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群专利>正文

髌骨锁定加压内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641311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1 1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髌骨锁定加压内固定装置,包括:针体、钛缆和螺帽;针体包括针尖和针身;针身设置有外螺纹;螺帽为中空结构,前端空腔中设置有内螺纹,且与针身的外螺纹相配合;螺帽的尾端在横向方向设置有相通的第1穿孔和第2穿孔;第1穿孔和第2穿孔的孔径大于钛缆的外径,第1穿孔和第2穿孔提供钛缆穿过的通道。优点为:(1)通过针体和螺帽的螺纹连接,并辅助钛缆锁紧,能够有效防止因髌骨骨折后功能锻炼期间出现的针体松动或脱出现象,提高了内固定器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有利于骨折断端的锁定加压和愈合。(2)针尖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固定在圆顿的螺帽内,避免内固定物对股四头肌的锐性刺激,提供患者对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髌骨锁定加压内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髌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外科手术的治疗目的主要是恢复髂骨关节面的平整性和伸膝装置的连续性。目前,临床上治疗髌骨骨折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所采用的内固定结构主要为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结构。然而,上述内固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为:(I)在手术中,需要将克氏针折弯成大于90度的弯钩,以防止张力钢丝脱落,一方面,弯钩易刺激皮肤和肌肉,造成伤痛;另一方面,在将克氏针折弯的过程中,易引起克氏针或钢丝松动,导致骨折移位。(2)克氏针端部仅靠折弯的方式,当术后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时,易引起针体松动或脱出,造成张力带钢丝脱落,使内固定失效。(3)骨折断端术中无法通过内固定实现加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髌骨锁定加压内固定装置,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髌骨锁定加压内固定装置,包括:针体1、钛缆2和螺帽3 ;所述针体I包括依次连接的针尖1-1和针身1-2 ;所述针尖l-ι和所述针身1-2 —体成形,所述针身1-2的前端设置所述针尖1-1 ;所述针身1-2的尾部与所述钛缆2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所述针尖1-1为光滑外表面;所述针身1-2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螺帽3为中空结构,所述螺帽3的前端空腔中设置有长度为L的内螺纹3-1,且与所述针身1-2的外螺纹相配合;所述螺帽3的尾端在横向方向设置有相通的第I穿孔3-2和第2穿孔3-3 ;所述第I穿孔3-2和所述第2穿孔3_3的孔径大于所述钛缆2的外径,所述第I穿孔3-2和所述第2穿孔3-3提供所述钛缆2穿过的通道。优选的,所述针身1-2的长度为70?120mm,直径为2.0mm?2.5mm ;所述的针身外螺纹螺距为1.5-2.0mm ;所述针尖1_1的长度为10mm。优选的,所述钛缆2的直径为1.0?1.5mm。优选的,所述内螺纹3-1的长度L值为10?15mm ;所述内螺纹3-1的螺距为1.5?2.0mm ;所述内螺纹3-1的直径为2.5?2.8mm。优选的,在所述螺帽3的顶部还设置有螺盖3-4。优选的,所述螺盖3-4为半沉头状。本技术提供的髌骨锁定加压内固定装置具有以下优点:(I)通过针体和螺帽的螺纹连接,并辅助钛缆锁紧,能够有效防止因髌骨骨折后功能锻炼期间出现的针体松动或脱出现象,提高了内固定器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有利于骨折断端的锁定加压和愈合;(2)针尖固定完成后多余部分被去除,并将其固定在圆顿的螺帽内,从而避免内固定物对股四头肌的锐性刺激,提供患者对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3)还具有结构简单和操作方便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髌骨锁定加压内固定装置在使用状态时的侧视图;图2为髌骨锁定加压内固定装置在使用状态时的正视图;图3为针体I和钛缆2结合状态示意图;图4为螺帽3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一种髌骨锁定加压内固定装置,包括:针体1、钛缆2和螺帽3 ;如图1所示,为髌骨锁定加压内固定装置在使用状态时的侧视图;如图2所示,为髌骨锁定加压内固定装置在使用状态时的正视图;如图3所示,为针体I和钛缆2结合状态示意图,由图3可见,针体I包括依次连接的针尖1-1和针身1-2 ;针尖1-1和针身1-2 —体成形,针身1-2的前端设置针尖1-1 ;针身1-2的尾部与钛缆2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针尖1-1为光滑外表面;针身1-2设置有外螺纹;如图4所示,为螺帽3结构示意图,螺帽3为中空结构,螺帽3的前端空腔中设置有长度为L的内螺纹3-1,且与针身1-2的外螺纹相配合;螺帽3的尾端在横向方向设置有相通的第I穿孔3-2和第2穿孔3-3 ;第I穿孔3-2和第2穿孔3_3的孔径大于钛缆2的外径,第I穿孔3-2和第2穿孔3-3提供钛缆2穿过的通道。可见,螺帽3前端设置内螺纹,当将螺帽3套于针体时,通过和设置外螺纹的针体部分配合,实现锁定加压。上述髌骨锁定加压内固定装置,为医用设备,通常情况下,需要满足以下参数规格:(I)针身1-2的长度为70?120mm,直径为2.0mm?2.5mm ;此处,针身的直径不宜太细,如果过细,将不能有效对抗膝关节活动时产生的纵向应力,从而发生弯曲而致钛缆松动。(2)针尖1-1的长度为10mm。针尖可采用锥形针尖,其锥角为15?30度。通过在针身前端设置针尖,达到方便将针身穿入到骨质的作用。但针尖不宜过尖,防止在穿入到骨质的过程中发生断裂。(3)钛缆2的直径为1.0?1.5mm。钛缆需选择具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钛缆,当钛缆锁紧固定后,膝关节屈曲时,钛缆被拉的很紧,此时使钛缆产生足够的张力,并转变为对骨折端的压应力,有利于促进骨折的愈合。另外,在螺帽本体3-1的顶部还设置有螺盖3-4 ;螺盖3-4的直径大于螺帽本体3-1的直径。螺盖3-4为设计为半沉头状。(4)螺帽前端内螺纹3-1的长度L值为10?15mm ;内螺纹3_1的螺距为1.5?2.0mm ;内螺纹3-1的直径为2.5?2.8_。上述髌骨锁定加压内固定装置,参见图1和图2,其使用方法为:(I)手术时,首先将骨折断端复位,然后,在病人髌骨骨折部位,自下而上分别逆行平行穿入两枚锁定加压内固定装置,使针尖穿过髌骨上端而露在髌骨外面,针体后端带有钛缆;(2)确定露在髌骨外面的针尖位置,采用空心钻逆行预钻螺帽安置的部位,然后剪断髌骨以外长度的针尖和针身,,最后分别拧上螺帽,每个螺帽设置有两个穿孔;可见,在将针体穿出骨质后,对于露出骨质的针尖,本技术中,不需要将针尖折弯而固定,而是直接在露出部分拧上螺帽,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针尖折弯而带来的各种问题;另外,螺帽与针身配合作用,可为骨折断端提供稳定加压,促进骨骼愈合,同时避免刺激肌肉软组织,为关节的动力结构提供保护。另外,由于螺帽与针身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固定,有利于增加内固定装置对髌骨的把持力。(3)使两个针体尾部的钛缆在髌骨前方“8”字反向交叉,并绕过螺帽的穿孔后锁紧,剪断残余钛缆,达到牢固固定的目的。此处,由于螺帽设置有穿孔,两条钛缆穿过穿孔而结扎,一方面,具有钛缆易结扎的优点;另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提高钛缆的固定效果,防止钛缆脱落而使内固定失效。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髌骨锁定加压内固定装置具有以下优点:(I)通过针体和螺帽的螺纹连接,并辅助钛缆锁紧,能够有效防止因髌骨骨折后功能锻炼期间出现的针体松动或脱出现象,提高了内固定器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有利于骨折断端的锁定加压和愈合;(2)针尖固定完成后多余部分被去除,并将其固定在圆顿的螺帽内,从而避免内固定物对股四头肌的锐性刺激,提供患者对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3)还具有结构简单和操作方便等优点。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髌骨锁定加压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针体(1)、钛缆(2)和螺帽(3); 所述针体(I)包括依次连接的针尖(1-1)和针身(1-2);所述针尖(1-1)和所述针身(1-2) —体成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髌骨锁定加压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针体(1)、钛缆(2)和螺帽(3);所述针体(1)包括依次连接的针尖(1‑1)和针身(1‑2);所述针尖(1‑1)和所述针身(1‑2)一体成形,所述针身(1‑2)的前端设置所述针尖(1‑1);所述针身(1‑2)的尾部与所述钛缆(2)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所述针尖(1‑1)为光滑外表面;所述针身(1‑2)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螺帽(3)为中空结构,所述螺帽(3)的前端空腔中设置有长度为L的内螺纹(3‑1),且与所述针身(1‑2)的外螺纹相配合;所述螺帽(3)的尾端在横向方向设置有相通的第1穿孔(3‑2)和第2穿孔(3‑3);所述第1穿孔(3‑2)和所述第2穿孔(3‑3)的孔径大于所述钛缆(2)的外径,所述第1穿孔(3‑2)和所述第2穿孔(3‑3)提供所述钛缆(2)穿过的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群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张群张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