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板固化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5105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1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具体涉及一种在固化蓄电池极板时用于存放极板的固化架。目的是提供一种极板固化架,能够缩短极板的叠放时间,减少极板的失水量,同时提高极板放置的稳定性。包括立柱,沿所述立柱从下往上依次设有加固层、叠放层;所述叠放层至少为一层;所述加固层与所述叠放层均包括将所述立柱依次连接的横梁,所述横梁围成水平框;所述叠放层还包括相互平行设置在所述水平框内的用于承托所述极板的极耳的支撑梁。通过支撑梁改变极板的放置方式,将单边悬挂改为双边支撑,无需再一块一块的去悬挂极板,而是将极板一叠一叠的放置在固化架上,大大缩短了放置时间,从而减少极板的失水量,同时提高极板放置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具体涉及一种在固化蓄电池极板时用于存放极板的固化架。
技术介绍
涂膏后的极板需要及时送入固化室内进行固化,否则极板在固化之前其表面就会大量失水,使得极板内外表面失水率相差较大,在固化过程中就会弓I起极板表面失水过快,而内外张力不同而引起开裂;极板中游离铅的氧化、板栅表面的氧化、硫酸铅的形成都与极板的含水量有关,因此保持极板在固化前的含水量至关重要。现有技术中,极板在进入固化室之前,需要一块一块的挂在固化架的挂杆上,挂满整个固化架后,再由叉车送入固化室内,由于所需时间较长,导致极板蒸发散热量较大,失水较多、温度下降大,与固化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差异较大,不利于固化。极板是利于其假极耳上的半圆形缺口斜挂在固化架的挂杆上,在搬运的过程中,极板容易晃动,互相摩擦碰撞,造成极板表面的活性物质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极板固化架,能够缩短极板的叠放时间,减少极板的失水量,同时提高极板放置的稳定性。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极板固化架,包括立柱,沿所述立柱从下往上依次设有加固层、叠放层;所述叠放层至少为一层;所述加固层与所述叠放层均包括将所述立柱依次连接的横梁,所述横梁围成水平框;所述叠放层还包括相互平行设置在所述水平框内的用于承托所述极板的极耳的支撑梁。优选的:所述支撑梁包括并排设置在所述水平框中央的中央梁。优选的:所述中央梁两侧还分别设有侧梁。优选的:所述横梁为与所述立柱焊接的角钢;所述支撑梁为与所述横梁焊接的角钢。优选的:所述立柱的底端焊接有地脚,所述地脚设有与其横截面形状相同的盲孔;所述立柱顶端可插入所述盲孔内。优选的:所述立柱的横截面为方形;所述地脚为等腰梯形体。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加固层使得固化架下部结构稳固牢靠,不易变形,避免发生固化架倾倒;叠放层用于放置极板;由于设有支撑梁,可将极板竖向叠合后,将极板两端的极耳放置在支撑梁上,支撑梁为极板两端的极耳提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与将极耳悬挂在挂杆上相比,受力更加均匀、平衡,使极板稳定的放置在固化架上,不易产生晃动,极板板身则悬空在固化架内,利于对极板板身进行固化。通过改变极板的放置方式,将单边悬挂改为双边支撑,无需再一块一块的去悬挂极板,而是将极板一叠一叠的放置在固化架上,大大缩短了放置时间,从而减少极板的失水量,同时提高极板放置的稳定性。立柱底端焊接有地脚,不仅可以使固化架更平稳的放置在地面上,更重要的是,立柱顶端可以插入地脚的盲孔内,这样就能实现多个固化架的重叠,从而扩大固化架的容量,而且比相同高度的整体式固化架要稳定得多。【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主视图;图2为实施例1的俯视图;图3为实施例2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极板固化架,包括立柱1,沿所述立柱1从下往上依次设有加固层、叠放层;所述叠放层至少为一层;所述加固层与所述叠放层均包括将所述立柱依次连接的横梁2,所述横梁2围成水平框;所述叠放层还包括相互平行设置在所述水平框内的用于承托所述极板的极耳的支撑梁。所述支撑梁包括并排设置在所述水平框中央的中央梁3,可以根据极板的宽度尺寸来设置中央梁3与平行与其的横梁2之间的距离,使得极板两端的极耳分别放在横梁2上和中央梁3上,极板板身则处于悬空状态,这样就将横梁2很好的利用起来,有利于减轻固化架的重量、节约成本;所述横梁2为与所述立柱1焊接的角钢,所述支撑梁为与所述横梁2焊接的角钢,角钢的两个面均为平面,与极板的极耳之间线面接触,当极板竖直叠合后,极板叠与角钢之间就为面面接触,位于极板叠两端的极板受到横梁2向极板叠内的作用力,使得极板叠在固化架上不会散开。所述立柱1的底端焊接有地脚4,所述地脚4设有与其横截面形状相同的盲孔;所述立柱1顶端可插入所述盲孔内。立柱1的地脚4不仅可以使固化架更平稳的放置在地面上,更重要的是,立柱1顶端可以插入地脚4的盲孔内,这样就能实现多个固化架的重叠,从而扩大固化架的容量,而且比相同高度的整体式固化架要稳定得多。所述立柱1的横截面为方形,立柱为方形更利用和角钢焊接;所述地脚4为等腰梯形体,等腰梯形体,能够使得盲孔具有较大的开口,方便立柱1顶端的插入。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所述支撑梁包括并排设置在所述水平框中央的中央梁3,所述中央梁3两侧还分别设有侧梁5。当极板的宽度较小时,侧梁5与中央梁3之间可以放置极板,同时横梁2与侧梁5之间还可以放置极板。提高了固化架的空间利用率。【主权项】1.一种极板固化架,包括立柱,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立柱从下往上依次设有加固层、叠放层;所述叠放层至少为一层;所述加固层与所述叠放层均包括将所述立柱依次连接的横梁,所述横梁围成水平框;所述叠放层还包括相互平行设置在所述水平框内的用于承托所述极板的极耳的支撑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板固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包括并排设置在所述水平框中央的中央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板固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梁两侧还分别设有侧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板固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为与所述立柱焊接的角钢;所述支撑梁为与所述横梁焊接的角钢。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极板固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底端焊接有地脚,所述地脚设有与其横截面形状相同的盲孔;所述立柱顶端可插入所述盲孔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板固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横截面为方形;所述地脚为等腰梯形体。【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具体涉及一种在固化蓄电池极板时用于存放极板的固化架。目的是提供一种极板固化架,能够缩短极板的叠放时间,减少极板的失水量,同时提高极板放置的稳定性。包括立柱,沿所述立柱从下往上依次设有加固层、叠放层;所述叠放层至少为一层;所述加固层与所述叠放层均包括将所述立柱依次连接的横梁,所述横梁围成水平框;所述叠放层还包括相互平行设置在所述水平框内的用于承托所述极板的极耳的支撑梁。通过支撑梁改变极板的放置方式,将单边悬挂改为双边支撑,无需再一块一块的去悬挂极板,而是将极板一叠一叠的放置在固化架上,大大缩短了放置时间,从而减少极板的失水量,同时提高极板放置的稳定性。【IPC分类】H01M4/21【公开号】CN204991843【申请号】CN201520607319【专利技术人】谭海云, 管建 【申请人】重庆创祥电源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申请日】2015年8月1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极板固化架,包括立柱,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立柱从下往上依次设有加固层、叠放层;所述叠放层至少为一层;所述加固层与所述叠放层均包括将所述立柱依次连接的横梁,所述横梁围成水平框;所述叠放层还包括相互平行设置在所述水平框内的用于承托所述极板的极耳的支撑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海云管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创祥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