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茂雄专利>正文

纸盒的蜂巢式内隔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6564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纸盒的蜂巢式内隔板,包括有:两片底板,于该两底板间形成有一中折线,于该各底板的侧边与端部分别形成有一边折线,于该底板的两侧分别形成一定位边,于该底板的端部设有一固定边;于该两固定边的相对内侧间分别设有多数片黏合呈波浪状的纸板,位于两旁的纸板与该固定边间亦相互黏合,该各纸板与相邻的纸板之间呈交叉黏合,该内隔板上形成多数个相邻的蜂巢状容室。其具有组装快速、可降低成本,并具有适当弹性可供放置物品的优点。(*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纸盒的蜂巢式内隔板
技术介绍
于商品包装的需求下,各种包装材料不断的被开发,尤其是较特殊的食品或商品更需要将其分隔包装,相关厂商开发了具内隔板的包装盒,于早期为了降低成本与提升加工速度,有大量的塑料制包装盒内隔层被开发出来,并投入市场的运用,于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人们随即发现塑料材料对环境所产生的威胁,许多已开发国家均已逐渐放弃以塑料材料来制作包装材料,甚至于立法限制塑料包装材料的产品进口,使我国许多加工产品受到极大的限制,于包装盒的内隔板设计上,只能够重拾过去传统的设计,造成许多加工上的困扰。以一般传统式习用的纸盒隔板(如图7中所示),其是于纸盒(60)中组装有多片纵隔板(62)及横隔板(64),于各纵隔板(62)下缘适当位置开设许多道嵌合缝(66),在各横隔板(64)的上缘适当位置开设有多道相配合的嵌合缝(68),即可将各片纵隔板(62)与横隔板(64)相互嵌合,并可置入纸盒(60)中作为间隔,此设计已有相当长的历史,虽其可配合摺叠成型式的纸盒来运用,令其生产完成时的体积缩减至最小,但在运送至盛装产品的场所时,则必须藉由大量的人工进行组装,不但花费相当长的组装时间,且会使产品的整体生产效率大打折扣,包装的成本亦会大幅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纸盒的蜂巢式内隔板,其具有组装快速、成本低廉的优点,且其还具有适当弹性,可供更加稳固、安全的放置物品。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纸盒的蜂巢式内隔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两片可相互对折或展开的底板,于两底板间形成有一中折线,于各底板的侧边与端部分别形成有一边折线,于底板的两侧分别形成一定位边,于底板的端部设有一固定边;于两固定边的相对内侧间分别设有多数片黏合后呈波浪状的纸板,两旁的纸板与固定边间亦相互黏合,其中各纸板与相邻的纸板之间呈交叉黏合,令内隔板上形成多数个相邻的蜂巢状容室。所述纸盒的蜂巢式内隔板,其中该一纸板与一侧的纸板间为偶数点黏合,该纸板与另侧的纸板间为奇数点黏合。本技术的一种纸盒的蜂巢式内隔板,是于一纸盒中放置两片式底板,于各片底板的侧边分别延伸出固定边与定位边,于两固定边的相对内侧间分别设有多数片黏合后呈波浪状的纸板,纸板与固定边之间相互黏合,当纸板于展开后可以形成多数个蜂巢状容室,当于蜂巢状容室中放置物品时,可令蜂巢状容室略为外撑并具有适当弹性以方便于放置物品,具有组装快速、可降低成本,并具有适当弹性可供放置物品的优点。因此,经由以上的说明可知,本技术以其优异的结构配置,至少具有如后的优点1.具有组装快速、可降低成本的优点于本技术中的内隔板于组装时,可方便的将内隔板展开,并将固定边(18)与定位边(16)分别朝上折起呈垂直直立状,即可方便的将内隔板放置于纸盒(30)上,可达到组装快速与可明显降低成本的优点。2.内隔板中的蜂巢状容室具有适当弹性可供放置物品的优点各个蜂巢状容室(22)的作用是可供用以放置物品(40),且各蜂巢状容室(22)具备有适当的弹性,若是物品(40)大于蜂巢状容室(22)的宽度时,可将蜂巢状容室(22)适当的予以外撑,以具有适当弹性供放置物品,且当物品(40)于取出后,因两纸板(20)具有适当的弹性作用,可以回复至原状以供下次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内隔板当于折叠时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隔板当于展开时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内隔板当于展开时的立体动作图。图4是本技术的内隔板当与纸盒组装前的立体外观图。图5是本技术的蜂巢状容室的局部俯视平面图。图6是本技术当于蜂巢状容室中放置物品的局部俯视平面图。图7是习用结构的立体外观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技术是为一种纸盒的蜂巢式内隔板,于其中包括有两片可相互对折或展开的底板(10),介于两底板(10)之间形成有一中折线(12);于各底板(10)的侧边与端部分别形成有一边折线(14),于底板(10)的两侧分别形成一定位边(16),于底板(10)的端部设有一固定边(18),前述的定位边(16)与固定边(18)是可折叠成水平或是可折叠呈垂直;于两固定边(18)的相对内侧间分别设有多数片黏合后呈波浪状的纸板(20),两旁的纸板(20)与固定边(18)间亦相互黏合,其中各纸板(20)与相邻的纸板(20)之间是呈交叉黏合,亦即该纸板(20)与一侧的纸板(20)间是呈偶数点(2、4、6…)相互黏合,一纸板(20)与另侧的纸板(20)间是呈奇数点(1、3、5…)相互黏合,并可令内隔板于展开之后,可以形成数个相邻的蜂巢状容室(22)。藉上述结构的组合后而使用时(如图2至图3中所示),可将两相对底板(10)展开呈水平状,将各固定边(18)朝上折起并呈垂直直立状,并可将各定位边(16)亦相对折起呈垂直直立状,藉由折起后的固定边(18)与定位边(16)可以当作内隔板的侧壁,可令上述的内隔板容置于一纸盒(30)上(如图4中所示),即可于内隔板的蜂巢状容室(22)中放置物品而使用。当欲于纸盒上的蜂巢状容室(22)中放置物品(40)时(如图5、图6中所示),若是物品(40)小于蜂巢状容室(22)时,放置物品(40)于蜂巢状容室(22)中则没有任何的问题;若是物品(40)略大于蜂巢状容室(22)时,则可藉由物品(40)将两相对的纸板(20)外撑,因相对的纸板(20)之间为具有适当的弹性,可令相对的纸板(20)具有略为外撑的作用,若是放置于蜂巢状容室(22)中的物品(40)较大时,可藉由相对的两纸板(20)之间具有适当的弹性外撑作用,可方便于两纸板(20)之间的蜂巢状容室(22)中摆置物品(40)。权利要求1.一种纸盒的蜂巢式内隔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两片底板,于该两底板间形成有一中折线,于该各底板的侧边与端部分别形成有一边折线,于该底板的两侧分别形成一定位边,于该底板的端部设有一固定边;于该两固定边的相对内侧间分别设有多数片黏合呈波浪状的纸板,位于两旁的纸板与该固定边间亦相互黏合,该各纸板与相邻的纸板之间呈交叉黏合,该内隔板上形成多数个相邻的蜂巢状容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盒的蜂巢式内隔板,其特征在于该一纸板与其一侧的纸板间为偶数点黏合,该纸板与其另侧的纸板间为奇数点黏合。专利摘要一种纸盒的蜂巢式内隔板,包括有:两片底板,于该两底板间形成有一中折线,于该各底板的侧边与端部分别形成有一边折线,于该底板的两侧分别形成一定位边,于该底板的端部设有一固定边;于该两固定边的相对内侧间分别设有多数片黏合呈波浪状的纸板,位于两旁的纸板与该固定边间亦相互黏合,该各纸板与相邻的纸板之间呈交叉黏合,该内隔板上形成多数个相邻的蜂巢状容室。其具有组装快速、可降低成本,并具有适当弹性可供放置物品的优点。文档编号B65D5/48GK2494320SQ0123141公开日2002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12日专利技术者陈茂雄 申请人:陈茂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纸盒的蜂巢式内隔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两片底板,于该两底板间形成有一中折线,于该各底板的侧边与端部分别形成有一边折线,于该底板的两侧分别形成一定位边,于该底板的端部设有一固定边;于该两固定边的相对内侧间分别设有多数片黏合呈波浪状的 纸板,位于两旁的纸板与该固定边间亦相互黏合,该各纸板与相邻的纸板之间呈交叉黏合,该内隔板上形成多数个相邻的蜂巢状容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茂雄
申请(专利权)人:陈茂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