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钢制外层的再制铸铁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64718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7 0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部件。该部件可包括铸铁基座(1)和覆盖铸铁基座(1)的至少一部分的中间层(2)。中间层(2)可包括铝以及镍、钴、铬、硅或铁中的至少一种。该部件还可包括覆盖中间层(2)的外层(3)。外层(3)可包括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一种再制铸铁部件,并且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具有钢制外层的再制铸铁部件
技术介绍
高压冷喷涂可用于在基底上形成涂层表面。涂层表面是利用高压冷喷涂设备将通常包含金属的颗粒与固定基底发生碰撞而形成。颗粒与固定基底之间的碰撞基本上是无弹性的,使得颗粒能够发生变形并粘附至基底上。高压冷喷涂可用于通过钢制颗粒与铸铁基底的碰撞来在铸铁部件上形成钢涂层。然而,铸铁基底包括石墨铸铁薄片,其在高压冷喷涂过程中受到钢制颗粒的撞击时易于发生破裂。石墨铸铁薄片的破裂能够使得所制得的钢涂层与铸铁基底之间出现不理想的粘入口 ο试图防止石墨铸铁薄片出现破裂的行为包括在高压冷喷涂过程中将铜制或铝制颗粒与钢制颗粒混合。由于铜和铝较之钢更具有延展性,因此,它们从钢制颗粒与铸铁基底之间的碰撞中吸收能量,这导致了钢涂层的粘附和石墨铸铁薄片的有限破裂。然而,当处在常常用来清洁铸铁部件的苛性碱溶液中时,所制得的钢和铜或铝混合物的涂层容易遭受腐蚀。铜和铝在苛性碱溶液中容易发生氧化并降低钢涂层的完整性。本专利技术的部件解决了以上提出的一个或多个问题和/或本领域中的其它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部件。该部件可包括铸铁基座和覆盖铸铁基座的至少一部分的中间层。中间层可包括铝以及镍、钴、铬、硅或铁中的至少一种。该部件还可包括覆盖中间层的外层。外层可包括钢。在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再制造部件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移除铸铁部件的受损区域,剩下的部件构成铸铁基座。该方法还可包括在铸铁基座上沉积熔融颗粒,以形成团聚的熔融颗粒的池。熔融颗粒可包括铝以及镍、钴、铬、硅或铁中的至少一种。该方法还可包括冷却该熔融颗粒池以形成固体中间层,并且在中间层上沉积固体颗粒以形成外层。固体颗粒可包括钢。【附图说明】图1是所公开的示例性部件的剖视图;图2是所公开的示例性部件的另一剖视图;图3是所公开的示例性双线电弧喷涂系统的示意图,该系统可用于将中间层涂覆至铸铁基座;以及图4是所公开的示例性高压冷喷涂系统的示意图,该系统可用于将外层涂覆至中间层。【具体实施方式】图1和图2分别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有铸铁基座1、中间层2和外层3的示例性部件21。部件21可由铸铁制成。例如,部件21可具有主要由铸铁组成的表面。在替代实施例中,部件21可以具有由任意金属制成的表面,但是至少包括由铸铁制成的外表面。铸铁基座I可由铸铁合金制成,其至少包括铁、碳和硅。在一个实施例中,铸铁基座I由铁和约2.l_4wt%的碳以及约l_3wt%的硅组成。在替代实施例中,铸铁基座I包括由铁和约2.5-4wt%的碳以及约1_3被%的硅组成的灰色铸铁。中间层2可覆盖铸铁基座I的至少一部分。在一个实施例中,中间层2可覆盖铸铁基座I的包括部件I的受损表面的各部分。在替代实施例中,中间层2可覆盖部件21的整个铸铁表面。中间层2可包括铝以及镍、钴、铬、硅或铁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个实施例中,中间层2主要由铝、铁和铬组成。在另一实施例中,中间层2主要由约6 %的铝、约19 %的铬以及约76%的铁组成。在替代实施例中,中间层2主要由铝和镍组成。在另一实施例中,中间层2主要由约5-10%的铝和约90-95%的镍组成。中间层2可以具有在高压冷喷涂过程中当外层3沉积时足以抑制铸铁基座I中的石墨铸铁薄片发生破裂的厚度。在一个实施例中,中间层2具有的厚度为约50 μπι至2000 μm。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中间层2具有的厚度为约ΙΟΟμπι至ΙΟΟΟμπι。外层3可覆盖中间层2并且特别包括钢。例如,外层3可包括工具钢、碳钢或不锈钢。在一个实施例中,外层3包括具有铁和如下重量百分比组成的工具钢:约1.6%的碳、约0.3%的锰、约4.0 %的铬、约5.0 %的钴、约4.9 %的钒、约12.0 %的钨、约0.3 %的硅以及约0.06%的硫。在替代实施例中,外层3包括具有铁和如下重量百分比组成的钢:约0.20至0.45%的碳、约0.4至1.5%的锰、约0.5至2.0%的硅、约0.01至2.0%的铬、约0.15至1.2%的钼、约0.01至0.4%的钒、约0.01至0.25%的钛、约0.005至0.05%的铝、约0.0001至0.01%的硼、小于约0.002%的氧以及约0.005至约0.017%的氮。在替代实施例中,外层3包括具有铁和如下重量百分比组成的不锈钢:约0.15%的碳、约1.0%的锰、约1.0%的硅、约11.5至13.5%的铬、约0.04%的磷以及约0.03%的硫。外层3可具有足以整修部件21的厚度。在一个实施例中,外层3具有约0.1mm至60mm的厚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外层3具有约2mm至1mm的厚度。工业实用性下文描述的用于再制造部件的方法可用于再制造具有铸铁的任何部件。所公开的部件实施例的化学和物理特性可提供多个益处,其中包括在将钢以高压冷喷涂的方式施加至铸铁上时使得铸铁薄片的破裂程度降至最低。同时还保持外表面的耐腐蚀性。现在将详细地描述制造部件21的示例性过程。制造部件21的过程可包括通过加工来去除铸铁部件21的受损区域,剩余的部件构成铸铁基座1,该基座I可具有基本上均匀平整的表面。中间层2可通过将熔融颗粒12(图3)沉积在铸铁基座I上而形成在铸铁基座I上,从而形成团聚的熔融颗粒12的池13。池13可包括铝以及镍、钴、铬、硅或铁中的至少一种,并且可覆盖铸铁基座I的至少一部分。可对池13进行冷却,以形成固体中间层2。外层3可通过将固体颗粒20 (图4)沉积在中间层2上而形成。图3大体上示出了一种示例性双线电弧喷涂设备22,其可用于将中间层2施加于铸铁基座I。该双线电弧喷涂设备22可包括可在电弧焊点7处将金属线5和6结合在一起的喷枪4。金属线5和6可由辊子14和15推动,并且在它们穿过接触管8和9时产生相反的电荷。当金属线5和6在电弧焊点7处彼此接近时,相反电荷所产生的电弧可将金属线5和6的端部熔化。压缩空气可经由管道10和11进给至喷枪4,并且可在电弧焊点7处雾化金属线5和6的熔融端部,这会产生朝向铸铁基座I行进的熔融颗粒12的流。熔融颗粒12可沉积在铸铁基座I上并且形成团聚的熔融颗粒12的池13。池13可以冷却并固化以形成中间层2。图4大体上示出了一种示例性高压冷喷涂设备23,其可用于将外层3施加于中间层2。该高压冷喷涂设备23可包括气体控制模块16,该气体控制模块可在高压下将氦气或氮气提供给系统。气体可从气体控制模块16通向加热器17和粉末进料器18。来自加热器17的经过加热的气体以及气体和固体颗粒20的混合物进入喷嘴19。然后,通过将固体颗粒20和高压气体从喷嘴19中朝向中间层2和铸铁基座I喷出而将固体颗粒20沉积在中间层2上。固体颗粒20可以在中间层2上以固态形式强化,进而形成外层3。固体颗粒20可包括钢并且具有约I μπι至40 μπι的平均粒径。系统的气体压力可足以使得固体颗粒20能以约1000m/s至2500m/s的速度行进通过喷嘴19。本文描述的制造过程可进行来形成具有钢制外层的再制部件,该钢制外层通过高压冷喷涂沉积在铸铁基座上,该再制部件在基座的铸铁薄片中具有有限的破裂并且在碱洗时不易于腐蚀。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的前提下对部件21的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部件,包括:铸铁基座(1);中间层(2),所述中间层覆盖所述铸铁基座(1)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中间层包括铝以及镍、钴、铬、硅或铁中的至少一种;以及外层(3),所述外层覆盖所述中间层(2),其中,所述外层(3)包括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E·夏普
申请(专利权)人:卡特彼勒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