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滤清器支架及燃油滤清器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8971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9 0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燃油滤清器支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具有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水平投影不重叠,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上均开有螺栓孔,所述第二弯折部的两侧具有向上弯折形成的限位爪,所述下支架为L形板,所述下支架具有第三弯折部和第四弯折部,所述第三弯折部固定在所述第二弯折部下方,所述第四弯折部向下并且朝向所述第一弯折部延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燃油滤清器安装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燃油滤清器支架易开裂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供油系统,具体涉及燃油滤清器支架及燃油滤清器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支架主要是指零部件在车身车架上固定的一种连接媒介,由于随着汽车的发展,控制系统越来越多,零部件布置也越来越复杂,但由于整车增加大量的设备系统,而空间基本上增加有限,尤其是对微型车,故此过去那种粗放式的零部件布置就需要向集成化集约化转变;供油系统涉及到整车的安全,其部分零部件要求固定在车身上,要求是必须连接可A+-.与巨O现有的燃油滤清器支架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弯折部I和第二弯折部2,第一弯折部I上开有螺栓孔4,第二弯折部2上开有螺栓孔5,翻边3从第一弯折部I延续至第二弯折部2以加强结构强度。现有的燃油滤清器安装结构如图2所示,螺栓6穿过燃油滤清器的法兰7和第二弯折部2上的螺栓孔5后紧固。由于燃油滤清器一般为细长结构,主体8由于需要容纳滤芯及燃油等为质量集中部分,重心靠下,因此在图1中第一弯折部I与第二弯折部2相交的A位置容易产生开裂。另外,法兰7仅靠翻边3无法实现有效定位,燃油滤清器与燃油滤清器支架之间容易发生相对位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强度更高、更容易定位的燃油滤清器支架及燃油滤清器安装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种燃油滤清器支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具有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水平投影不重叠,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上均开有螺栓孔,所述第二弯折部的两侧具有向上弯折形成的限位爪,所述下支架为L形板,所述下支架具有第三弯折部和第四弯折部,所述第三弯折部固定在所述第二弯折部下方,所述第四弯折部向下并且朝向所述第一弯折部延伸。优选地,所述下支架的第三弯折部开有一个螺栓孔,且所述第三弯折部上的螺栓孔与所述第二弯折部上的螺栓孔贯通。优选地,所述第四弯折部上开有螺栓孔。优选地,所述第三弯折部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二弯折部下方。优选地,所述上支架为冲压件,所述上支架的两侧具有从所述第一弯折部连续延伸至所述第二弯折部的翻边。—种燃油滤清器安装结构,包括如上所述的燃油滤清器支架、燃油滤清器和车身钣金,所述燃油滤清器支架的第一弯折部通过螺栓紧固在所述车身钣金上,所述第二弯折部通过螺栓紧固在所述燃油滤清器的法兰上且所述限位爪卡在所述法兰边缘,所述第四弯折部抵靠所述燃油滤清器的主体和所述车身钣金。优选地,所述第四弯折部通过螺栓紧固在所述车身钣金上。本实施例中的燃油滤清器支架的下支架既能够提高燃油滤清器支架的结构强度,安装后又能够抵靠在燃油滤清器上支撑其主体,从而解决了上支架的两个弯折部过渡位置的开裂问题。而且,限位爪能够卡住燃油滤清器的法兰防止其发生转动或者位移。【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燃油滤清器支架的立体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燃油滤清器安装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燃油滤清器支架的爆炸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燃油滤清器支架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燃油滤清器支架的主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燃油滤清器支架的左侧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燃油滤清器支架的俯视图;图8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燃油滤清器安装结构的立体图。图中标记说明:1、第一弯折部,2、第二弯折部,3、翻边,4、螺栓孔,5、螺栓孔,6、螺栓,7、法兰,8、主体,9、上支架,10、下支架,11、第一弯折部,12、第二弯折部,13、螺栓孔,14、螺栓孔,15、翻边,16、限位爪,17、螺栓孔,18、第三弯折部,19、第四弯折部,20、螺栓孔,21、车身钣金,22、螺栓,23、螺栓,24、法兰,25、主体。【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3,本实施例的燃油滤清器支架包括上支架9和下支架10两个单独的支架。上支架9具有第一弯折部11和第二弯折部12,第一弯折部11上开有螺栓孔13,第二弯折部12上开有螺栓孔14。第二弯折部12的两侧还具有向上弯折形成的限位爪16。上支架9为冲压件,上支架9的两侧具有从第一弯折部11连续延伸至第二弯折部12的翻边13以提高结构强度。下支架10为L形板,具有第三弯折部18和第四弯折部19,第三弯折部18上开有一个螺栓孔20,第四弯折部19上开有一个螺栓孔17。参考图4至图7,由图6更清晰可见,下支架10的第三弯折部18通过焊接、铆接等方式固定在上支架9的第二弯折部12下方,第四弯折部19向第二弯折部12的下方并且朝向第一弯折部11的方向延伸。由图6及图7可见,上支架9的第一弯折部11与第二弯折部12的水平投影不重叠,即在图7中,第一弯折部11与第二弯折部12不具有重叠部分,这避免了两个弯折部之间的急剧弯折导致过渡位置容易开裂。参考图7,下支架10的第三弯折部18上的螺栓孔20与上支架9的第二弯折部12上的螺栓孔14贯通,这样穿过螺栓孔14的螺栓既具有燃油滤清器安装作用又具有上支架9与连接作用。参考图8,本实施例的燃油滤清器安装结构,包括如上所述的燃油滤清器支架、燃油滤清器和车身钣金21。燃油滤清器具有用于安装到车身上的法兰24和容纳滤芯的主体25。燃油滤清器支架的第一弯折部11通过螺栓22紧固在车身钣金21上,第二弯折部12通过螺栓23紧固在燃油滤清器的法兰24上且限位爪16卡在法兰24边缘,防止燃油滤清器与燃油滤清器支架之间发生移动。下支架10的第四弯折部19的两侧分别抵靠燃油滤清器的主体25和车身钣金21,这样,下支架10的第四弯折部19既能够提高燃油滤清器支架的结构强度,又能够作为燃油滤清器的主体25的一个支点将重量传递给车身钣金21,从而解决了燃油滤清器支架容易开裂问题。为了防止下支架10本身产生振动,优选采用螺栓穿过第四弯折部19上的螺栓孔17后紧固到车身钣金21上。虽然本技术是结合以上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本技术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而只受权利要求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对其进行等效替换或者修改,但并不离开本技术的实质构思和范围。【主权项】1.一种燃油滤清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具有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水平投影不重叠,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上均开有螺栓孔,所述第二弯折部的两侧具有向上弯折形成的限位爪,所述下支架为L形板,所述下支架具有第三弯折部和第四弯折部,所述第三弯折部固定在所述第二弯折部下方,所述第四弯折部向下并且朝向所述第一弯折部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滤清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架的第三弯折部开有一个螺栓孔,且所述第三弯折部上的螺栓孔与所述第二弯折部上的螺栓孔贯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滤清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弯折部上开有螺栓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滤清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弯折部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二弯折部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滤清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为冲压件,所述上支架的两侧具有从所述第一弯折部连续延伸至所述第二弯折部的翻边。6.一种燃油滤清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燃油滤清器支架、燃油滤清器和车身钣金,所述燃油滤清器支架的第一弯折部通过螺栓紧固在所述车身钣金上,所述第二弯折部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油滤清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具有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水平投影不重叠,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上均开有螺栓孔,所述第二弯折部的两侧具有向上弯折形成的限位爪,所述下支架为L形板,所述下支架具有第三弯折部和第四弯折部,所述第三弯折部固定在所述第二弯折部下方,所述第四弯折部向下并且朝向所述第一弯折部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盈盈刘韶雷马骁宇刘聪聪张伟吴昌庆胡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