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输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5683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物品输送设备,利用振动在输送方向上输送设置在输送部的输送面上的物品,包括:具有输送方向被直线状地约束的输送面的输送部;和将振动施加于输送部的振动施加机构。所述振动施加机构包括:第一凸轮机构,用于把从预定驱动源输入的运动转化成第一方向上的往复直线运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往复直线运动至少具有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一个分量,并且第一凸轮机构把上述往复直线运动传送到输送部上;第二凸轮机构,用于把从预定驱动源输入的运动转化成第二方向上的往复直线运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往复直线运动至少具有在所述输送面的法线方向上的一个分量,并且第二凸轮机构把上述往复直线运动传送到输送部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物品输送设备
技术介绍
传统上,具有各种类型的物品输送设备,其用于输送例如散装件的物品,同时将它们直线排列并且每次提供上述物品中的一个。广义上称这种设备为“供给装置”,并且存在各种类型的供给装置,包括振动型和皮带型的供给装置,尽管振动型的供给装置是最普通的。振动型供给装置是一种用于输送设置在输送面上物品的设备,所述装置利用例如物品相对于输送面形成的相对滑动现象进行振动。这种振动型供给装置的一个例子是一种在直的路径上输送物品的直线供给装置。下面参考图15A至15C,对这样的直线供给装置的输送机构进行说明。所述供给装置具有一带有输送面412a的输送部410,输送面的输送方向被直线约束,并且输送部410在第二位置X2和第一位置X1之间振动(在下文中,其也被称为“往复运动”),所述位置在输送方向的前后位置设定。如图15A所示,在往复运动过程中,在向前端的第二位置X2移动时,抑制了物品W相对于输送面412a的相对滑动,从而物品W随输送部410一起移动,反之,如图15B所示,在向后端的第一位置X1移动时,物品W相对于输送面412a滑动,并且仅有输送部410移动到第一位置X1,而物品W保持在前端第二位置X2。如图15C所示,通过重复上述往复运动,相对于输送面412a逐量向前供给物品W,从而完成物品的输送。控制相对滑动状态的方法包括第一方法,在往复运动过程中改变作用于物品W自身的惯性,和第二方法,在往复运动过程中改变物品W和输送面412a之间产生的摩擦力。第一方法通过利用不同的加速度量来完成,所述加速度量是沿输送方向在输送部410的往复运动过程中前向和反向的加速度。例如,如图15A所示,输送部410尽可能以均匀速度移动到前端第二位置X2,因此会减弱作用于物品W的后向惯性,并且使物品W随输送部410一起移动到第二位置X2。相反地,输送部410以较大的加速度移动到后端第一位置X1(参见图15B),因此会产生作用于物品W的较大前向惯性,这就反过来使物品W保持在第二位置X2,而仅有输送部410移动到第一位置X1。另一方面,第二方法是当输送部在输送方向上来回移动时,在输送面412a的法线方向上增加了另外的振动给输送部410(这在后文中也被称为“往复运动”)。例如,如图15A所示,当移动到前端第二位置X2时,输送部410向上加速增大摩擦力来抑制相对滑动。相反地,如图15B所示,当移动到后端第一位置X1时,输送部410向下加速减小摩擦力来产生相对滑动。通常,上述两种方法的组合使用可有效控制相对滑动,从而增加物品输送设备的输送能力。换句话说,通过施加振动给输送部410能增加输送物品W的能力,所述振动具有在惯性条件下的输送方向分量和在摩擦条件下的法线方向分量,另外,设定运动轨迹限定所述振动最适合于所要求的参数,比如输送物品W的类型和输送量。通过上文的描述,上述传统直线供给装置存在下述的问题。图16A和图16B分别示出了第一传统例子的直线供给装置的俯视图和侧视图。该供给装置501具有一带有水平输送面512a的输送部510,其中物品W的输送方向为水平方向;为支撑输送部510而设置在输送方向的前后侧的片簧550;在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一预定角θ的方向上产生输送部510往复直线运动的振动施加机构520。由于在点A和位于点A斜前上方的点B之间的输送部510的往复直线运动,所以设置在输送面512a上的物品W在水平输送方向上每次少量地被向前输送。此处,输送部510的往复直线运动的方向与水平方向倾斜一预定角θ,以便由连接点A和点B的单向往复直线运动在两个方向上产生振动分量——在惯性条件下的输送方向分量和在摩擦条件下的法线方向分量。因此,在输送方向和法线方向上适当地设定该单向往复直线运动的速度分布模式以及适当地对输送部510进行加速,完成由相对滑动进行的输送(例如,参见JP2003-40424A(第3-5页,附图1-6))。然而,第一传统例子的输送部510的运动轨迹是单向往复直线运动,因此改变输送部510的速度分布模式也在输送方向和法线方向这两方向上改变了加速度。所以,当设定速度分布模式时,只可能优先设定所述两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而忽视另一方向。即,第一传统例子对于设定输送部510的自由度极差,且很难理想地完成惯性和摩擦这两方面的设定。如图17的侧视图所示,第二传统例子中的供给装置601是一个解决上述问题的直线供给装置的例子,其中它能独立地设定作为输送方向的大致水平方向上的往复运动,以及作为法线方向的大致竖直方向上的往复运动。供给装置601具有一输送部610;通过一片簧结构650支撑输送部610的一基座部680;设置在基座部680并将振动施加给输送部610的振动施加机构620。片簧结构650具有一大致水平设置的片簧652,其以一种方式支撑输送部610使得输送部能在竖直方向上来回移动;一竖直设置的片簧654,其通过片簧652以一种方式支撑输送部610使得输送部能在大致水平方向上来回移动。振动施加机构620具有两个电磁装置630和660,用于增加在大致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振动,和输送部610,其具有与所述电磁装置630和660相一致的两个支杆632和662。通过对电磁装置630和660施加交变电源,输送部610适当地在竖直方向和大致水平方向上来回移动,从而在输送方向上向前输送位于输送面612a上的物品W(例如,参见JP11-278634A(第2-3页,附图6-8))。一般而言,现有使用的交变电源的电压波是正弦波。然而,使用正弦波,不可能产生复杂的运动轨迹,例如相对于往复运动一周期的第一半周期和第二半周期的非对称轨迹。例如,从在大致水平方向上的往复运动中相对滑动的观点来看,要求在向前的过程中尽可能匀速地移动输送部,并在返回的过程中以加速方式移动,但是正弦波的形状在一周期的第一半周期和第二半周期中是点对称的,因此不能用于产生上述往复运动。另外,产生具有非正弦波的特殊形状的电压波需要特殊装置,且不容易实现。换句话说,第二传统例子的供给装置601优于第一传统例子的供给装置,其能单独设定输送方向和法线方向上输送部610的运动轨迹,但是不能避免难以获得特殊形状电压波的问题,因此不能说供给装置601相对于设定输送部610的运动轨迹具有良好的自由度。同样,如果物品W具有磁性,那么使用电磁装置630和660就增大了磁化物品W的可能性,这就意味着这种类型的物品W不能由物品输送设备601输送。另外,因为输送部610由诸如片簧652和654的弹性件支撑,所以其具有低刚度,输送面612a的运动轨迹因片簧652和654的弹性变形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所以,即使运动为输入运动的预定的运动轨迹能在靠近支杆632和662的输送面612a的部分上完成,但随着在输送方向上增大了离支杆632和662的距离,运动轨迹也会偏离这种设计,这是可能的。这就导致了所谓的输送非均匀性,即,依据在输送方向上的位置,输送物品存在较快或较慢的问题,并且在数量多的情况下,依据在输送方向上的位置,物品W有可能反向被输送。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传统技术存在的问题而作出本专利技术,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物品输送设备,其相对于设定输送面的运动轨迹具有良好的自由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物品输送设备,其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物品输送设备,利用振动在输送方向上输送放置在输送部的输送面上的物品,包括:所述输送部具有所述输送面,所述输送面的所述输送方向被直线状地约束;以及将所述振动施加于所述输送部的振动施加机构,所述振动施加机构包括:第一凸轮机构,所述第一凸轮机构用于把从预定驱动源输入的运动转化成第一方向上的往复直线运动,所述第一方向的往复直线运动至少具有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一个分量,并且第一凸轮机构把上述往复直线运动传送到所述输送部上;和第二凸轮机构,所述第二凸轮机构用于把从预定驱动源输入的运动转化成第二方向上的往复直线运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往复直线运动至少具有在所述输送面的法线方向上的一个分量,并且第二凸轮机构把上述往复直线运动传送到所述输送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平三郎加藤寿尚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三共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