水出管,经过循环水将食用油热量转移;从而使罐体内食用油温度降低而结晶。由于制冷系统采用制冷片,温度可以达到自动控制;使食用油的蜡质、脂质结晶更完善。节能环保结晶罐由加热系统、制冷系统、搅拌系统和罐体组成;加热系统由两个加热管组组成,制冷系统包括:超导液进管、超导液罐、超导液出管、活动盖板、导热夹层、制冷片、冷却水进管、冷却水出管、清洗堵头。搅拌系统包括:搅拌管、自控传感器、温度计接管。罐体包括:直筒体、下锥、封头、支座、出油管、压力表、排空管、压缩空气接管、进油管。直筒体采用食用级不锈钢材料加工而成,直筒体的筒壁设置成夹层;导热夹层内设有超导液,通过超导液进行热量传递。夹层的外侧设有制冷片,制冷片的外侧设有冷却水进管、冷却水出管。直筒体上方设有封头,封头上设有压力表、排空口、压缩空气接管、进油管。超导液罐通过超导液出管设置在直筒体的筒壁的导热夹层上,超导液罐的上方设有活动盖板,筒壁上方设有超导液进管。加热管组与下锥呈90°的夹角设置在下锥与直筒体内部,搅拌管以水平的方式设置在下锥上并伸入下锥内部;搅拌管上设有一排小孔,孔的方向朝下;当搅拌管内通有压缩空气时,空气从小孔中喷出;从而使食用油达到搅拌的效果。通过上述的结构的设置,在冬化工序过程中使食用油蜡质、脂质结晶更完善,从而达到充分分离效果;解决制冷剂的泄漏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同时提高了设备性能及市场占有率,增加了产品经营的经济价值。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节能环保结晶罐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出油管1、 下锥2、 搅拌管3、 冷却水出管4、 加热管组5、导热夹层6、 直筒体7、 制冷片8、 冷却水进管9、 超导液出管10、超导液罐11、 超导液进管12、 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节能环保结晶罐,由加热系统、制冷系统、搅拌系统和罐体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加热系统由两个加热管组(5)组成;所述的制冷系统包括:超导液进管(12)、超导液罐(11)、超导液出管(10)、活动盖板(13)、导热夹层(6)、制冷片(8)、冷却水进管(4)、冷却水出管(9)、清洗堵头(22);所述的搅拌系统包括:搅拌管(3)、自控传感器(24)、温度计接管(20);所述的罐体包括:直筒体(7)、下锥(2)、封头(18)、支座(19)、出油管(1)、压力表(16)、排空管(17)、压缩空气接管(15)、进油管(14);所述的导热夹层(6)内设有超导液,导热夹层(6)的外侧设有制冷片(8);所述的制冷片(8)的外侧设有冷却水进管(9)、冷却水出管(4);所述的封头(18)上设有压力表(16)、排空管(17)、压缩空气接管(15)、进油管(14);所述的超导液罐(11)通过超导液出管(10)设置在导热夹层(6)上;所述的加热管组(5)与下锥(2)呈90°的夹角,设置在下锥(2)与直筒体(7)内部;所述的搅拌管(3)以水平的方式设置在下锥(2)上并伸入下锥(2)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节能环保结晶罐,由加热系统、制冷系统、搅拌系统和罐体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加热系统由两个加热管组(5)组成;所述的制冷系统包括:超导液进管(12)、超导液罐(11)、超导液出管(10)、活动盖板(13)、导热夹层(6)、制冷片(8)、冷却水进管(4)、冷却水出管(9)、清洗堵头(22);所述的搅拌系统包括:搅拌管(3)、自控传感器(24)、温度计接管(20);所述的罐体包括:直筒体(7)、下锥(2)、封头(18)、支座(19)、出油管(1)、压力表(16)、排空管(17)、压缩空气接管(15)、进油管(14);所述的导热夹层(6)内设有超导液,导热夹层(6)的外侧设有制冷片(8);所述的制冷片(8)的外侧设有冷却水进管(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天京谷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