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志勤专利>正文

船舶不靠岸的货物装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77353 阅读:353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船舶不靠岸的货物装卸装置,在海岸边搭建的栈桥上,架设有岸臂支架的第一旋转塔座,岸臂支架两端各设有收容器与下料口且内装输送皮带,在海边船舶上装设有船臂支架的第二旋转塔座,船臂支架两端各设有收容器与下料口且内装输送皮带,船臂支架与岸臂支架相互衔接,货料经由收容器对准下料口至输送皮带向外或向内传送,可将船舶上的物料卸货至陆地上或陆地上的物料输送至船舶上,节省了船舶停靠码头进出港口所需的费用与时间。(*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舶不靠岸的货物装卸装置。一般大宗物料如砂石、肥料、矿砂、水泥、煤等的运输方式,大都是采用承载量大的船舶先予装入船舱内,经由远距离海洋运送至陆地上定点设置的港口,使用港口的装卸设备将上述物料装卸至大型的货卡车上,接着改由内陆运送方式将物料运送至生产工厂内供作生产原料所需,上述的物料亦有以输出方式运送的,则是以相反方向操作方式进行,先是以内陆汽车运送物料到达港口后,由港口装制设备将物料装入至船舶内承装,最后经由海洋运送至远距离另一港口装卸物料。以上的船舶货物装卸方式均须在船舶停靠港口后方能进行,其存在的缺点为停靠码头必须花费较多的时间,例如等待船席进入停舶位置,码头工人的上工时间损耗;又船舶停靠码头必须花费滞港停舶费用,皆使得船舶的装卸货成本因此而增加;此外,如运送的物料为矿砂、水泥、煤等污染性较高的原料物品,其在内陆长途运输中会有污染环境的现像出现;以及承载上述物料都为外形庞大的车辆,容易引起交通行车事故,使马路遭车辆重压破损、人员伤亡等皆成为社会成本的耗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利用定点港口装卸货物的缺点,专利技术一种节约成本、减轻工作量又可减少运输中带来的环境污染现像的船舶不靠岸的货物装卸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船舶不靠岸的货物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垂直岸边搭建的陆地栈桥上,架设一具有岸臂支架的第一旋转塔座,所述的第一旋转塔座上的岸臂支架两端各装设有供装卸货料引导聚集的收容器甲、乙以及引导物料掉落的下料口甲、乙,延着岸臂支架内部装设传送物料且能正反前进的输送皮带甲,在相对于陆地栈桥的海边船舶上装设一具有船臂支架的第二旋转塔座,所述的第二旋转塔座上的船臂支架两端各装设有供装卸货料引导聚集的收容器丙、丁以及引导物料掉落的下料口丙、丁,延着岸臂支架内部装设传送物料且能正反前进的输送皮带乙,第一旋转塔座上的岸臂支架与第二旋转塔座上的船臂支架相互衔接。本专利技术的船舶不靠岸的货物装卸装置,其操作成本远低于目前一切港口装卸物料之方式,并且节省大量人工操作时间,减少内陆运输转送之路程与运作费用,又可减少环境污染与减低社会成本支出,为一具有实用价值的专利技术创造。下面根据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详述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装设在栈桥上第一旋转塔座的实施例的外观构造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二旋转塔座装设在船舶上的位置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装设在船舶上的第二旋转塔座的实施例的外观构造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在装卸货物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元件编号与名称的对照表如下100……栈桥101……岸臂支架102……第一旋转塔座103……拉杆甲104……油压缸甲105……收容器甲106……下料口甲107……转轴107a……转轴 108……输送皮带甲108a……下料口乙 109……第二旋转塔座110……船臂支架111……收容器丙112……收容器丁113……油压缸乙114……油压缸丙115……输送皮带乙116……输送料筒116a……出料口116b……受料口 117……下料口丙118……油压缸丁119……拉杆乙120……下料丁 121……油压缸戊122……输送架 105a……收容器乙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装设在栈桥端的第一旋转塔座的外观构造示意图,由图1可看出其是位于陆地与海洋交界之岸边先选取适当位置予以搭建栈桥100,该栈桥100是突伸入于海中的用钢件组接成的平台,其搭设栈桥100的位置乃是选择附近有联络道路的分布,接近生产厂区或原料物流集散中心,同时也要远离入口密集的城市或住宅区为较佳设置地点,如此可就近将船舶装卸下的物料直接由汽车转运至目的地,减少内陆运输所需耗费的人力与时间成本。其位于栈桥100上方予以装设一带有岸臂支架101的第一旋转塔座102,其中岸臂支架101的一端被一拉杆103所连接承受其悬吊之重量,只要控制拉杆甲103在油压缸甲104的伸出长度,就可以改变拉甲杆103的水平仰角,即可调整岸臂支架101的俯仰角度,该岸臂支架101的左侧端上方部位装设一可供装卸物料予以引导聚集的收容器甲105,于岸臂支架101最左侧端底边装设一聚集物料落下的下料口甲106,其较上端位置的收容器甲105为由船舶卸货至陆地上时所使用,而较下方的下料口甲106则为由陆地装货至船舶上时所使用,岸臂支架101内部两端各装有转轴107、107a,转轴107、107a的外部环绕有输送皮带甲108,由收容器甲105承接上方掉落的物料予以聚集落入至输送皮带甲108上,并传送至岸臂支架101最右端的下料口乙108a落入至陆地上(自船舶卸货至陆地上时的操作过程),输送皮带甲108亦可反向转动,将陆地上的物料由收容器乙105a向下落入至输送皮带甲108传送至岸臂支架101前端的下料口甲106,经由此掉落至图3所示的船舶的船臂支架收容器丙111内(船舶装载货物时操作方式),整个第一旋转塔座102可随着船舶停留位置改变作相对位置的转动,使岸臂支架101上的收容器甲105可依随着待卸货船舶上第二旋转塔座的船臂支架的收容器丙111(如图4所示)予以相互对应作较大角度之调整。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旋转塔座装设在船舶上的位置示意图,由图2可看出第二旋转塔座109是装设在船体的船首部位,其适合于装设在装载量较大的自卸式散装货轮上(约为万吨级以上的船舶使用),于此可同时参看图3所示的第二旋转塔座之外观构造示意图,该第二旋转塔座109上装设有船臂支架110,该船臂支架110的两端各装设一供装卸物料引导聚集的收容器丙、丁111、112,其中收容器丁112可在船臂支架110随第二旋转塔座109转动一百八十度后,收容器丁112乃正好位于船舶自卸装置之输送料筒116的出料口116a下方位置上,由此将船舱底部的物料由出料口116a落入收容器丁112内,并掉落至输送皮带乙115上传送至船臂支架110前方底缘的下料口丁120,接着,物料由下料口丁120落至第一旋转塔座102岸臂支架101前端的收容器甲105内(参看图4所示)完成物料由船舶卸至陆地上的过程,如反向操作时,需将货料由陆地岸上装载至船上,则将收容器丙111对着第一旋转塔座102岸臂支架前端下料口甲106掉出的物料予以承接,接着物料落在输送皮带乙115上输送至船臂支架后方的下料口丙117,下料口丙117正好位于输送料筒116的受料口116b的上方,此时下料口丙117内的物料掉入揄送料筒116的受料口116b内,最后到船舱予以存放,上述整个船臂支架110可由一拉杆乙119予以撑拉并利用其在油压缸戊121伸出的位置调整船臂支架110俯仰之水平角度,位于塔座转动中心较远的收容器丙111是被一油压缸乙113所推动,可在长时间传输物料时,为克服船舶在海上未靠岸受风浪影响造成有摇晃改变停舶位置之情形时,乃以油压缸乙113推动收容器丙111作一补偿船舶摇晃漂动的位移误差,使收容器丙111均能正对位于其上方第一旋转塔座102岸臂支架101一端的下料口甲106位置,其位于船臂支架110内部装设有可被一油压缸丙114所推动向前突伸的输送架122,可依实际需求调整下料口丁120伸出端缘位置,使船舶上承载物料由输送皮带乙115推送正确掉落至下方第一旋转塔座102上的收容器甲105之内,而整个输送带乙115另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舶不靠岸的货物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垂直岸边搭建的陆地栈桥上,架设一具有岸臂支架的第一旋转塔座,所述的第一旋转塔座上的岸臂支架两端各装设有供装卸货料引导聚集的收容器甲、乙以及引导物料掉落的下料口甲、乙,延着岸臂支架内部装设传送物料且能正反前进的输送皮带甲,在相对于陆地栈桥的海边船舶上装设一具有船臂支架的第二旋转塔座,所述的第二旋转塔座上的船臂支架两端各装设有供装卸货料引导聚集的收容器丙、丁以及引导物料掉落的下料口丙、丁,延着岸臂支架内部装设传送物料且能正反前进的输送皮带乙,第一旋转塔座上的岸臂支架与第二旋转塔座上的船臂支架相互衔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志勤
申请(专利权)人:许志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未知地区] 2015年01月27日 20:10
    全不靠是国标麻将规则的番种,由单张3种花色147、258、369不能错位的序数牌及东南西北中发白中的任何14张牌组成的没有将牌的和(自摸加不求人),不计门前清、五门齐。番数为12番。[1]
    0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