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朝书专利>正文

单组对行起膜收膜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2396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5 0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是一种单组对行起膜收膜机,其包括机架,机架设有限深轮和支撑运输轮,机架的前端安装有第一变速箱和第二变速箱;第一变速箱的左侧连接有第一传动轴,机架上设有第二传动轴,第一传动轴驱动第二传动轴转动;机架的中部安装有残膜输送机,第二传动轴驱动残膜输送机运动;机架的后部安装有集膜箱;第一变速箱的右侧连接有第四传动轴,第四传动轴驱动第二变速箱,第二变速箱驱动滚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起膜阻力小,并且不拔作物秸秆,只起膜不拔杆,效率高,拾净率高,确保了秸秆还田的实施,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是一种单组对行起膜收膜机
技术介绍
农田地膜覆盖技术可使田间土壤中有限积温增加,农作物生育期相对延长,土壤保墒效果好,进而有效解决了冷害、旱地的增产问题。农田地膜的回收多采用人工操作,然而,传统的人工接膜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且回收率低,捡拾不净,将遗留大量残膜,会加重使用者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尤其残膜将长年累月积累在土壤中,形成“白色”污染,从而破坏农田的生态环境,并形成阻隔层,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甚至死亡,还会影响农机具的田间作业质量。目前市场上的残膜回收机,对农田不拔杆收膜的只有搂耙式,并且搂耙出的地膜只能成堆放在田中,还需要人工进行收集,自动化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单组对行起膜收膜机,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残膜回收机存在的不拔杆只收膜的只有搂耙式、搂耙出的地膜只能堆放在田中、还需要人工进行收集、自动化程度不高、费时费力、施工效率较低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单组对行起膜收膜机,包括机架,机架的前部下端设有限深轮,机架的后部下端设有支撑运输轮,机架的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变速箱和第二变速箱;第一变速箱的左侧输出轴连接有第一传动轴,位于第一传动轴后侧的机架上设有第二传动轴,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之间通过第一传动机构连接;机架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残膜输送机,第二传动轴与残膜输送机的动力输入轴之间通过第三传动机构连接;机架的后部固定安装有集膜箱,集膜箱位于残膜输送机后部卸料端的下方;第一变速箱的右侧输出轴连接有第四传动轴,第四传动轴的输出端与第二变速箱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变速箱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五传动轴,第五传动轴上固定安装有滚刀。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传动轴上的第一齿轮,以及设置在第二传动轴上与第一齿轮相配合的第二齿轮。上述位于第一传动轴下方的机架上设有第三传动轴,第三传动轴上固定安装有拨轮,滚刀位于拨轮的下方,第一传动轴与第三传动轴之间通过第二传动机构连接,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传动皮带,第一皮带轮固定安装在第一传动轴的左端,第二皮带轮固定安装在第三传动轴的左端,传动皮带安装在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上。上述第三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第一链条,第一链轮固定安装在第二传动轴的左端,第二链轮固定安装在残膜输送机的动力输入轴的左端,第一链条安装在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上;或/和,第一变速箱固定安装在机架的前端中部,第二变速箱固定安装在机架的前端右部。上述残膜输送机包括平行设置的动力输入轴、第六传动轴、第七传动轴和传送链板,动力输入轴、第六传动轴、第七传动轴呈三角形布置,动力输入轴位于第七传动轴的右下方,第六传动轴位于第七传动轴的左上方,动力输入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三链轮和第四链轮,第六传动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五链轮和第六链轮,第七传动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七链轮和第八链轮,传送链板安装在第三链轮、第四链轮、第五链轮、第六链轮、第七链轮和第八链轮上,传送链板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圆管,圆管上固定安装有挑膜弹齿。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与拖拉机连接,拖拉机的动力驱动第一变速箱,第一变速箱的右侧驱动第二变速箱,第二变速箱驱动滚刀作业,滚刀向后转动,将田中的地膜从地面挖出并向后抛出;第一变速箱的左侧驱动残膜输送机和拨轮,残膜输送机可接住滚刀向后抛出的地膜,并把残膜向后运输至集膜箱中,拨轮可辅助滚刀将膜向后抛送。该单组对行起膜收膜机起膜阻力小,不拔作物秸杆,只起膜不拔杆;在棉田中进行起膜作业时,先用粉碎机将棉杆粉碎至80mm至100mm的高度,再用该单组对行起膜收膜机起膜收膜,效率高,拾净率高,加上本滚刀的特殊设计和功能,确保了秸杆还田的作用,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机架,2为限深轮,3为支撑运输轮,4为第一变速箱,5为第二变速箱,6为第一传动轴,7为第二传动轴,8为第三传动轴,9为集膜箱,10为第四传动轴,11为第五传动轴,12为滚刀,13为第一齿轮,14为第二齿轮,15为第一皮带轮,16为第二皮带轮,17为传动皮带,18为第一链轮,19为第二链轮,20为第一链条,21为动力输入轴,22为第六传动轴,23为第七传动轴,24为传送链板,25为第三链轮,26为第五链轮,27为第七链轮,28为圆管,29为挑膜弹齿,30为拨轮,30为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2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2、3、4所示,该单组对行起膜收膜机包括机架1,机架1的前部下端设有限深轮2,机架1的后部下端设有支撑运输轮3,机架1的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变速箱4和第二变速箱5 ;第一变速箱4的左侧输出轴连接有第一传动轴6,位于第一传动轴6后侧的机架1上设有第二传动轴7,第一传动轴6与第二传动轴7之间通过第一传动机构连接;机架1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残膜输送机,第二传动轴7与残膜输送机的动力输入轴21之间通过第三传动机构连接;机架1的后部固定安装有集膜箱9,集膜箱9位于残膜输送机后部卸料端的下方;第一变速箱4的右侧输出轴连接有第四传动轴10,第四传动轴10的输出端与第二变速箱5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变速箱5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五传动轴11,第五传动轴11上固定安装有滚刀12。使用时,拖拉机通过连接板30与该单组对行起膜收膜机连接,拖拉机的后动力输出轴与第一变速箱4的动力输入轴连接,第一变速箱4通过第四传动轴10将动力传输给第二变速箱5,第二变速箱5的输出轴驱动第五传动轴11转动,第五传动轴11带动滚刀12转动,滚刀12向后转动,将田中的地膜从地面挖出并向后抛送;第一变速箱4的左侧输出轴带动第一传动轴6转动,第一传动轴6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带动第二传动轴7转动,第二传动轴7通过第二传动机构带动残膜输送机转动,残膜输送机可接住滚刀12向后抛出的地膜,并把残膜向后运输至集膜箱9中。该单组对行起膜收膜机起膜阻力小,不拔作物稻杆,只起膜不拔杆;在棉田中进行起膜作业时,先用粉碎机将棉杆粉碎至80mm至100mm的高度,再用该单组对行起膜收膜机起膜收膜,效率高,拾净率高,加上本滚刀12的特殊设计和功能,确保了秸杆还田的作用。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单组对行起膜收膜机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3所示,上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传动轴6上的第一齿轮13,以及设置在第二传动轴7上与第一齿轮13相配合的第二齿轮14。这样,第一传动轴6转动带动第一齿轮13转动,第一齿轮13和第二齿轮14啮合,第二齿轮14带动第二传动轴7转动,从而实现了第一传动轴6驱动第二传动轴7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组对行起膜收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机架的前部下端设有限深轮,机架的后部下端设有支撑运输轮,机架的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变速箱和第二变速箱;第一变速箱的左侧输出轴连接有第一传动轴,位于第一传动轴后侧的机架上设有第二传动轴,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之间通过第一传动机构连接;机架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残膜输送机,第二传动轴与残膜输送机的动力输入轴之间通过第三传动机构连接;机架的后部固定安装有集膜箱,集膜箱位于残膜输送机后部卸料端的下方;第一变速箱的右侧输出轴连接有第四传动轴,第四传动轴的输出端与第二变速箱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变速箱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五传动轴,第五传动轴上固定安装有滚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朝书
申请(专利权)人:张朝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