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拌楼用排架体系及一楼双机型搅拌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6279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2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搅拌楼用排架体系及一楼双机型搅拌楼,该排架体系包括至少三根边立柱,相邻两边立柱之间连接有横梁,每相邻两边立柱之间左右间隔设置有高度与边立柱相等的左斜撑和右斜撑,左斜撑、右斜撑分别与对应侧的边立柱通过连接结构连接且自上而下逐渐远离呈八字型设置形成供车辆进出的进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刚度较好、内部空间大且没有斜撑分割空间、又不会影响装载车出入的排架体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排架体系的一楼双机型搅拌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搅拌楼用排架体系及一楼双机型搅拌楼,属于建筑用搅拌楼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的大规模发展,干粉砂浆、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需求量也迅速上升,为了满足发展需求,用于生产干粉砂浆、混凝土的搅拌楼也越来越多,搅拌楼主要包括原料仓以及排架体系,原料仓固定在排架体系的顶端,且下端依次串联连接有配料系统、搅拌系统和出料系统,由于配料系统、搅拌系统和出料系统均安装固定在排架体系的内部,因此排架体系内部需要有足够的安装空间才能够满足使用需求;同时,由于排架体系需要承受原料仓、配料系统、搅拌系统和出料系统的重量,在设计过程中需考虑排架体系的结构刚度,达到合适的承重能力。现有技术中的排架体系主要包括四根边立柱,相邻两边立柱之间采用多个横梁进行连接,由于四根边立柱是主要承重部分,为了满足刚度需求,人们通常采用增大边立柱的半径尺寸或者在相邻两边立柱之间增加立柱来解决承重问题;当增大边立柱的半径时,边立柱的重量也会相应增大,边立柱重量增大会为搬运过程增加难度,为安装过程带来不便;当在相邻两边立柱之间增立柱时,此时立柱和边立柱同时作为支腿使用,虽然能够增加排架体系的结构刚度,但是,由于排架体系底部需要留出供装载车出入的空间,如果在不增加相邻两边立柱之间距离的基础上,在相邻两边立柱之间增加立柱,会影响装载车出入,不便于装载车出入排架体系内部运输干粉砂浆、混凝土。由于原料仓是固定在排架体系的顶部,原料仓数量多为4个或6个不等,因此排架体系的中心部位也同样会有很大的重力载荷,现有技术中的排架体系主要是在中间增加一组大斜撑来承受中心部位的重力载荷,这样排架体系内部的空间就会被斜撑及其他受力杆件分割为若干小块,极不利于搅拌楼、尤其是一楼双机型干粉砂浆搅拌楼这样复杂的配料、搅拌、出料等机械部分系统的布置与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刚度较好、内部空间大且没有斜撑分割空间、又不会影响装载车出入的排架体系,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排架体系的搅拌楼。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搅拌楼用排架体系,包括至少三根边立柱,相邻两边立柱之间连接有横梁,每相邻两边立柱之间左右间隔设置有高度与边立柱相等的左斜撑和右斜撑,左斜撑、右斜撑分别与对应侧的边立柱通过连接结构连接且自上而下逐渐远离呈八字型设置形成供车辆进出的进出口。边立柱的顶端连接有用于固定原料仓的顶架结构,所述顶架结构包括与边立柱对应设置的顶边立柱,每相邻两顶边立柱之间设置有分别与左斜撑、右斜撑对应的中间立柱,各顶边立柱的底端分别与对应边立柱的顶端连接,各中间立柱的底端与对应左斜撑或右斜撑的顶端连接。所述顶边立柱的底端设有上法兰,边立柱的顶端设有下法兰,顶边立柱与边立柱通过所述法兰固定连接。各中间立柱与邻近的顶边立柱之间连接有叉形连接架,叉形连接架包括两根相交的连接杆。左斜撑和右斜撑之间连接有叉形连接架,叉形连接架包括两根相交的连接杆。一楼双机型搅拌楼,包括排架体系,排架体系包括至少三根边立柱,相邻两边立柱之间连接有横梁,每相邻两边立柱之间均左右间隔设置有高度与边立柱相等的左斜撑和右斜撑,左斜撑、右斜撑分别与对应侧的边立柱通过连接结构连接且自上而下逐渐远离呈八字型设置形成供车辆进出的进出口。边立柱的顶端连接有用于固定原料仓的顶架结构,所述顶架结构包括与边立柱对应设置的四根顶边立柱,每相邻两顶边立柱之间设置有分别与左斜撑、右斜撑对应的中间立柱,各顶边立柱的底端分别与对应边立柱的顶端连接,各中间立柱的底端与对应左斜撑或右斜撑的顶端连接。所述顶边立柱的底端设有上法兰,边立柱的顶端设有下法兰,顶边立柱与边立柱通过所述法兰固定连接。各中间立柱与邻近的顶边立柱之间连接有叉形连接架,叉形连接架包括两根相交的连接杆。左斜撑、右斜撑之间连接有叉形连接架,叉形连接架包括两根相交的连接杆。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技术的排架体系至少三根边立柱,在相邻两个边立柱之间设置两根高度与边立柱高度相等的斜撑,两根斜撑左右间隔设置,分别为左斜撑、右斜撑,两斜撑自上而下逐渐远离呈八字型设置,且两斜撑分别与对应侧的边立柱连接,两根斜撑和边立柱均作为排架体系的支腿使用,能够与一起承载重量,本技术的排架体系将搅拌楼内设备的重量分一部分给斜撑,进而增加排架体系整体的结构刚度,无需增加边立柱的半径尺寸,也能够达到很好的结构刚度,满足结构需求,同时,两根斜撑呈八字型设置形成供车辆进出的进出口,排架系统的底部具有足够的空间供装载车或者搅拌车出入排架体系内部,这样不仅提高了排架体系的结构刚度,而且也不会影响装载车和搅拌车运输生产出的产品,实用性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顶架结构将原料仓的重量分流到排架体系边立柱和左、右斜撑上,排架体系内部于顶架结构的下方形成一个整体空间,这样可以在排架体系的内部并列布置两组配料系统、搅拌系统、出料系统,满足一楼双机型搅拌楼复杂机械系统的布置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楼双机型搅拌楼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楼双机型搅拌楼实施例1中排架体系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图中:1、主楼体,2、排架体系,3、原料仓,4、配料系统,5、搅拌系统,6、出料系统,7、装载车,21、边立柱,22、横梁,23、顶架结构,241、左斜撑,242、右斜撑,25、上叉形连接架,26、下叉形连接架,27、斜支撑杆,221、上横梁,222、中间横梁,223、下横梁,231、顶边立柱,232、中间立柱,233、中心立柱,234、连接梁,235、横向支撑杆,236、纵向支撑杆,25、原料仓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描述。本技术一楼双机型搅拌楼的实施例1,如图1-4所示,该搅拌楼包括主楼体1,主楼体1内设置有排架体系2,排架体系2的顶端固定有原料仓3,原料仓3的下方依次串联有配料系统4、搅拌系统5和出料系统6,配料系统4与原料仓3的出料口连接,在生产过程中,原料仓3中的原料进入到配料系统中进行配重,配重后进入到搅拌系统5中进行搅拌,搅拌后的成品通过出料系统6进入到装载车7上,最终运输到目的地。为了满足实际生产需求,本技术的搅拌楼为一楼双机型搅拌楼,主楼体1为单楼结构,排架体系2内并列设置有两组配料系统、搅拌系统和出料系统,两组配料系统、搅拌系统和出料系统中的一组用于生产特种干粉砂浆,另一组用于生产普通干粉砂浆。主楼体1将原料仓3、配料系统、搅拌系统、出料系统封闭在起来,在主楼体1内部设置除尘系统,可对主楼体内部的粉尘进行回收处理,避免空气污染。排架体系2包括边立柱21、横梁22,边立柱21有四根,四根边立柱绕周向呈正方形均匀分布,相邻两边立柱之间通过横梁22相连,横梁22分为三组,分别为上横梁221、中间横梁222和下横梁223,上横梁221、中间横梁222和下横梁223分别固定有层板,各层板分别形成配料层、搅拌层和出料层,配料层安装固定配料系统的设备,搅拌层安装固定搅拌系统的设备,出料层安装固定出料系统的设备。相邻两边立柱之间设置有左右间隔设置的左斜撑241和右斜撑242,左斜撑241、右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搅拌楼用排架体系,包括至少三根边立柱,相邻两边立柱之间连接有横梁,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边立柱之间左右间隔设置有高度与边立柱相等的左斜撑和右斜撑,左斜撑、右斜撑分别与对应侧的边立柱通过连接结构连接且自上而下逐渐远离呈八字型设置形成供车辆进出的进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清付李焕罗东晖杨冰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三和水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