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物保管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6602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货物保管设备,该货物保管设备可在增加保管量的同时,以紧凑的尺寸形成设备整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的特征在于其由下述部件形成,该部件包括旋转货架(21),该旋转货架(21)绕垂直轴心旋转;移动装载机构(51),该移动装载机构(51)具有可升降和绕垂直轴心旋转的移动装载作用部(81),并且按照与旋转货架(21)相邻接的方式设置;至少1个固定货架(101),该固定货架(101)设置于该移动装载机构(51)的周围,并且沿上下分多层具有货物支承部(103);入出库机构(111a,111b),该入出库机构(111a,111b)按照从平面看,与固定货架(101)和旋转货架(21)中的任何一个重合的方式设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进行货物保管的货物保管设备
技术介绍
在过去,作为货物保管设备,人们知道有比如,日本第279023/1998号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公报中公开的那样的自动仓库。在作为这种过去的货物保管设备的自动仓库中,以立体方式具有多个货物接纳分区的一对货架以一定间距平行地设置,将两个货架之间作为移动装载装置的行走通路,在该行走通路的端部外侧,设置有旋转货架。上述移动装载装置由下述部件形成,该部件包括行走台车,该行走台车具有转台,该转台支承用于在货架的货物接纳分区、旋转货架的货物接纳分区之间,进行货物交接的货物移动装载机构(臂,带等);水平导轨,该水平导轨以可沿货架水平地行走的方式支承该行走台车;导轨升降驱动机构,该机构以可升降的方式支承该水平导轨于其中一个货架上。在上述这样的已有的货物保管设备中,通过水平导轨的升降,行走台车的行走,转台的旋转,货物移动装载机构的动作的组合动作,在行走通路两侧的各货架、旋转货架之间,进行货物交接。在与旋转货架之间进行货物交接时,适当地使旋转货架旋转。然而,如果采用上述的已有的方案,为了增加货物的保管量,即,增加货架的货物的接纳分区数量,必须增加货架的上下高度,或加大货架的长度。但是,象这样,使货架形成较大的尺寸,会具有从设置该货架的建筑物的规模等来说不能够实现的情况,比如,在同时设置于洁净室这样的特殊室内的场合,由于其尺寸受到限制,故不容易采用要求大型的货架的过去的货物保管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货物保管设备,其中容易实现以紧凑的尺寸形成整个设备,与此同时,使保管量增加,另外,与外部之间的货物的进出也容易进行。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货物保管设备的特征在于该货物保管设备由旋转货架,移动装载机构,固定货架,以及入出库机构形成,该旋转货架包括可绕垂直轴心旋转的上下多层的货物接纳部组,各层的货物接纳部组由沿其旋转周向设置的多个货物接纳部形成,上述移动装载机构并设于上述旋转货架中,其包括可绕垂直轴心旋转,并且可升降的移动装载作用部,上述固定货架设置于上述移动装载机构的周围,其包括上下多层的货物支承部,上述入出库机构按照从平面看,与上述固定货架,或旋转货架重合的方式设置,上述移动装载机构中的移动装载作用部按照下述方式形成,该方式为通过上述移动装载作用部的旋转升降动作,或通过该移动装载作用部的旋转升降动作与上述旋转货架中的货物接纳部组的旋转动作的组合,在其与上述旋转货架中的任意的货物接纳部之间,进行货物交接操作,在其与上述固定货架中的任意的货物支承部之间,进行货物交接操作,在其与上述入出库机构之间进行货物交接操作。如果采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货物保管设备,当将移动装载机构中的移动装载作用部从入出库机构,接收到的货物送入旋转货架中,对其进行保管时,可使旋转货架旋转,以便将旋转货架内的入库对象的1个的货物接纳部,调用到其与上述移动装载机构之间的货物交接位置,根据需要,适当地进行该移动装载作用部的旋转与升降这两个动作,或这两个动作中的任何一个动作,以便使上述移动装载机构中的移动装载作用部与已调用到该货物交接位置的入库对象的1个的货物接纳部对应,然后,使该移动装载作用部动作,将该移动装载作用部所支承的货物,装载于旋转货架侧的入库对象的1个货物接纳部。另外, 当在固定货架中进行入库保管时,可根据需要,适当地进行该移动装载作用部的旋转与升降这两个动作,或这两个动作中的任何一个动作,以便使上述移动装载作用部与固定货架内的入库对象的1个货物支承部对应,然后,使该移动装载作用部动作,将该移动装载作用部所支承的货物装载于固定货架侧的入库对象的1个货物支承部。此外,也可通过按照与上述入库作业时相反的方式进行作业,将支承于旋转货架内的货物接纳部的出库对象的货物,或支承于固定货架内的货物支承部上的出库对象的货物,通过移动装载机构中的移动装载作用部取出,运出到入出库机构上,并且将保管于旋转货架内的货物接纳部,或固定货架内的货物支承部中的货物,通过移动装载机构中的移动装载作用部取出,将货物转移到与原始的保管场所不同的,旋转货架内的货物接纳部,或固定货架内的货物支承部。如上所述,在本专利技术的货物保管设备中,相对旋转货架和固定货架这两者,通过1个移动装载机构,进行货物的入出库作业,但是该移动装载机构中的移动装载作用部不象过去这种货物保管设备那样,沿货架行走,而仅仅进行旋转和升降,故无需行走通路用的较大的空间。另外,仅仅按照可绕垂直轴心旋转的方式,形成相对旋转货架的入出库作业用所必需的上述移动装载机构中的移动装载作用部,即使相对采用该移动装载机构的周围空间而设置的固定货架,仍利用该移动装载机构,进行货物的入出库作业。另外,由于移动装载机构不必行走,容易实现下述情况,即,使该移动装载作用部下降到地板附近,由此,容易将旋转货架,固定货架中的保管标高下降到地板附近,增加其保管量。此外,入出库机构按照从平面看,与上述固定货架,或旋转货架重合的方式设置,从平面看,独立于该固定货架,旋转货架中的空间,入出库机构用的专用空间是不需要的。在具有以上这样的特征本专利技术的货物保管设备中,虽然通过旋转货架和固定货架,使保管量大大增加,但是可简单,紧凑地形成整个设备,由此可理解,其最好用作在洁净室这样的特殊的空间尺寸受到制约的场所中,内部设置或并设的货物保管设备。在实施上述本专利技术的货物保管设备时,最好,上述入出库机构按照从平面看,不相对旋转货架,而与上述固定货架重合的方式形成,上述移动装载机构中的移动装载作用部按照在其与上述入出库机构之间直接进行货物交接的方式形成。这样做的原因在于,当按照从平面看,与旋转货架重合的方式设置入出库机构时,必须去掉对该入出库机构造成干扰的层数的货物接纳部组,但是在固定货架的场合,可仅仅去除实际上与入出库机构重合的货物接纳部,位于不与该入出库机构重合的位置的其它的固定货架(通常,在移动装载机构的周围,设置多个固定货架)可在全部层中,设置货物支承部,保管量变少的情况减小。另外,当按照与旋转货架重合的方式设置入出库机构时,由于不在入出库机构与移动装载机构之间直接进行货物的交接操作,故要求在两者之间,中转货物的另一的移动装载机构,但是,当按照与固定货架重合的方式设置入出库机构时,由于上述移动装载机构中的移动装载作用部在其与该入出库机构之间直接进行货物交接,故要求在入出库机构与移动装载机构之间,中转货物的另外的货物移动装载机构的不利情况也消除。此外,最好,在相对上述旋转货架并设的移动装载机构的周围,分上述旋转货架的旋转轴心和移动装载机构中的移动装载作用部的旋转轴心的连线的左右两侧,至少设置有2个上述的固定货架,在该左右两侧的2个固定货架的相应货架中,分为入库用和出库用的上述入出库机构按照下述方式并列地设置,该方式为从平面看,与各固定货架重合,并且其入出库方向,与上述旋转货架的旋转轴心和移动装载机构中的移动装载作用部的旋转轴心的连线保持平行。按照该方案,该货物保管设备中的入出库机构中的入库部和出库部可按照从平面看,在整个设备的区域的一端并列的方式设置,与按照相对移动装载机构的旋转轴心呈辐射状的方式,设置分为入库用和出库用的入出库机构的场合相比较,可始终良好地形成包括入出库机构中的入库部和出库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货物保管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货物保管设备由旋转货架、移动装载机构、固定货架、以及入出库机构形成,该旋转货架包括可绕垂直轴心旋转的上下多层的货物接纳部组,各层的货物接纳部组由沿其旋转周向设置的多个货物接纳部形成,上述移动装载机构并设于上述旋转货架中,其包括可绕垂直轴心旋转,并且可升降的移动装载作用部,上述固定货架设置于上述移动装载机构的周围,其包括上下多层的货物支承部,上述入出库机构按照从平面看,与上述固定货架,或旋转货架重合的方式设置,上述移动装载机构中的移动装载作用部按照下述方式形成,该方式为:通过上述移动装载作用部的旋转升降动作,或通过该移动装载作用部的旋转升降动作与上述旋转货架中的货物接纳部组的旋转动作的组合,在其与上述旋转货架中的任意的货物接纳部之间,进行货物交接操作,在其与上述固定货架中的任意的货物支承部之间,进行货物交接操作,在其与上述入出库机构之间进行货物交接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乾吉隆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大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