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髌骨骨折的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714023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4 2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髌骨骨折的固定装置,包括带状编织部分和空心螺钉,带状编织部分至少一端上连接有牵引针;空心螺钉设置在髌骨骨折处预设的钻孔内,带状编织部分在牵引针的带动下穿设在空心螺钉的中心孔内,且带状编织部分呈交叉式压在髌骨骨折处。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避免了植入物对植入部位的刺激,解决了植入物需二次手术取出的难题;带状编织部分具有较低的弹性模量,螺钉部分具有动力加压的特性,在提供高效固定的同时,有效保护了固定部位的血供,降低了患者术后的痛苦,缩短了患者的康复周期;带状编织部分对于轻微的粉碎性髌骨骨折提供了有效的固定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髌骨骨折的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髌骨是人体最大的子骨,位于膝关节前方,具有保护膝关节的作用。髌骨后面的关节面与股骨滑车面相对。股四头肌附着在髌骨上缘,部分筋膜经髌骨前方延续为髌韧带,止于胫骨结节。髌骨在人体膝盖运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作为伸膝装置的中间结构,它将股四头肌产生的拉力传向髌腱;髌骨在伸膝时起到杠杆作用,能有效的增加伸膝装置对于膝关节屈伸轴点的杠杆力臂;通过髌骨在股骨滑车面上的滑动,也可以消减股四头肌对股骨下端前面的摩擦。髌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其发生率约占全身各部位骨折的1%。髌骨骨折经常是由直接外力或股四头肌突然剧烈收缩引起,骨折后会造成膝关节装置连续性丧失和潜在的髌股关节失调。髌骨骨折手术治疗时,需要耐受高张力的内固定。髌骨骨折传统的固定方法是克氏针张力带法。将钢丝置于髌骨张力侧,使之在承受功能状负荷时,由于肌肉等收缩因素,钢丝能有效地把张力转变成动力,产生轴端间轴向加压,不产生旋转力,有利于内固定的稳定性。两根克氏针位于骨质的中央,起到防止旋转和成角的作用。A0学派对克氏针张力带技术进行了改进,创造出了空心钉张力带法,使手术符合“A0原则”,逐渐成为临床上治疗髌骨骨折的经典方法。但是,空心钉张力带法存在一些临床缺陷:一是空心钉刺激周围软组织产生疼痛,空心钉断裂松动,术后钢丝打结部位的刺激造成患者不适;二是手术操作复杂,创伤较大,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三是线性固定带与髌骨接触部位单位面积内承受压力较大导致软组织会坏死、液化、吸收、纤维化,使张力带钢丝松动,四是对于粉碎性的骨折难以固定。综上,亟需找到一种新型的治疗髌骨骨折的手术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能够简单高效地恢复髌骨的连续性和关节面的平整性,预防创伤性关节炎,修补肌腱膜,以恢复膝关节的伸直动作及稳定机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髌骨骨折的固定装置,包括带状编织部分和空心螺钉,所述带状编织部分至少一端上连接有牵引针所述空心螺钉设置在髌骨骨折处连接多个骨折部分,所述带状编织部分在所述牵引针的带动下穿设在所述空心螺钉的中心孔内,且所述带状编织部分呈交叉式压在髌骨骨折处。较佳地,所述带状编织部分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编织而成。较佳地,所述带状编织部分的厚度为0.19?0.21mm,宽度为2.5?4.5mm。较佳地,所述带状编织部分的最大抗压能力大于等于60±10MPa,所述带状编织部分的断裂伸长率为20 %?30 %。较佳地,所述带状编织部分通过连接线连接所述牵引针,所述连接线为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编织而成的缝合线。较佳地,所述连接线与所述牵引针、所述带状编织部分之间的连接强度大于等于80N。较佳地,所述空心螺钉采用聚醚醚酮材料制作而成。较佳地,所述空心螺钉的头端的末端预留有非螺纹收口部分。较佳地,所述空心螺钉的尾端的末端上设置成截面为六边形的结构。较佳地,所述空心螺钉的断裂强度大于等于90Mpa。较佳地,所述空心螺钉外侧面上不全部设置有螺纹段;所述空心螺钉置于骨折的髌骨内连接多个骨折部分,且至少一个骨折部分内的空心螺钉上不设置有所述螺纹段。较佳地,所述固定装置至少包括有两根空心螺钉,所述两根空心螺钉垂直于骨折面置入髌骨骨折对侧,且所述两根空心螺钉相互平行。较佳地,所述带状编织部分穿过两所述空心螺钉后,呈“8”字型排布。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髌骨骨折的固定装置,以“B0原则”为指导,由采用聚醚醚酮制成的空心螺钉和一条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成的带状编织部分组合而成;本专利技术具有优良生物相容性,避免了植入物对植入部位的刺激,解决了植入物需二次手术取出的难题;带状编织部分具有较低的弹性模量,螺钉部分采用半螺纹设计,在提供髌骨高效固定的同时,动力加压的固定方式有效保护了固定部位的血供,降低了患者术后的痛苦,缩短了患者的康复周期;带状编织部分对于轻微的粉碎性髌骨骨折也能够提供有效的固定方式;另外,本专利技术引入“微创”理念,解决了先前手术操作复杂,创伤大,术后患者疼痛、局部刺激严重等问题。【附图说明】结合附图,通过下文的述详细说明,可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带状编织部分与牵引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空心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固定装置固定骨折的髌骨的示意图。符号说明: 1-髌骨 2-带状编织部分 3-牵引针 4-空心螺钉 41-非螺纹收口部分 42-六边形结构 5-连接线。【具体实施方式】参见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然而,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实现,并且不应解释为受在此提出之实施例的限制。相反,提出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达成充分及完整公开,并且使本
的技术人员完全了解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这些附图中,为清楚起见,可能放大了层及区域的尺寸及相对尺寸。参照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髌骨骨折的固定装置,包括有带状编织部分2和空心螺钉4,空心螺钉4设置在髌骨骨折处预留的钻孔内,初步连接骨折了的髌骨;带状编织部分2穿设在空心螺钉4的中心孔内,且使得带状编织部分2呈交叉式压在髌骨骨折处,带状编织部分2起到收紧固定的效果。本专利技术能够简单高效地恢复髌骨的连续性和关节面的平整性,预防创伤性关节炎,修补肌腱膜,以恢复膝关节的伸直动作及稳定机能。具体的,带状编织部分2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纱线编织而成,以便使得带状编织部分植入后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减少副反应的发生,同时该材料强度较高;具体编织时可先将纱线编织成筒状,再经编织机压合定型成带状结构,当然带状编织部分2的编织方式并不以此为限,此处不作限制;编织好的带状编织部分2上形成若干均匀分布的网孔,网孔的形状可以为正方形、长方形等,此处不作限制。带状编织部分2的厚度优选的为0.19?0.21mm,带状编织部分2不能够太厚,防止手术后形成凸起,以保证关节面的平整性,也不能够太薄,以保证带状编织部分2的强度。带状编织部分2的宽度优选的为宽度为2.5?4.5mm,其宽度的选值具体可根据髌骨的大小来确定,通常设置有3.0mm、3.5mm和4.0mm三个规格以供选择。带状编织部分2的长度可根据具体情况来设定,通常设置为30cm。上述关于带状编织部分2的各个尺寸,在本专利技术中均不作具体值的设定,在根据具体情况设定的同时,需保证带状编织部分2的最大抗拉强度不小于60± lOMPa,以保证带状编织部分能够有效的固定骨折的髌骨,使其不易断裂;另外,也得保证带状编织部分2的断裂伸长率不小于20% ;带状编织部分2的断裂伸长率不能够太大,太大会使得带状编织部分2在长时间使用后出现松弛的现象,带状编织部分2的断裂伸长率也不能够太小,太小会使得带状编织部分对髌骨造成压迫,导致血液流通不畅等问题,优选的带状编织部分2的断裂伸长率的范围为20%?30%。本专利技术通过带状编织部分2来代替现有技术中的钢丝线等,柔性的带状编织部分2增加了与髌骨1接触固定部分的面积,降低了接触固定部分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压力,保护了被固定部分组织的局部血运,避免了组织坏死的发生;同时,柔性带状编织部分2具有低弹性模量,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髌骨骨折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带状编织部分和空心螺钉,所述带状编织部分至少一端上连接有牵引针;所述空心螺钉设置在髌骨骨折处连接多个骨折部分,所述带状编织部分在所述牵引针的带动下穿设在所述空心螺钉的中心孔内,且所述带状编织部分呈交叉式压在髌骨骨折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志晓陈波谢彦杰王翠翠黄碧霞孙赟辉张正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凯利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