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放大作用的混合吹送器装置及其用途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77752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起放大作用的混合吹送器装置,应用文氏管原理,以高速度和增大容积来排放喂入物。更为有利地,二氧化碳气体用作为一种推动物来推动喂入物,这种喂入物可以是这种推动气体同样成分的不同相态,或者由完全不同性质的物料所组成。这种装置适用于多种用途,例如中和空气中载有的氨气或氨滴液,扑灭着火液体,和运送固体物料。(*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置,用以贮藏、抽吸、混合、及排放不同容积的混合相态的气体、液化气体、固体、或液体以用于中和器、灭火器、和输送器。食品工业的冷藏库一般用氨作为致冷剂来进行冷却。然而这种氨气可能意外地从阀杆、损坏的供应管路、泵的轴封等处泄漏出来,从而使氨气渗入到食品箱内。而且,这种存在于冷库空气中的氨气或氨的微滴有害于人体健康。这类泄漏物通常可用液态、气态或固态的二氧化碳来中和成氨基甲酸酯铵和碳酸铵。气态或液态二氧化碳通常是从贮罐中随意地放出来。块状或颗粒状的固体二氧化碳,通常称为干冰,也可以放入到受污染的室内,使之形成蒸气状态。然而,成为困难的是这种二氧化碳分子不能充分接触到周围的氨气分子。这种现象部分是由于重于空气的二氧化碳同轻于空气的氨气的自然形成的分离。再者,靠开启贮罐上的阀门,或是在室内任意放置固体二氧化碳都只能做到局限性的方向控制和混合。工业上贮存或使用易燃液体常常会遇到这种液体的着了火的液流问题。通常的灭火方法是从贮罐的压力状态下排放出液体,同易燃液体作用而形成一个灭火覆盖层,使火焰与供应的氧气分隔开来。但是,由于分子间的不可捉摸的接触面,从而当灭火剂的射流加在正移动着的着火液流之上时,其灭火效率是低的。还有与其他工业,例如家禽工业中应用二氧化碳颗粒作为冷却剂、诸如用于铁路冷藏车辆中。这种二氧化碳颗粒通常是由人工力用铲子来添加,其效率是极低的。文氏管(Venturi)或喷射式装置在本行业中都是已知的,它是利用压缩空气作为驱动力以抽吸和推动空气或者其它喂入的物质。这种装置的一种例子是由伏塔克公司(Vortec,Inc.)出售的“空气放大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改变那些通常的空气文氏管或喷射装置以提供一种新的装置用于同一物质的混合相态,或者用于混合其不同相态以抽吸、放大、和推动这种物质供多种用途。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吹送器装置,只要调节各种相态的压力和流量就可以达到选择可变的数量和速度以满足予期的结果。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设备,以导引和控制可变数量的二氧化碳加入到周围的氨气中去,并且做到最大程度的分子间相互接触,其方法是同时混合可变数量的液态二氧化碳和可变压力和数量的气态二氧化碳以推动这样形成的雾化物质同周围的氨气或氨微滴接触而完成中和作用。本专利技术再有一个目的是利用本装置的可变化的抽吸和排放能力以再循环并引导这种反应产物到达选定的地区。本专利技术再有一个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装置以用于大容量灭火器,应用气体二氧化碳作为驱动力来雾化和推动一种液态或固态的化学灭火剂。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装置以用作高速输运器,使用气体二氧化碳作为驱动力来推动作为冷却剂用的固体二氧化碳颗粒。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很容易获得的二氧化碳作为驱动气体和推动物质的装置,这种装置可以很容易地搬动到所需要的地方。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除了上述各点而外,对那些熟悉本行业的人而言可以从下面叙述中显然可知。简而言之,本专利技术是为了提供一个起放大作用的混合吹送器装置,应用文氏管输送原理而将一种喂入物在高速度和增大体积的情况下排放出来。更为有利的是,二氧化碳蒸气作为一种手段用以推动喂入物,这些喂入物可以是与推动气体同样成份而不同相态的物质,或者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物质。这种装置适用于各种用途,例如中和空气中的氨气或氨微滴,扑灭易燃液的火焰,和运送固体物料。附图的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空气放大器的断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起放大作用的混合吹送器的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起放大作用的混合吹送器的侧视图;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视图;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视图;图6是图2的局部放大视图;图7是图1中所示的排放头的平面视图;图8是排放头的一种替代实施例的平面视图;图9是当入口蒸汽压力变化时从起放大作用的混合吹送器排放出的物质的总输出流量的图表示意图。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空气放大器10,压缩空气12从放大器本体16的入口14进入一个环形室18。然后压缩空气12通过一个狭窄的环形孔20以高速度节流喷出。在这一点上,空气附着在这个组件的内型曲线上流经一个组合角22,引导空气形成一个平行于本体16的纵向轴X的气流。这样一来,本体16的中心部位24的中央部位产生了一个低压区,于是使大气压力驱使周围空气26进入到组件的进口28。相应地,在出口30处产生了大量空气流。当在出口30处不接引出管道时,这种高速、大体积的输出空气流32将驱动周围的额外空气34,因此通过32的空气总量能够从三倍以致于30~45倍于压缩空气耗量12,这样,空气量是被“放大”了。图2-9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吹送器40的构造。底座42装在使装置可移动的脚轮44上。同时,脚轮44可以用常规方法来锁住使装置处于安全和固定的位置上。在底座42的四角立起了柱子46,为了使这些柱子牢固,其顶端连在横向的支架48上。柱子46、横向支架48和底座42组成一个存放贮罐52的存放室50。贮有气体二氧化碳并带有阀门56的贮罐54直立地存放在存放室50内。同时,那些存有液态二氧化碳带有阀门60的贮罐58向下存放着。存放室50的尺寸可以取决于一般需要排放二氧化碳的容积而相应的贮罐52的数量。然而,要注意到每个贮罐在装满时的重量约200磅,因此吹送器机构40在装满9个以上贮罐而移动时将难于控制。在图4中更清楚地表明,液体二氧化碳贮罐58的阀门端60是用适当的软管62接至液体歧管部件64,该歧管部件上设有多个套了扣的管孔65,这个歧管部件依次用软管134连接到液体排放阀66(见图2)。如图6所示,气体二氧化碳贮罐54的阀门端56用适当的软管57接到气体歧管部件70的相应的套扣孔(图上未示)上,再引向充气阀56。在一个最佳实施例中,软管57将气体歧管部件70接至表72,此表用以检测从充气阀56出来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压力。气体歧管管部件70和液体歧管部件64也可以分别设有进口49和63,这些进口是为了当需要有大容量排放功能时可以很方便地连接到不可移动的气体和液体贮存容器。排放头80设置在伸缩套柱82上,这样可以按需要通过操作高度调节手柄84来提升或降低排放头。于此同时,排放头80还可枢转地装接在角度调接柄86和相应的齿轮组(未图示)上。这样,排出的二氧化碳可以迅速且容易地指向特定的区域。装满的贮罐52是很重的,是难以提升和就位的,所以吹送器机构40装备有一个装载架90,主要细节表示在图4中,装载架90由一个纵向组件92组成,其一端设有一个与其垂直的坚固的支腿94,位于纵向组件92另一端部并且与其垂直的是支板96,该支板的端部具有一段切割区(图上未示)用以安放贮罐58,切割区的直径应比贮罐的外径稍大一些(例如为9英寸)。装载架90的枢转支点支于横向构件100的98处(见图4),该构件100横向连接于两个支柱46上。另外还有一个可枢转的支撑93,在装载贮液罐的时候使用。贮气罐54可以很简单且容易地被装载架90装载入存放室50内,只要将装载架90的支板端接触到地面。其次,贮气罐54躺放到地上将其底部放置于支板96上并且用安全带102捆住。然后,贮罐54和装载架90的组合体被提升起来,利用贮罐的自重和其长度作为杠杆,将装载架枢转回复到其原来位置,于是滑移贮罐的底部以与腿94相结合,并将贮罐装入到存放室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吹送器装置用以混合和排放一种起放大作用的气体或固体排放物,到达很高的速度和增大的容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排放头,该排放头具有:(a)一个细长的壳体,具有一个沿纵轴方向形成的沙漏状通道,以组成一条液体或固体物的流道;(b)在所 述壳体上有一个气体入口垂直于纵轴方向,由此可引导气体到所述壳体的一个集合室内,这种气体是用作吹送器装置的推动物;(c)一个渐缩形的环形嘴,位于集合室与通道之间,用以使流经通道中央区的气体提高速度而造成该处的减压状态;(d)一个位于通 道一端的喂入室以输进喂入料(与推动气体具有相同成份或不同成份的气相或液相状态),此喂入室与通道中央区相通;(e)在所述壳体另一端有一排放口,一个放大室设于排放口与通道中央区之间,从而使喂入物被迅速送入到通道中央区,同那里的推动气体相混合 ,这种混合物在所述壳体的放大室里增加了体积,并从此处以高速度排放使其体积进一步膨胀。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威廉E安迪生乔恩L柯曾唐纳德M戴维斯
申请(专利权)人:拉罗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威廉E安迪生唐纳德M戴维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