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世德专利>正文

机械省功增力动力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67044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7 1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省功增力动力传动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平行设置有动力输入轴和动力输出轴,动力输入轴上安装有动力输入主动齿轮,动力输出轴上安装有动力输出齿轮;动力输入主动齿轮和动力输出齿轮之间通过太阳轮装置和行星齿轮组传动,该太阳轮装置只摆动不转动。工作时,动力输入轴通过动力输入主动齿轮将动力传递至动力轴入被动齿轮,动力输入被动齿轮将动力传递至行星齿轮。行星齿轮在动力输入被动齿轮及行星链轮支撑套的作用下自传和公转。动力输入被动齿轮通过行星齿轮将动力传递给动力输出齿轮进行输出,通过上述传动比,可将动力输出齿轮输出的动力增加5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传动装置,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机械省功增力动力传动装置,适用于机械设备、机动车辆、农用机械、工程机械、机床、船舶,无人机飞机器、发电机组等机械传动领域,还适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瓶车,可实现自发电充电,家庭自发电,野外自发电电源等领域。
技术介绍
以前的国内外动力传动结构与技术设备,只是通过齿轮、链条、皮带、杠杆等机械原理通过变速(增速、减速)来完成动力的传递与输送,输出动力传递过程中只会减少不会增加,一公斤力作最多一公斤功,省力不省功,省功不省力。能源的消耗随着作功的增加而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就解决的问题是为了解决传统动力传动机构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节省能源消耗,增大动力输出50%以上的机械省功增力动力传动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械省功增力动力传动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平行设置有动力输入轴和动力输出轴,动力输入轴上安装有动力输入主动齿轮,动力输出轴上安装有动力输出齿轮;动力输入主动齿轮和动力输出齿轮之间通过太阳轮装置和行星齿轮组传动,该太阳轮装置只摆动不转动。以下是本专利技术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行星齿轮组包括套装在动力输出轴外部的动力输入被动齿轮及行星链轮支撑套,所述动力输入被动齿轮及行星链轮支撑套上安装有与动力输入主动齿轮相啮合传动的动力输入被动齿轮,所述动力输入被动齿轮与动力输出齿轮之间通过行星齿轮传动。行星齿轮包括一体加工成型的行星动力输出齿轮、行星链轮和行星动力输入齿轮; 行星动力输入齿轮与动力输入被动齿轮相啮合传动;行星动力输出齿轮与动力输出齿轮相嗤合传动;动力输入被动齿轮与所述动力输入被动齿轮及行星链轮支撑套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动力输入被动齿轮及行星链轮支撑套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所述动力输出轴转动连接。动力输入被动齿轮及行星链轮支撑套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上。动力输出轴的下端通过球形摆动万向节支撑座支撑在壳体上。球形摆动万向节支撑座为锥形结构,其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上。太阳轮装置包括球形摆动万向节,球形摆动万向节设置在球形摆动万向节支撑座与动力输出轴的下端之间,在球形摆动万向节上连接有万向摆动太阳链轮,万向摆动太阳链轮与行星齿轮传动连接。球形摆动万向节支撑座的靠近万向摆动太阳链轮底部的位置安装有用于给万向摆动太阳链轮定位的万向摆动太阳链轮下定位块。行星齿轮通过链条与万向摆动太阳链轮连接,该万向摆动太阳链轮不转动,只是摆动作为支点。该万向摆动太阳链轮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为50±2度。行星齿轮倾斜设置,其倾斜角度与万向摆动太阳链轮一致。行星链轮与万向摆动太阳轮的直径相同。行星链轮与万向摆动太阳链轮通过链条连接。为了通过链条的拉力使得万向摆动太阳链轮摆动,万向摆动太阳链轮的中心点与球形摆动万向节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设计为2±0.5mm。行星齿轮通过行星链轮支撑轴与动力输入被动齿轮及行星链轮支撑套转动连接。行星链轮支撑轴与动力输入被动齿轮及行星链轮支撑套和行星齿轮之间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为了保持行星齿轮平衡,使得行星齿轮受力均匀,在行星链轮支撑轴远离行星齿轮的一端安装有平衡块。进一步优化:球形摆动万向节包括球形摆动万向节外壳和球形摆动万向节球节,所述万向摆动太阳链轮与球形摆动万向节外壳固定连接。球形摆动万向节球节的下端固定在球形摆动万向节支撑座的上端。所述球形摆动万向节球节对称设置有两个摆动定位销扇形孔,两个摆动定位销扇形孔的顶部连通,在两个摆动定位销扇形孔内插接有万向摆动太阳链轮定位销,所述万向摆动太阳链轮定位销的两端分别穿过球形摆动万向节外壳插接在万向摆动太阳链轮上。这样,万向摆动太阳链轮可在摆动定位销扇形孔的扇面范围内进行摆动。球形摆动万向节球节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动力输出轴支撑轴头,该动力输出轴支撑轴头与动力输出轴的下端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工作时,动力输入轴通过动力输入主动齿轮将动力传递至动力轴入被动齿轮,动力输入被动齿轮将动力传递至行星齿轮。行星齿轮在动力输入被动齿轮及行星链轮支撑套的作用下自传和公转。行星齿轮在自传和公转的过程中带动动力输出齿轮旋转,将动力通过动力输出轴输出。在传递过程中,行星齿轮围绕动力输入被动齿轮及行星链轮支撑套旋转一圈,行星齿轮本身也自传一圈,动力输入被动齿轮转动的线性距离为动力输入被动齿轮的周长减去行星动力输入齿轮的周长。同时,动力输出齿轮转动的线性距离为动力输出齿轮的周长加上行星动力输出齿轮的周长的总和。这样,动力输入被动齿轮通过行星齿轮将动力传递给动力输出齿轮进行输出,通过上述传动比,可将动力输出齿轮输出的动力增加50%以上。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万向摆动太阳链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_动力输入轴;3_动力输入主动齿轮;4_动力输入被动齿轮; 5-动力输入被动齿轮及行星链轮支撑套;6_动力输出轴;7_行星链轮支撑轴;8_ 行星齿轮;81_行星动力输出齿轮;82_行星链轮;83_行星动力输入齿轮;9_平衡块;10-万向摆动太阳链轮;11_链条;12_动力输出齿轮;13_动力输出轴支撑轴头;14_球形摆动万向节支撑座;15-球形摆动万向节;16-球形摆动万向节外壳;17-球形摆动万向节球节;18-万向摆动太阳链轮下定位块;19-摆动定位销扇形孔;20_万向摆动太阳链轮定位销。【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机械省功增力动力传动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I上平行设置有动力输入轴2和动力输出轴6,动力输入轴2和动力输出轴6之间通过太阳轮装置和行星齿轮组传动,该太阳轮装置只摆动不转动。动力输入轴2和动力输出轴6分别通过轴承与壳体I转动连接。动力输入轴2上安装有动力输入主动齿轮3,动力输出轴6上安装有动力输出齿轮12 ;动力输入主动齿轮3和动力输出齿轮12之间通过太阳轮装置和行星齿轮组传动,该太阳轮装置只摆动不转动。行星齿轮组包括套装在动力输出轴6外部的动力输入被动齿轮及行星链轮支撑套5,所述动力输入被动齿轮及行星链轮支撑套5上安装有与动力输入主动齿轮3相啮合传动的动力输入被动齿轮4,所述动力输入被动齿轮4与动力输出齿轮12之间通过行星齿轮8传动。 行星齿轮8包括一体加工成型的行星动力输出齿轮81、行星链轮82和行星动力输入齿轮83 ; 行星动力输入齿轮83与动力输入被动齿轮4相啮合传动;行星动力输出齿轮81与动力输出齿轮12相啮合传动; 动力输入被动齿轮4与所述动力输入被动齿轮及行星链轮支撑套5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动力输入被动齿轮及行星链轮支撑套5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所述动力输出轴6转动连接。动力输入被动齿轮及行星链轮支撑套5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I上。动力输出轴6的下端通过球形摆动万向节支撑座14支撑在壳体I上。球形摆动万向节支撑座14为锥形结构,其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I上。太阳轮装置包括球形摆动万向节15,球形摆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械省功增力动力传动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平行设置有动力输入轴(2)和动力输出轴(6),其特征在于:动力输入轴(2)上安装有动力输入主动齿轮(3),动力输出轴(6)上安装有动力输出齿轮(12);动力输入主动齿轮(3)和动力输出齿轮(12)之间通过太阳轮装置和行星齿轮组传动,该太阳轮装置只摆动不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世德
申请(专利权)人:潘世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