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双螺杆液体硫磺输送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12233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0 02:10
一种新型双螺杆液体硫磺输送泵,包括泵体、前轴承座、后轴承座、主动轴、从动轴、滑动轴承、机械密封、衬套、左螺旋套、右螺旋套、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与空气接触的所有过流部件全部采用双层焊接结构,所述滑动轴承采用内置滑动轴承,所述机械密封为单套机械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泵体、前轴承座和后轴承座均采用双层壁结构的保温结构,保证了液体硫磺在输送过程不发生结晶现象,同时采用滑动轴承及单套机械密封结构减少了泵组的泄露点;具有抽吸能力强、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不易泄露,无安全隐患、后续维护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体硫磺输送
,尤其是一种新型双螺杆液体硫磺输送泵。
技术介绍
硫磺是化工行业的一种常用介质,由于其挥发气体有毒,通常将其储存在地下罐内;并且具有在特定温度下,粘度较低,超过一定温度后粘度急剧增加的特性。液体硫磺输送过程中会产生液体结晶的情况,导致密封失效,密封泄露。目前国内液体硫磺输送主要采用将离心泵放入硫磺池内进行外输,由于离心泵的安全可靠性低,密封两到三天就要更换一次,且发生故障时需将泵体从硫磺池内全部取出,造成现场维护困难,同时液体硫磺会挥发出有毒气体,对现场维护人员的安全造成危害。实际生产过程中,生产任务会被耽搁。双螺杆泵具有自吸能力强、无脉动、能适合各种粘度下介质输送的特点。因此在硫磺输送领域双螺杆泵正逐渐替代离心泵,而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双螺杆硫磺输送泵普遍存在泄露点多、成本高、故障率高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往双螺杆硫磺输送泵普遍存在泄露点多、成本高、故障率高等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双螺杆液体硫磺输送泵。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双螺杆液体硫磺输送泵,包括泵体、前轴承座、后轴承座、主动轴、从动轴、滑动轴承、机械密封、衬套、左螺旋套、右螺旋套、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与空气接触的所有过流部件全部采用双层焊接结构,所述滑动轴承采用内置滑动轴承,所述机械密封为单套机械密封;所述泵体通过前轴承座、后轴承座固定有主动轴、从动轴,所述主动轴、从动轴上分别套设有左螺旋套、右螺旋套,所述衬套设置在所述泵体的内部,且所述衬套包绕于左螺旋套和右螺旋套的外部,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由滑动轴承支撑定位;所述泵体的内部设置有介质运输腔,所述滑动轴承位于所述介质运输腔内。优选的,所述的过流部件包括泵体、前轴承座和后轴承座。优选的,所述的采用双层焊接结构的泵体内设有独立的加热腔。优选的,所述的蒸汽入口至少为3个。优选的,所述的蒸汽出口至少为3个。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技术中的泵体、前轴承座和后轴承座这些主要过流部件均采用双层焊接结构的保温结构,以及泵体内设的加热腔保证了液体硫磺在输送过程不发生结晶现象,同时采用内置滑动轴承及单套机械密封结构减少了泵组的泄露点。2、本技术具有抽吸能力强、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不易泄露,无安全隐患、后续维护成本低等优点,尤其适用于液体硫磺的抽吸增压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泵体;2、前轴承座;3、后轴承座;4、主动轴;5、从动轴;6、滑动轴承;7、机械密封;8、衬套;9、左螺旋套;10、右螺旋套;11、蒸汽入口a;12、蒸汽入口b;13、蒸汽入口c;14、蒸汽出口a;15、蒸汽出口b;16、蒸汽出口c。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双螺杆液体硫磺输送泵,包括泵体1、前轴承座2、后轴承座3、主动轴4、从动轴5、滑动轴承6、机械密封7、衬套8、左螺旋套9、右螺旋套10、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与空气接触的所有过流部件全部采用双层焊接结构,所述滑动轴承6采用内置滑动轴承,所述机械密封7为单套机械密封;所述泵体1通过前轴承座2、后轴承座3固定有主动轴4、从动轴5,所述主动轴4、从动轴5上分别套设有左螺旋套9、右螺旋套10,所述衬套8设置在所述泵体1的内部,且所述衬套8包绕于左螺旋套9和右螺旋套10的外部,所述主动轴4和从动轴5由滑动轴承6支撑定位;所述泵体1的内部设置有介质运输腔,所述滑动轴承6位于所述介质运输腔内。所述的过流部件包括泵体1、前轴承座2和后轴承座3;所述的采用双层焊接结构的泵体1内设有独立的加热腔;所述的蒸汽入口至少为3个;所述的蒸汽出口至少为3个。具体实施例,由于液体硫磺对温度要求较高,因此与空气接触的所有过流部件全部采用双层焊接结构,其中所述的泵体1、前轴承座2和后轴承座3均采用双层焊接结构,所述泵体1上设有相对应的蒸汽入口b12和蒸汽出口b15,所述前轴承座2上设有相对应的蒸汽入口b13和蒸汽出口b16,所述后轴承座3上设有相对应的蒸汽入口b11和蒸汽出口b14。在输送液体硫磺介质时,可通过蒸汽对其进行加热保温,保证液体硫磺在输送过程不发生结晶现象。采用内置滑动轴承对主动轴4和从动轴5进支撑定位,使机械密封7由传统的4套结构变为1单套,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减小了本技术的外泄点;采用具有高自吸能力的左螺旋套9、右螺旋套10保证泵组能将较低液位下的液体硫磺抽吸上来。当本技术所述的双螺杆输送泵旋转时,物料液体硫磺顺着左螺旋套9和右螺旋套10上的螺旋槽与泵体1、衬套8内壁面形成的密封空间向前流动,同时因体积的变化使液体硫磺获得压力能,液体硫磺能量的获得与粘度有直接关系。本技术是靠齿轮箱中的同步齿轮传递动力,主动轴4带动同步齿轮旋转,从而带动从动轴5运转,两根主动轴4和从动轴5不直接接触,其间有一定的啮合间隙,随着粘度的大小来调整啮合间隙,从而可得到不同的流量和压力。设有独立的加热腔的泵体1,泵体1加热到规定温度,此时泵体1必须用手盘动。为避免温差引起的应力,输送介质和载热体之间的温差应尽可能小。本技术中的泵体、前轴承座和后轴承座均采用双层壁结构的保温结构,以及泵体内设的加热腔保证了液体硫磺在输送过程不发生结晶现象,同时采用内置滑动轴承及单套机械密封结构减少了泵组的泄露点。具有抽吸能力强、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不易泄露,无安全隐患、后续维护成本低等优点,尤其适用于液体硫磺的抽吸增压泵。需要强调的是,本技术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新型双螺杆液体硫磺输送泵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双螺杆液体硫磺输送泵,包括泵体(1)、前轴承座(2)、后轴承座(3)、主动轴(4)、从动轴(5)、滑动轴承(6)、机械密封(7)、衬套(8)、左螺旋套(9)、右螺旋套(10)、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其特征在于:与空气接触的所有过流部件全部采用双层焊接结构,所述的滑动轴承(6)采用内置滑动轴承,所述的机械密封(7)为单套机械密封;所述泵体(1)通过前轴承座(2)、后轴承座(3)固定有主动轴(4)、从动轴(5),所述主动轴(4)、从动轴(5)上分别套设有左螺旋套(9)、右螺旋套(10),所述衬套(8)设置在所述泵体(1)的内部,且所述衬套(8)包绕于左螺旋套(9)和右螺旋套(10)的外部,所述主动轴(4)和从动轴(5)由滑动轴承(6)支撑定位;所述泵体(1)的内部设置有介质运输腔,所述滑动轴承(6)位于所述介质运输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双螺杆液体硫磺输送泵,包括泵体(1)、前轴承座(2)、后轴承座(3)、主动轴(4)、从动轴(5)、滑动轴承(6)、机械密封(7)、衬套(8)、左螺旋套(9)、右螺旋套(10)、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其特征在于:与空气接触的所有过流部件全部采用双层焊接结构,所述的滑动轴承(6)采用内置滑动轴承,所述的机械密封(7)为单套机械密封;所述泵体(1)通过前轴承座(2)、后轴承座(3)固定有主动轴(4)、从动轴(5),所述主动轴(4)、从动轴(5)上分别套设有左螺旋套(9)、右螺旋套(10),所述衬套(8)设置在所述泵体(1)的内部,且所述衬套(8)包绕于左螺旋套(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君张晨阳李宁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君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