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气液分离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668004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7 1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气液分离的装置,包括依次串联的高纯二氧化氯发生装置(1)、残液储槽(2)、残液泵(3)、废水处理池(4)、循环泵(5)和水射器(6),所述高纯二氧化氯发生装置(1)包括依次相连的二氧化氯发生器(7)、缓冲罐(8)和异形U型管(9)。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自行气液分离的装置进行气液分离,不仅可以高效分离出二氧化氯气体,而且不需要增加许多投资,在原发生器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即可,完全可以满足水处理的要求及客户的需求,对水处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特殊要求的水处理企业解决了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无机化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行气液分离的装置
技术介绍
二氧化氯发生器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在我国就开始进行研发,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在水处理领域一直发挥着杀菌、消毒、脱色等重要作用。二氧化氯发生器自研发之日起,应用时一直是采用水射器将制备出的二氧化氯气体与反应后的残液一同抽出发生器,送至被处理水体进行杀菌、消毒。针对这种投加方法,对没有特殊要求的水体,影响不是太大,但是,对于处理自来水、二次供水、含氰、含镍、含COD废水等水体,特别是处理综合性废水,气液一起投加,会带来许多危害和弊端,而影响着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应用高纯二氧化氯发生器处理的水体,不但会影响处理效果,还会增加处理成本。目前,市场上也有各种制备二氧化氯气体的方法,但是,都有一定的针对性,采用相应结构,应用领域也各不同,针对面广量大的水处理领域应用的二氧化氯发生器,却没有一种具有单独投加二氧化氯气体的方法,因此,不同程度地制约着水处理的广泛、深入进行。为解决此问题,不少厂家就研制在二氧化氯发生器之外,增加各种分离器,来解决气液分离问题,避免反应后残液进入水体,以保证杀菌、消毒效果,避免带来污染。但是,这种方法还是存在一定缺陷,不仅增加了设备投资,增加了占地面积,而且不能彻底解决残液夹带二氧化氯气体的问题,以致造成二氧化氯气体的浪费和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根据水处理的要求,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行气液分离的装置,采用该装置进行自行气液分离不仅可以高效分离出二氧化氯气体,而且,不需要增加许多投资,在原发生器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即可,完全可以满足水处理的要求及客户的需求,对水处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特殊要求的水处理企业解决了关键问题。—种自行气液分离的装置,包括依次串联的高纯二氧化氯发生装置、残液储槽、残液栗、废水处理池、循环栗和水射器,所述高纯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二氧化氯发生器、缓冲罐和异形U型管,所述异形U型管包括位于左侧的圆形盘管、位于底部的水平直管和位于右侧的竖向直管,所述圆形盘管的上部与所述缓冲罐相连,下部与所述水平直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水平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竖向直管的底部相连,所述竖向直管的上部与残液排放管相连,所述残液排放管与所述残液储槽相连。本技术所述的自行气液分离的装置,其中所述残液栗与所述废水处理池之间通过第一管路相连,所述水射器与所述废水处理池相连,所述水射器还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高纯二氧化氯发生装置相连,所述高纯二氧化氯发生装置中的二氧化氯发生器与原料输入管路相连,所述原料输入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之间通过第三管路相连通,所述残液储槽与所述第二管路之间通过第四管路相连。本技术所述的自行气液分离的装置,其中所述原料输入管路为两条,分别为第一原料输入管和第二原料输入管,所述第三管路与所述第二原料输入管相连通,在所述高纯二氧化氯发生装置中的二氧化氯发生器上设置有空气输入管,在所述废水处理池上设置有综合废水入口和废水出口。本技术所述的自行气液分离的装置,其中所述缓冲罐为两端封口的圆柱形结构,在所述缓冲罐的中上部设置有混合物入口,所述混合物入口通过管路与所述二氧化氯发生器相连,在所述缓冲罐的上部设置有二氧化氯气体出口,下部设置有残液出口,所述二氧化氯气体出口与所述第二管路相连,在所述缓冲罐上部的内壁上均匀交错固定有多个横向折流板。本技术所述的自行气液分离的装置,其中所述空气输入管路、所述第一原料输入管和所述第二原料输入管均设置在所述二氧化氯发生器的上部。本技术所述的自行气液分离的装置,其中所述横向折流板为边缘具有一缺口的圆板,所述横向折流板的横截面的外轮廓由一个优弧和一个连接所述优弧两端的直边构成,多个所述横向折流板交错固定在所述缓冲罐内壁的上部,相邻两个所述横向折流板的两个直边平行且设置在所述缓冲罐轴线的两侧。本技术自行气液分离的装置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技术的自行气液分离装置与现外加分离器的分离方法相比,主要区别是原分离方法需要增加一个或二个气液分离设备,二氧化氯气体需要二个水射器进行抽吸,这样,不仅增加了设备投资,增大了占地面积,设备安装复杂,而且不能彻底解决残液夹带二氧化氯气体的问题,难免造成二氧化氯气体的浪费和污染,并影响到制备成本。本技术是在高纯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基础上,不增加任何设备,只改变一下相关结构,利用气速和负压值的改变,自行进行气液分离。该自行气液分离装置,不仅分离效率高,分离彻底,分离、回收可同时进行,并且,设备紧凑,操作简便,安全稳妥,既节约了设备投资,又解决了在线气液分离问题,是一种全新的自行气液分离设备,深得用户的满意,为高纯二氧化氯发生器更广泛的推广、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本技术在原高纯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基础上,分别在发生器内缓冲罐的上、下部位,采用二个结构、作用不同的部件,很好地解决了二氧化氯发生器的气液在线、安全、高效分离、回收利用的问题,为特殊要求的客户提供了新的方法,为废水处理的广泛、深入进行提供了更优良的产品,对降低废水处理的投资成本和废水处理成本都是非常有益的,为水处理领域开辟了一个新的有效途径,使废水处理效果更加理想,可以满足更多市场的需要。采用本技术所述的自行气液分离装置进行气液分离,由于采用了上、下二个不同结构,在不同压差变化下,有效地提高了气液分离效果,液体分离率可达95%以上,该方法中,气相都归为一个系统,采用一个水射器,可有效地脱除残液中的二氧化氯气体,避免对周围空间环境的污染。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自行气液分离的装置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自行气液分离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自行气液分离的装置中高纯二氧化氯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自行气液分离的装置中缓冲罐中的横向折流板的横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一种自行气液分离的装置,包括依次串联的高纯二氧化氯发生装置1、残液储槽2、残液栗3、废水处理池4、循环栗5和水射器6,高纯二氧化氯发生装置I包括依次相连的二氧化氯发生器7、缓冲罐8和异形U型管9。异形U型管9是在U型管的基础上改造的,包括位于左侧的圆形盘管901、位于底部的水平直管902和位于右侧的竖向直管903,圆形盘管901的上部与缓冲罐8相连,下部与水平直管902的一端相连通,水平直管902的另一端与竖向直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气液分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串联的高纯二氧化氯发生装置(1)、残液储槽(2)、残液泵(3)、废水处理池(4)、循环泵(5)和水射器(6),所述高纯二氧化氯发生装置(1)包括依次相连的二氧化氯发生器(7)、缓冲罐(8)和异形U型管(9);其中,所述异形U型管(9)包括位于左侧的圆形盘管(901)、位于底部的水平直管(902)和位于右侧的竖向直管(903),所述圆形盘管(901)的上部与所述缓冲罐(8)相连,下部与所述水平直管(902)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水平直管(902)的另一端与所述竖向直管(903)的底部相连,所述竖向直管(903)的上部与残液排放管相连,所述残液排放管与所述残液储槽(2)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杨陈祥衡吴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中科欧泰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