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茂昌专利>正文

晶元组件封装用的被覆上盖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9666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晶元组件封装用的被覆上盖带结构,包括:被覆上盖带是宽度大于载带的承置槽的宽、小于等于所述载带的拉引孔内侧载带宽的成卷长带,所述被覆上盖带一侧具有一粘贴面,所述粘贴面两侧具有与中间部分颜色不同的长方形粘性胶边,所述粘贴面中间部分与所述承置槽正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粘性胶边的色差辨识,产生粘固不偏置的密封结果,并利用带体视觉穿透性直接检测晶元零组件,达到高效、稳定粘贴及便于封装物同步品管检视的实用目的。(*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
,尤其涉及一种晶元组件封装用的被覆上盖带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科技公司的电子产品零组件,大多是相当精密细微的物品,不但畏惧外力碰撞,更忌讳肉眼不易见的尘埃沾附,这是影响上述零组件使用效益的主要因素,因此晶元封装的品质好、坏,对电子产品零组件来说,是应极为重视与要求的,必须通过专业性的被覆上盖带,才能确实符合晶元组件的封装作业(故一般胶粘带无法适用);而目前现有的被覆上盖带结构(请参阅图1的流程图说明),基本上是由一带体表面实施上色处理,并作抗静电处理后再进行分条处理(即截取适当的带宽),完成色带1的成型;再将另一带体的被覆面先作抗静电处理,然后才进行全部上胶,之后也必须做分条处理(其带宽必须大于色带1),即形成基础带2;通过色带1配合基础带2的置中位贴合(并保留两侧适当的粘贴距21),即可组构成用于封装作业的被覆上盖带3(如图2所示)。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设计人发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被覆上盖带3结构,必须是由色带1与基础带2相贴合组成,并且基础2的被覆面一定要全部上胶,于是在应用上太浪费材料,加上两种带体都要经过抗静电与分条处理,制作程序相当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晶元组件封装用的被覆上盖带结构,其特征在于: 被覆上盖带是宽度大于载带的承置槽的宽、小于等于所述载带的拉引孔内侧载带宽的成卷长带,所述被覆上盖带一侧具有一粘贴面,所述粘贴面两侧具有与中间部分颜色不同的长方形粘性胶边,所述粘贴面中间部分与所述承置槽正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元组件封装用的被覆上盖带结构,其特征在于:被覆上盖带是宽度大于载带的承置槽的宽、小于等于所述载带的拉引孔内侧载带宽的成卷长带,所述被覆上盖带一侧具有一粘贴面,所述粘贴面两侧具有与中间部分颜色不同的长方形粘性胶边,所述粘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茂昌
申请(专利权)人:赖茂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