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式地下压缩垃圾中转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9831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翻转式地下压缩垃圾中转站,包括设置在地坑内的封闭式垃圾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地坑内贴近垃圾集装箱的一端设有垃圾投放室,垃圾投放室贴近垃圾集装箱的端部敞口,增设托架、压实机构和提升装置,垃圾集装箱放置在托架上,两者销连接,托架与地面铰接,垃圾集装箱在邻近垃圾投放室的端部设有开口,开口的底部与垃圾投放室的底面齐平,与其对应在开口的对面设置水平压实机构,提升装置包括托架、位于垃圾集装箱两侧与托架铰接的连杆、与连杆铰接的摆杆和与摆杆铰接的液压缸,摆杆的另一端与地面铰接,液压缸的另一端与坑底面铰接。清除垃圾时支撑液压缸推动摆杆,通过连杆使托架翻转将垃圾集装箱翻转到车箱上拉走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翻转式地下压缩垃圾中转站所属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翻转式地下压缩垃圾中转站,属于城市垃圾压缩收集清运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垃圾转运站在垃圾集中后,采用大型垃圾集装箱直接吊装在运输车辆上向垃圾场运送,一是不经压缩和简单压缩,由于体积大增加运输次数和运送车辆;二是多数垃圾集装箱不能封闭,造成运输过程中泄漏,特别是遇到大风天,易造成纸屑和塑料袋满天飞扬,在运输途中造成二次环境污染;三是垃圾集装箱的装卸机构动作过于繁琐,稳定可靠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工作性能优良的翻转式地下压缩垃圾中转站。其
技术实现思路
为:包括设置在地坑内的封闭式垃圾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地坑内贴近垃圾集装箱的一端设有垃圾投放室,垃圾投放室贴近垃圾集装箱的端部敞口,增设托架、压实机构和提升装置,垃圾集装箱放置在托架上,两者销连接,托架与地面铰接,垃圾集装箱在邻近垃圾投放室的端部设有开口,开口的底部与垃圾投放室的底面齐平,与其对应在开口的对面设置水平压实机构,提升装置包括托架、位于垃圾集装箱两侧与托架铰接的连杆、与连杆铰接的摆杆和与摆杆铰接的液压缸,摆杆的另一端与地面铰接,液压缸的另一端与坑底面铰接。所述翻转式地下压缩垃圾中转站,托架包括底板、托腿和支腿,其中托腿底端与底板邻近垃圾投放室端固定连接,其顶端与支腿固定连接,底板和支腿分居托腿的两侧,支腿的另一端与地面铰接。所述翻转式地下压缩垃圾中转站,连杆与底板铰接的位置位于底板的中部,液压缸与坑底面铰接的位置位于垃圾投放室两侧的下方,摆杆与地面铰接的位置位于垃圾投放室的两侧。所述翻转式地下压缩垃圾中转站,压实机构包括压缩液压缸和压头,其中压缩液压缸固定在开口对面的地坑侧壁上,推杆探入垃圾投放室内,其端部固定有与开口相吻合的压头。-->所述翻转式地下压缩垃圾中转站,托腿的下端与垃圾集装箱的相应位置均设有销孔,垃圾集装箱与托腿销连接。其工作原理为:当垃圾倒入垃圾投放室后,压缩液压缸带动压头做水平往复运动,进而对垃圾施加压力,由垃圾投放室与垃圾集装箱的连通开口处压入垃圾集装箱。压缩的垃圾充满垃圾集装箱后,将垃圾集装箱的开口处关闭。此时起支撑作用的液压缸驱动摆杆,摆杆通过连杆带动旋转托架,将垃圾箱翻转至车厢,然后拔掉销子,落下车厢,将垃圾集装箱运往垃圾场,其它设备复位。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增设了垃圾压实机构,对垃圾集装箱内的垃圾进行了压实,在不增加运输车辆的情况下,提高了垃圾运输量;(2)由于垃圾压缩箱采取全封闭,在运输途中无污染;(3)由于采用了翻转托架和摆杆机构,使垃圾箱的装卸更加快捷和稳定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垃圾集装箱处于翻转状态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1、地坑 2、垃圾集装箱 3、垃圾投放室 4、底板 5、托腿 6、支腿 7、开口 8、压缩液压缸 9、推杆 10、压头 11、连杆 12、摆杆 13、液压缸 14、销 15、链条 16、车厢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地坑1内贴近垃圾集装箱2的一端设有垃圾投放室3,垃圾投放室3贴近垃圾集装箱2的端部敞口,垃圾集装箱2放置在托架上,托架包括底板4、托腿5和支腿6,其中托腿5底端与底板4邻近垃圾投放室3端固定连接,其顶端与支腿6固定连接,底板4和支腿6分居托腿5的两侧,支腿6的另一端与地面铰接,垃圾集装箱2放置在底板4上,与托腿5的下部经销14连接,垃圾集装箱2在邻近垃圾投放室3的端部设有开口7,开口7的底部与垃圾投放室3的底面齐平,压缩液压缸8固定在开口7对面的地坑1的侧壁上,推杆9探入垃圾投放室3内,其端部固定有与开口7相吻合的压头10,压头10在压缩液压缸8的驱动下对垃圾投放室3内的垃圾进行压实,并由开口7压入垃圾集装箱2内。连杆11位于垃圾集装箱2的两侧,其一端与底板4的中部铰接,另一端与摆杆12铰接,摆杆12的另一端与垃圾投放室3两侧的坑壁铰接,液压缸13的一端与摆杆12铰接,其另一端与位于垃圾投放室3两侧下方的地坑1底面铰接。链条15设置在垃圾集装箱2的侧壁上。-->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压缩的垃圾充满垃圾集装箱2后,将垃圾集装箱2的开口7处关闭。此时起支撑作用的液压缸13驱动摆杆12,摆杆12通过连杆11带动托架以支腿6与地面铰接处为中心翻转,将垃圾集装箱2翻转至车厢16,将链条15的另一端与车厢16连接,然后拔掉销14,落下车厢16,将垃圾集装箱2运往垃圾场,其它设备复位,从而完成垃圾集装箱2的一次装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翻转式地下压缩垃圾中转站,包括设置在地坑(1)内的封闭式垃圾集装箱(2),其特征在于:地坑(1)内贴近垃圾集装箱(2)的一端设有垃圾投放室(3),垃圾投放室(3)贴近垃圾集装箱(2)的端部敞口,增设托架、压实机构和提升装置,垃圾集装箱(2)放置在托架上,两者销连接,托架与地面铰接,垃圾集装箱(2)在邻近垃圾投放室(3)的端部设有开口(7),开口(7)的底部与垃圾投放室(3)的底面齐平,与其对应在开口(7)的对面设置水平压实机构,提升装置包括托架、位于垃圾集装箱(2)两侧与托架铰接的连杆(11)、与连杆(11)铰接的摆杆(12)和与摆杆(12)铰接的液压缸(13),摆杆(12)的另一端与地面铰接,液压缸(13)的另一端与地坑(1)底面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转式地下压缩垃圾中转站,包括设置在地坑(1)内的封闭式垃圾集装箱(2),其特征在于:地坑(1)内贴近垃圾集装箱(2)的一端设有垃圾投放室(3),垃圾投放室(3)贴近垃圾集装箱(2)的端部敞口,增设托架、压实机构和提升装置,垃圾集装箱(2)放置在托架上,两者销连接,托架与地面铰接,垃圾集装箱(2)在邻近垃圾投放室(3)的端部设有开口(7),开口(7)的底部与垃圾投放室(3)的底面齐平,与其对应在开口(7)的对面设置水平压实机构,提升装置包括托架、位于垃圾集装箱(2)两侧与托架铰接的连杆(11)、与连杆(11)铰接的摆杆(12)和与摆杆(12)铰接的液压缸(13),摆杆(12)的另一端与地面铰接,液压缸(13)的另一端与地坑(1)底面铰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翻转式地下压缩垃圾中转站,其特征在于:托架包括底板(4)、托腿(5)和支腿(6),其中托腿(5)底端与底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先海吕传毅曹修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