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承国专利>正文

一种颗粒输送螺杆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3667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颗粒输送螺杆组件,包括套装在外圆筒中空内腔中的螺杆,外圆筒顶部侧面制有出料管;外圆筒底部侧面有进料口,并且制有向进料口外侧延伸的进料管;螺杆包括轴杆,轴杆侧面盘绕制有薄旋叶;轴杆底部的外周盘绕制有厚旋叶,或者轴杆底部的外周套装有一个圆筒,并且圆筒外周盘绕制有厚旋叶。因轴杆底部有厚旋叶结构,薄旋叶和厚旋叶组合设置,使得物料从进料管进入外圆筒内部,盘绕在轴杆上的厚旋叶由于高度高于进料口的上沿,使物料在进入外圆筒腔体的初期不会接触到薄旋叶;在仰角传输的过程中,能避免物料占满螺杆上部薄旋叶空间而挤压损坏设备;能够在螺杆低转速、大仰角的工况下完成输送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螺旋输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颗粒输送螺杆组件。技术背景现有公知技术中的管式螺旋输送机的结构一般包括一个固定于机架上的外圆筒,以 及装于外圆筒中心的一根带螺旋叶片的螺旋转轴,螺旋转轴两端安装在轴承座上,由电 机带动旋转。如申请号200610051978. 6的《一种管式螺旋输送机》(公告号为CN1884016A) 公开了一种管式螺旋输送机,包括一个固定于机架上的外圆筒、电机,外圆筒上设有进 料管和出料管,它还包括一个无螺旋中轴的整体螺旋叶片,螺旋叶片两端中心安装在轴 承座上,螺旋叶片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连接。螺旋叶片与外圆筒之间设有耐磨衬套。该技 术方案由于采用无螺旋中轴的整体螺旋叶片,将螺旋叶片两端中心处直接安装在轴承座 上,使得外圆筒内部传送物料的通道空间增加,从而增大了物料的输送流量。此类技术 方案的不足在于,螺旋叶片设在螺旋转轴上,其内部传送物料的通道空间是刚性的,在 具有落差的输送过程或大角度输送的过程中,由于物料的重力作用,物料会与螺旋叶片 绞合并损坏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实现物料大仰角输 送的颗粒输送螺杆组件。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颗粒输送螺杆组件,包括套装 在外圆筒中空内腔中的螺杆,外圆筒顶部侧面制有出料管;外圆筒底部侧面有进料口, 并且制有向进料口外侧延伸的进料管;螺杆包括轴杆,其中轴杆侧面盘绕制有薄旋叶; 轴杆底部的外周盘绕制有厚旋叶,或者轴杆底部的外周套装有一个圆筒,并且圆筒外周 盘绕制有厚旋叶。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厚旋叶从轴杆底端沿着轴杆轴向向 上盘绕延伸;厚旋叶盘绕延伸的长度大于进料口的口径。厚旋叶的厚度大于薄旋叶的厚度;厚旋叶的旋叶间距小于薄旋叶的旋叶间距;厚旋 叶与薄旋叶的厚度比大于等于4比1;旋叶间距与旋叶角线性对应。小间距能有效限制 进料口的进料量,使物料不会在薄旋叶处绞合。厚旋叶的旋叶角为11度至16度。薄旋叶的旋叶角大于等于13度,并且薄旋叶的 旋叶角自下向上递增。能够逐步增大物料空间的间隙并增大轴向推力,从而有效抵消物 料自重。外圆筒仰角a为30度至45度。螺杆转速为每分钟20转至每分钟60转。薄旋 叶叶片的厚度为3毫米至10毫米。薄旋叶的旋叶角自下向上递增的比率为1.01倍至1.2倍。厚旋叶结合薄旋叶,并 配合薄旋叶的旋叶角角度的递增,能够有效实现低速、大仰角输送。轴杆顶部贯穿第一轴座,并且该顶部制有能连接动力机构的端头;外圆筒底部安装 有第二轴座;外圆筒顶部安装有第一轴座。由于本技术方案采用了轴杆底部有厚旋叶结构,薄旋叶和厚旋叶组合设置,使得物料从进料管进入外圆筒内部,盘绕在轴杆上的厚旋叶由于高度高于进料口的上沿,使物 料在进入外圆筒腔体的初期不会接触到薄旋叶;并且物料在进入外圆筒腔体的初期处于 小旋叶间距的部分,在仰角传输的过程中,能避免物料占满螺杆上部薄旋叶空间而挤压 损坏设备;而且能够在螺杆低转速、大仰角的工况下顺利完成输送作业。所以本专利技术是 一种结构新颖、工艺简单、能实现物料低速、大仰角输送的颗粒输送螺杆组件。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歩详细描述。图标号说明外圆筒l、进料管ll、出料管12、螺杆2、薄旋叶21、厚旋叶22、 轴杆23、第一轴座3、第二轴座4。实施例如图1所示, 一种颗粒输送螺杆组件,包括套装在外圆筒l中空内腔中的 螺杆2,外圆筒1顶部侧面制有出料管12;外圆筒l底部侧面有进料口,并且制有向进 料口外侧延伸的进料管11;螺杆2包括轴杆23,其中轴杆23侧面盘绕制有薄旋叶21; 轴杆23底部的外周盘绕制有厚旋叶22,或者轴杆23底部的外周套装有一个圆筒,.并且 圆筒外周盘绕制有厚旋叶22。厚旋叶22从轴杆底端沿着轴杆23轴向向上盘绕延伸;厚 旋叶22盘绕延伸的长度大于进料口的口径。厚旋叶22的厚度大于薄旋叶21的厚度;厚旋叶22的旋叶间距小于薄旋叶21的旋 叶间距;厚旋叶22与薄旋叶21的厚度比等于4比1。小间距能有效限制进料口的进料 量,使物料不会在薄旋叶处绞合。厚旋叶22的旋叶角为11度至16度。薄旋叶21的旋叶角大于等于13度,并且薄 旋叶21的旋叶角自下向上递增。能够逐步增大物料空间的间隙并增大轴向推力,从而 有效抵消物料自重。外圆筒l仰角a为30度至45度,即大仰角传输。螺杆2转速为每分钟20转至每分钟60转,即低速传输。薄旋叶21叶片的厚度为4 毫米,也可根据物料的特殊特性调整厚度以增加叶片的强度。相应的厚旋叶22与薄旋 叶21的厚度比等于4比1,厚旋叶22叶片的厚度为16毫米。薄旋叶21的旋叶角自下向上递增的比率为1.05倍。厚旋叶结合薄旋叶,并配合薄 旋叶的旋叶角角度的递增,能够有效实现低速、大仰角输送。轴杆23顶部贯穿第一轴座3,并且该顶部制有能连接动力机构的端头,连接电动机, 带动螺杆2旋转;外圆筒1底部安装有第二轴座4;外圆筒1顶部安装有第一轴座3。工作过程中,物料由轴杆23在电动机的带动下旋转,物料从进料管ll进入外圆筒 l内部,盘绕在轴杆23上的厚旋叶22由于其长度大于进料口的口径,使物料在进入外 圆筒1腔体的初期不会接触到薄旋叶21,并且物料在进入外圆筒1腔体的初期处于厚旋 叶22间,在仰角传输的过程中,能避免物料占满螺杆2上部薄旋叶21之间大间隙而挤 压损坏设备。因而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结构新颖、工艺简单、能实现物料大仰角输送的颗粒输 送螺杆组件。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已被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 会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颗粒输送螺杆组件,包括套装在外圆筒(1)中空内腔中的螺杆(2),所述的外圆筒(1)顶部侧面制有出料管(12);所述的外圆筒(1)底部侧面有进料口,并且制有向进料口外侧延伸的进料管(11);所述的螺杆(2)包括轴杆(23),其特征是所述的轴杆(23)侧面盘绕制有薄旋叶(21);所述的轴杆(23)底部的外周盘绕制有厚旋叶(22),或者所述的轴杆(23)底部的外周套装有一个圆筒,并且所述的圆筒外周盘绕制有厚旋叶(2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颗粒输送螺杆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的厚旋叶(22) 从所述的轴杆底端沿着轴杆(23)轴向向上盘绕延伸;所述的厚旋叶(22)盘绕延伸的长度 大于所述的进料口的口径。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颗粒输送螺杆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的厚旋叶(22) 的厚度大于所述的薄旋叶(21)的厚度;所述的厚旋叶(22)的旋叶间距小于所述的薄旋叶 (21)的旋叶间距;所述的厚旋叶(22)与所述的薄旋叶(21)的厚度比大于等于4比1;旋 叶间距与旋叶角线性对应。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颗粒输送螺杆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的厚旋叶(22) 的旋叶角为11度至16度。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颗粒输送螺杆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的薄旋叶(21) 的旋叶角大于等于13度,并且所述的薄旋叶(21)的旋叶角自下向上递增。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颗粒输送螺杆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圆筒(l) 仰角a为30度至45度。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颗粒输送螺杆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的螺杆(2)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颗粒输送螺杆组件,包括套装在外圆筒(1)中空内腔中的螺杆(2),所述的外圆筒(1)顶部侧面制有出料管(12);所述的外圆筒(1)底部侧面有进料口,并且制有向进料口外侧延伸的进料管(11);所述的螺杆(2)包括轴杆(23),其特征是:所述的轴杆(23)侧面盘绕制有薄旋叶(21);所述的轴杆(23)底部的外周盘绕制有厚旋叶(22),或者所述的轴杆(23)底部的外周套装有一个圆筒,并且所述的圆筒外周盘绕制有厚旋叶(2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承国
申请(专利权)人:李承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