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文丘里管的进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75827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进料装置,构造为利用来自空气产生单元的空气通过文丘里管供应材料,该进料装置包括整体地设在一个限定文丘里管外观的大直径管的纵向中心位置上并且产生流体压力的小直径板,该小直径板的外圆周与大直径管的内圆周相接触。在小直径板前面设有与大直径管相通的出口管并且该出口管连接至密封容器。进口管连接至容器的一个与出口管相通的出口并且设在小直径管的后面以便与大直径管相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通常涉及进料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文丘里管的进料装置,其构造为使得在一个包含有文丘里管的大直径管的纵向中心位置上设有一个小直径板,在小直径板的前面设有一个出口管以便与存储材料的密封容器相通,以及在大直径管上于出口管之后设有一个进口管,从而允许存储在容器中的材料无需任何另外的进料动力在压差作用下通过进口管而供给。
技术介绍
通常,进料装置构造为利用文丘里管的压差将材料供给到预定位置。进料装置的一个实例如图1所示。如图所示,常规的进料装置包括一个文丘里管12,其安装在用于调节汽车等里的流体流量的节流阀11进口侧周围的位置。在文丘里管12的一个预定位置上设有喷嘴13以使得燃料(例如LPG)从外面供应到文丘里管12。而且,在文丘里管12的内圆周上设有倾斜部件14。因而,流速在喷嘴13周围位置最大,并且随着燃料通过倾斜部件14,流速降低,从而允许燃料均匀地分布。然而,这样的文丘里管技术已经限制性地应用于分配和供应材料。也就是说,这种方法只是用于利用文丘里管供应材料。由于在文丘里管中出现压力下降,材料在穿过文丘里管之后在恒定压力之下不能被供给到预定位置。为了在恒定压力之下将材料供给到预定位置,需要另外的供料装置。在详细的说明中,扩大了文丘里管的出口直径,因而出现压力下降。因而,如果文丘里管用于外部压力(例如液压)作用在该文丘里管出口上的情况,材料可能会由于出口侧上压力升高而回流。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是在考虑到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文丘里管的进料装置,其不是利用文丘里管分配和供应材料而是在恒定压力下将材料供给到预定位置,从而允许无需任何额外动力而将材料供给到预定位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文丘里管的进料装置,其构造为一个具有小直径的小直径板安装在大直径管的中心位置,在小直径板的前面设有出口管,并且在小直径板的后面设有进口管,出口管和进口管构造为与密封容器相通。因而,一些具有在小直径板的前面所产生的增高压力的空气流入出口管并且然后被供给到容器和进口管,因而允许无需任何另外动力地将材料从容器供给到进口管。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供给装置,其构造为通过文丘里管供给来自空气产生单元的空气,并且包括整体地设在一个限定该文丘里管外观的大直径管的纵向中心位置并且产生流体压力的小直径板,该小直径板的外圆周与该大直径管的内圆周相接触;设在该小直径板前面以便与该大直径管相通并且连接至密封容器的出口管;和连接至该容器的一个与出口管相通的出口并且设在该小直径管的后面以便与该大直径管相通的进口管。在该小直径板的前表面和该大直径管的内圆周之间形成有台阶,一个推压多孔盘的弹簧的一端由该台阶所支撑,并且在该小直径板的后端上设有一个具有回流防止作用的阀并且该阀通过螺杆整体地连接至该多孔盘。附图说明从下述结合附图的详细说明中,将能更清楚地理解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点以及优点。在附图中图1是示出常规供料装置的剖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供料装置的重要部件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供料装置的重要部件的剖视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供料装置的剖视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利用了供料装置的实例的视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利用了供料装置的另一实例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参考附图,其中在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图2是根据本方面第一实施例的供料装置的剖视图。该供料装置包括供应压缩空气的压力管1。压力管1通过文丘里管20与供给管2相连接。文丘里管20包括小直径板24、出口管27和进口管29。具有小直径的小直径板24整体地设在一个限定了文丘里管20外观的大直径管21的纵向中央位置上。小直径板24的外圆周与大直径管21的内圆周相接触。小直径板24用于产生液流的压力。出口管27设在小直径板24的前面以便与大直径管21相通,并与密封容器30相连。进口管29连接至与出口管27相通的密封容器30的出口。进口管29设在小直径板24的后面以便与大直径管21相通。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供料装置的剖视图。该供料装置包括供应压缩空气的压力管1和供应材料的供给管2。而且,在压力管1和供给管2之间设有文丘里管20。小直径管25同轴地安装在文丘里管20中以便从小直径板24的内圆周向后延伸。而且,出口管27安装至大直径管21以位于小直径板24的前面。进口管29安装至大直径管21以位于小直径板24的后面并在小直径管25的范围内。在小直径管25的外圆周和大直径管21的内圆周之间设有文丘里管环形槽23。出口管27通过连接管27-1连接至容器30。进口管29通过密封容器30的连接管27-2与文丘里管环形槽23相通。在小直径板24和大直径管21的进口之间设有台阶26。而且,小直径管25沿着大直径管21的中心轴线同轴地布置。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进料装置的剖视图。出口管27安装至大直径管21以位于设在文丘里管中心位置的小直径板24的前面。而且,进口管29安装至大直径管21以位于小直径板24的后面。出口管27通过连接管27-1连接至密封容器30。进口管29连接至密封容器30的连接管27-2以便与大直径管21相通。在小直径板24的前端和大直径管21的内圆周之间形成有台阶26。用于使多孔盘41偏置的弹簧40的一端由台阶26所支撑。具有防止回流功能的阀45安装至小直径板24的后端同时向前偏置。阀45通过螺杆43整体地连接至多孔盘41。在多孔盘41上形成有一个容纳螺杆43的螺孔41-1以及多个孔41-2。每个孔41-2的直径形成为大于连接管27-1的直径。附图标记30-1表示一个防止材料从容器30回流入连接管27-1的单向止回阀。图5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利用了供料装置的实例的视图;空气从空气产生单元3(例如压缩机)通过压力管1供给至文丘里管20。文丘里管20构造为利用连接管27-1和27-2供给材料。连接管27-1用于将空气从出口管27排出到密封容器30。通过利用由连接管27-1供应的作为供给材料动力源的空气,材料通过连接管27-2供给到文丘里管20的进口管29。附图标记2-1表示喷嘴。图6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利用了供料装置的另一实例的视图;如图所示,密封臭氧发生器30’代替密封容器30连接至连接管27-1和27-2。附图标记2-1表示喷嘴。在如上所述构造的本专利技术中,压缩空气从空气产生单元3(参见图5和6)通过压力管1供给到文丘里管20,如图2所示。在包含文丘里管20的大直径管21的进口侧,流速没有变化。然而,由于空气撞击到形成小直径的小直径板24的台阶26,当空气沿着小直径的内直径部分A流动时内部压力升高。因而,存在于大直径管21进口侧的部分空气通过出口管27排出到连接至连接管27-1的密封容器30。存储在密封容器30中的材料被空气通过连接管27-2供给到进口管29。也就是说,在大直径管21的位于小直径板24之后的部分,直径会增大,因此压力下降并且从而产生了负压。因而,材料能无需任何另外动力地通过连接管27-2和进口管29供给到供给管2。基于这个原理,当文丘里管20通过连接管27-1和27-2连接到密封容器30时,利用通过出口管27和连接管27-1供给的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进料装置,构造为利用来自空气产生单元的空气通过文丘里管供应材料,该进料装置包括:整体地设在一个限定该文丘里管外观的大直径管的纵向中心位置并且产生流体压力的小直径板,该小直径板的外圆周与该大直径管的内圆周相接触;设在该小直径板前面并与该大直径管相通的出口管,该出口管连接至密封容器;和连接至与该出口管相通的该容器的出口的进口管,该进口管设在该小直径管的后面并该大直径管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景镕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EADERSYSTEM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